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察颜“望色” 自诊病征

来源: 老人报

本书是中医四诊法之首——“望色”法的普及版本。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作者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日臻完备。发明色部三级定位法,可准确自查自诊全身病征。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症的调理,简明扼要、方便施行。

心脏色部——“君主之官”的脸色

心的色部在两个眼睛内眼角之间的区域,相当于鼻梁骨的最低处,如果把鼻子比喻为一座山,心脏色部所在的位置就相当于山根,所以心色部又称为“山根”、“下极”。心脏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医把心称为“君主之官”,所以心的色部又叫做“王宫”。心脏色部出现气色变化,就会以这一中心向周围扩散,可大可小。心脏的疾病一般可以在心脏色部显现出来。

心脏色部和其他色部的颜色略微有些不同。正常情况下,心脏色部的颜色比其他部位的颜色都要偏红一些,也就是说,我们两眼之间的部位比周围部位更红一些。用色诊学的术语说,心脏色部正常的气色是红黄隐隐,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的朱砂一样,呈现出明亮润泽的微红色。这是身体平顺健康的象征。

如果心脏色部过度发红,就反映心脏出现了一些变化,最有可能是心火过旺。心色部颜色污浊发暗、发乌,就好像心色部这个地方好多天忘洗了,总洗不干净。这实际上和人体内部的痰有关,和浊有关。中医形象地比喻说,痰把心眼堵塞了,于是人就由聪明变傻了。所以当有痰湿蒙蔽心窍的时候,人就会犯糊涂。要是心脏的色部出现了青紫的颜色,这是瘀血的标志。

耳色黑主肾虚

耳朵出现黑色,一般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标志。特别是那些干枯、晦暗、环绕在耳朵或者其他官窍周围的,以及伴有部骨下陷的青黑色,意味着病情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肾开窍于耳。耳色黑多为肾病征兆。耳色纯黑是肾气将绝;耳色淡黑为肾虚;耳黑干燥是“肾惫”;耳轮焦黑干枯是肾精亏极的征象;耳畔的颜色黑得像煤块,多为肾精虚亏。

其实,只要出现黑色,不论出现在颜面五官的哪一个部位,都是病情严重的标志,所以一旦出现了黑色的病色,我们一定要重视。

肾是主藏精的,无论先天之精也好,后天之精也好,还是五脏六腑之精,都储藏在肾,因此当肾精肾气充足的时候耳朵就大、厚、软,就红润明亮。当肾精肾气不足的时候,耳朵的明亮程度和润泽程度就会减轻。

眼色——观察身体内部的窗户

眼睛和耳朵一样,除了能反映身体某个器官之外,它也能反映全身所有的信息。眼睛又可以再分为眼睑、目眦、白睛、黑睛、瞳孔五部分,所以,中医素来就有五轮之说,眼睑属脾,眼白属肺,大小眼角的血络属心,黑眼仁属肝,瞳孔属肾,正好像五个轮子,轮轮相扣。

我们的眼睛是一个圆,眼睑就像是一个轮,眼睑是主脾的,所以如果我们眼睑发红了,是脾有热,如果眼睑不但发红而且还烂了,还流水,就是脾湿热。

眼睑里面就是眼白,眼白是属肺的,所以满眼都病了要治肝,但是单独眼白出现病征了要治肺。眼白红了清肺热,眼白上长出一个像针尖、针柄大的小疙瘩,中间是黄的四周是红的,这个时候去清肝火往往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也得治肺才行。

两个大眼角,两个小眼角,里边都有微细的血管,这些血管是反映心脏功能状况的,比如心火盛的时候,这些血管都会扩张,于是我们大小眼角就会发红,这个时候清肝火就不如清心火。

黑眼仁主肝,所以当肝脏有病的时候,往往在黑眼仁上出现颜色或形状的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治肝。也就是说,整个眼睛的变化要治肝,黑眼仁的变化还是要治肝。

最里边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瞳孔,中医说,瞳孔归肾所主,所以一旦瞳孔出现了病征,就要治肾。

从整体来说,正常的眼睛黑白分明,神光充沛,视物清晰。眼球转动灵活,没有突出、下陷或者偏斜。眼球软硬适中,泪道、泪腺通畅,没有黏浊泪水外溢或赤脉攀睛。眼睛各部位没有疼痛或压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官是反映身体状况的晴雨表
眼色--观察身体内部的窗户
眼诊大全(中医读眼术)
观眼辩病
望闻问切
“看脸”知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