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闻问诊断

中医的闻问诊断

(2009-04-08 12:36:01)
标签:

中医

一。闻诊    通过病人的声音和病人口腔和排出物的气味来诊断病情。

1、听声音    比较响亮的是热症、实症;细小低沉的多是寒症、虚症。久病失音是虚症,暴咳喑哑是实症;一阵阵咳嗽后又回声是百日咳;突然剧烈咳嗽,以至喉痛声嘶的多为实热;久咳气弱声哑的,多属肺虚。呼吸喘促气粗的,多属实症、热症(肺胃有热);呼吸微弱无力的,多属虚症、寒症。喉间发生拉锯声是痰喘;如有鼾声,多是中风症。呕吐厉害,声音很大的是实热症;呕吐而声音微弱是虚症。

2、嗅气味  口臭是消化不良。口喷臭秽,是胃中有热。伤食、停食多发酸臭味。腐臭是口腔糜烂。嗳气而无酸味是胃弱,有腐臭气味是停食不化。臭气特别严重的,应考虑内部是否有化脓病变或癌症。久咳而口气腥臭,应注意是否结核病。大便酸臭的,为肠中有热;便稀而腥臭的多为虚汗。小变黄浊有臊味是湿热。妇女带下臭秽,黄而质稠的,多属热毒;带下腥臊色白而质稀的,多属寒湿;白带奇臭的,应注意是否子宫癌。

二。问诊    问诊的重点如下

1、问寒热    一般病初起发热、怕冷,又有头痛、身痛、无汗的,是外感风寒,病在肌表;如只发热、不怕冷,同时有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的,多是实热内盛,病在于里;只怕冷,不发热,同时背部及手足冷、泻肚的,是虚寒症(阳虚);潮热(每天午后发热,热势不太高,像潮水一样有规律的按时发热),同时有手足心发热、盗汗的,是阴虚发热;发热,自汗,身倦,微怕风,面色苍白,唇舌色淡红,不渴而口淡乏味的,多是阳虚发热;冷一阵热一阵(往来寒热),发作有一定时间的,为半表半里症(如疟疾);突然寒战发热,呕吐,头疼剧烈,神疲不振,病情急剧严重的,多是疫病(急性热性传染病)。

2、问汗  有汗发热多是里热;无汗怕冷多是表寒。平静或稍微一活动就出汗叫自汗,多伴有气短心慌为阳虚、气虚;睡中出汗,醒后则无叫盗汗,为阴虚。出大汗象珠子而粘手如油,淋漓不止的叫绝汗,有虚脱的危险。

3、问头身  头痛不止,有怕冷发热,多属外感;头痛时发时止,数年数月不愈没有怕冷发热的,多为内伤。头晕、口里发苦、耳鸣、容易发怒是肝阳上升;头晕心跳、气短困倦、懒得说话是气血虚弱。全身酸痛兼有发热怕冷,多为表症;四肢关节痛,阴雨天疼痛加重的,是痹症(风湿痛)。

4、问二便    大便秘结或干燥坚硬,色黄或黑,气味热臭的,属实热症;泻肚,大便色淡,或带有为消化食物,便时毫无痛苦的属虚寒症。黑如胶状的,多为内有瘀血;紫色如酱的,多为湿热。泻肚而肛门灼热的是热泻;肚子痛一阵泻一阵,有红白脓状物的,是痢疾;泻肚腹痛,泻下臭秽的,是伤食。胸闷腹胀而水泻的是湿重;天明时泻肚的为肾虚(五更泻)。久病或老人、产妇伴有大便困难的,多为血虚津液少。

       小便色黄赤为热;清白为寒;黄赤而混浊,甚至艰涩不利的,多为湿热。小变量多而清白,或次数多而量少,甚或小便自遗的,多为气虚。夏秋季节小便次数多,身热,口渴的是暑热症。小便多,口渴喝水多,身体逐渐消瘦的多为消渴症(糖尿病)。小便淋沥,尿道刺痛,多为淋症(实热症);尿血而尿道刺痛,叫做血淋。

5、问饮食  病情而饮食尚好的,是胃气未伤;不想吃东西,大便秘结,嗳气有臭气的,是胃肠有积滞;能吃东西,但吃后胀闷的,多是脾强胃弱;吃东西多,又易饥饿,身体反而消瘦的,是胃火炽盛的中消病(消渴症分上、中、下三消)。喜欢吃热的,多属寒症;喜欢吃冷的,多属热症。吃东西后,胃脘疼痛减轻的,为脾胃虚;吃东西后,胃脘疼痛加重的,为实症。爱吃花生米或泥土、煤渣等异物的,多有虫积。口渴喜冷饮,是里热;口不渴或喜热饮,是里寒;大喝大饮,是内热火盛的表现;口干不想喝水的,多为阴虚。口里发苦属热(肝胆有火);口中发甜腻为湿热(脾有湿热);口淡属寒;口里发酸是伤食或胃痛;口中味咸,多是肾虚。

6、问胸腹    胸部两侧胀满或闷痛的,多属肝郁(肝气不舒);胸痛而咳吐脓血的,为肺痈;胸痛咳嗽,痰中带血的,为肺痨;胸痛反射到背或背痛的为胸痹。脘痛作胀,嗳气腐臭,吞酸,为食积;脘痛时作,胀闷嗳气的,为胃病;胃痛腹痛,食后痛减轻,喜用手按,喜热怕冷的为虚寒症;胃痛腹痛,食后痛加重,不让手按,喜冷怕热为实热症。腹痛满闷,部位不定,多为气滞;疼痛如锥刺,部位固定的,多为血瘀;腹胀喜按喜暖,或大便溏的,是脾虚;腹痛很急,想大便又便不下的(里急后重),是痢疾;绕肚脐痛或肚痛时作时止,经久不愈的,应考虑是虫病;小腹右下部疼痛,连绵不止的可能是阑尾炎。

7、问妇女病    月经超前,经量多而稠粘,色紫有块,多属血热;经量少色淡多属气虚。月经错后,经量少而色淡,多属血虚;经量少而腹胀是气郁。月经一向正常别无他病忽然停止,并伴有呕吐、恶心,喜吃酸物等症应考虑是否怀孕。带下色白或淡黄,没有腥臭,多是脾虚;白带稀薄,冷滑良多,腰酸多是肾虚;带下色黄或有红有白,粘稠有腥臭味,多是湿热实症。产后应注意有没有发热怕冷,有没有腹痛。怕冷发热、头痛,多是外感;若高热、寒战、恶露臭秽的,多是产褥热;恶露不净而腹痛拒按的,是有瘀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伯未中医入门(五)
中医知识大全 [http://85571890.qzone.qq.com]
春天肝火旺的症状和疏肝方法06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译文】
中医“八纲辨证”四大必备考点,临床实用更需要!
关于外气1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3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