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脉 千年的欣喜与沉醉

       历史典籍  文化传承

  雨自云端降落,要去润泽万物,就像人降临世上,总要做些什么,有的滋润了土,有的打湿了花,他们不知道会变成什么?但他们不惜纵深一跃,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决心,与不能自控,人可以立志,应该有所绽放,留下痕迹。

  一字师,“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一字受益一世;一世诗,王安石曰“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呜疵”为师者,更有人以身垂范百世;百世师,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才高德显,为百世之师,茂行德昭,为万世师;万世舜师《祭舜帝庙文》曰“维帝以圣绍尧,以功传禹”道德之盛万世之师。孔夫子亦如此,《元史》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但师不限于人,苦亦可为师,晏子曰“所以贫而不恨者,以苦为师也”;道德为师,杨雄《羽猎赋》“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以为朋”;万物为师,由有子曰“吾将以万物为师也”。

  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差错,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即地势顺,君子应该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我们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脚步迈向何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基就是让每个人都衣食保暖。为什么典籍如此尊贵?因为代表着一种规范。典籍就是标准,就是规范。

  学不了端庄的圣贤,就做田里的圣贤。

  尊重历史  中华传统

  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祖国的山河哺育着中华文明连绵不绝,让我们知道中国人的根在何处,中华文明缘起何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致敬传统、尊重观众,有风骨、有血肉、有方向,体现了国家大台的风范。节目深挖传统精髓,向古人要智慧,把中国真正的精神呈现了出来。同时,精准找到能让古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古鉴今  文化自信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当我们打开中华典籍这座宝库,感受到的是文脉千年的欣喜、墨香犹存的沉醉。在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最为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中汲取智慧,当代中国人是幸运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我们而言,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日用而不觉。它“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教会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导我们“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回望来路,“何以中国”?中国是千年征途上的艰辛求索,是玉石青铜里的文明履痕,也是册册典籍中的无声诉说……弦歌不绝,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摘自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者探馆 | 展示全新版本理念,致力中华文脉传承
传承中华文脉 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十二贤论坛在京启动
人在旅途:游走在历史的文脉中
04第四篇 中华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世藏书》:中华传统文化小型图书馆
文化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