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药喝多少水有讲究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生病了得吃药,但多数人是简单喝几口温开水把药丸冲下去,有的人图方便直接干咽,甚至把药嚼碎吞。其实,吃药要不要喝水、喝多少水,都是有讲究的。用错了方法,不仅影响药效,甚至对身体有害。(武汉市中心医院主任药师  邓艾平)

    需要大量喝水送服的药

    刺激食管的药物  最典型的就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阿伦磷酸钠,该药要在早晨未进食任何东西前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其他可能会刺激食管的药物还包括四环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

    增加排汗或排尿的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含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以及茶碱、氨茶碱等平喘药,这类药物使体内水分丢失增加,为保证身体水分的平衡,要多饮水。

    增加泌尿系结石形成的药物  包括抗菌药物磺胺甲恶唑、促进尿酸排泄的抗痛风药物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等,多喝水可以减少结石形成的概率。

    胶囊和软胶囊类药物  这类药物的外壳是用食用明胶做成的,遇热、遇水易变软变黏,同时颗粒比较大不好吞服,需要饮用大量凉开水送服。

    需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大量”通常是150ml左右,约是一次性纸杯的2/3容量。

    需要少喝水送服的药

    胃黏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片,这类药物服用后在胃内形成胶状物覆盖于胃黏膜表面起保护作用,进食和大量饮水均会影响药效。

    中药糖浆剂  这类药物中加有蜂蜜,大多具有润喉止痒的作用,糖浆剂覆盖于口腔、咽部黏膜有助于直接发挥疗效,所以服药时应不喝水或者尽量少喝水,避免稀释或者冲刷覆盖在黏膜表面上的药品。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是不能饮水的,比如硝酸甘油要舌下含服,等到药物全部融化吸收后才能饮水。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

    助消化类药  如常用的胃蛋白酶合剂、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食母生)等。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易凝固变性,进而失去应有的催化剂作用。

    糖浆类药  如止咳糖浆、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患者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如果用热水冲服,则会影响保护膜的疗效。

    部分维生素类药物  比如维生素C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活菌制剂药物  常见的有复合乳酸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等。

    胶囊型药物  如常见的伤风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鱼肝油丸、维生素E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热水送服会使胶囊快速溶化,胶囊皮极易粘在喉咙或食道里,降低或失去了胶囊剂的作用。

    清热类或含有挥发性中药成分的药物  清热剂用凉开水送服可增加药效。另外,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含有挥发油,遇热易挥发,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

    此外,阿莫西林等广谱青霉素类药物易水解,会随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水解后药物失去活性。所以,冲服阿莫西林颗粒时应控制好水温,最好在40℃以下或用凉开水冲服,冲好后应立即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服药时,喝错水=吃错药
吃药+喝水:讲究多
服药,可别喝错水
吃药喝对水,药效能翻倍!吃药前一定要先看……
万万没想到!不是所有药都需白开水送服
吃药必须多喝水?未必!吃完这几种药,别急着喝水,否则影响药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