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三: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延伸,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和探索也为大家所重视。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应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既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如果教师得不到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育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决定班集体建设的质量,一个好班主任就有一个好班。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促进班集体建设健康和谐发展?从班主任教师自身来讲,如何才能找到促进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呢?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必须:在学习和工作中反思,在反思和合作中发展。

1、树立终身学习观,在学习中求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要永葆教育的青春与活力,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班主任实现终身学习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又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需要。

2、搞好教育和科研,在工作中求发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课程。班主任工作包括教育和科研两部分,这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两大基石和依托。教育活动不仅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渗透班主任老师的情感,也需要理性思考参与其中;班级不仅是教育的园地,也是绝佳的研究场所。大量的教育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试验论文,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纯经验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和专业化的高度。

3.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反思中求发展

个人发展规划不仅是对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引领和督促,也是班主任教师走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反思是促进班主任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反思会使人养成对日常工作与学习的一种敏感和探索习惯,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如果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留下这些成长“轨迹”,那将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4、建设学习型组织,在合作中求发展

努力让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牢固树立“我们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我们的竞争是合作的竞争”的思想,达到“在工作中构建友谊,在交往中培养性格,在困难中风雨同舟,在荣誉面前共同享受”的目的;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班主任的素质,促进了班级建设,为打造和谐班集体奠定了基础。

5、提升教育理念,在服务中求发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育被看作是一种服务。与其他服务行业一样,教育服务是建立在消费行为基础上的供求活动,教育机构和教师是服务提供者,学生是服务消费者;教育服务也必须秉承消费者至上的“用户第一主义”的服务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一切便利。

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途径策略

第一条途径,主要通过日常班务管理教育工作中的自然积累,使得班主任逐渐具有某些班集体建设管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成为有实际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其特点是:实用性强。缺点是花费时间长,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速度较慢,达到的专业水平不高,属于经验型的班主任。

第二条途径,主要是通过读书学习、跟师学习、参加培训、交流研讨及听专家讲座等方式的业务学习,它能使班主任较快地认清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开拓视野,获得班级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学到某些专业技能。其特点是:能使老师迅速获得大量信息、理论或方法。缺点是书本的专业知识和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专业技能内容,不容易转化为班主任的内在认识和班级建设管理教育行为。要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还需要与自己所带班级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要防止南方的橘子移植到北方可能就不甜了,甚至不结果子了。

第三条途径,主要通过不断地对日常工作的理性思考,从中发现工作中的可取与不可取的做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某一实践工作的深刻认识。其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推动班主任不断自我进步,体验研究的快乐。但易于长时间停留在困惑之中。

第四条途径,主要是实践中积极主动大胆地实施自己新想法、新思路,体现出改革创新的精神。其特点是:在自身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使得工作不断创新。但易于忽视对理论的充分认识,这种实践往往是以个人行为为主,在突破上有局限性。要注意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与行动上的严谨稳妥相结合,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大摇大摆的现象,导致改革失败。

第五条途径,主要以实践为基础,以专题研究为主,以个案研究为辅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既关注理论的认识,又关注对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集体行为;拥有一种研究的氛围。

三、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误区:

误区l:不重视理论指导,工作处于经验状态

部分班主任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先导,缺乏理论指导,在摸索前进中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理论层面的教育观念。如有人认为对学生越严格越苛刻,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打是亲,骂是爱”。结果使不少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过度自卑、焦虑等。有的班主任认为对学生越“疼爱”就越利于发挥“师爱”的作用,越能感化学生。结果导致学生的自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的下降,以及学生因自身偶然失误而导致过度自责和人格自我贬低。

误区2:不重视预测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不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特点教育学生,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只能昕而不问、信而不疑。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误区3:忽视科学组织教育活动,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有些班主任往往是满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上级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充当了上传下达的“通讯员”角色,因而工作往往是被动服从,缺乏自身的独立性,甚至带有一种盲从性。

误区4:工作处于短视状态

不少教师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非常淡漠,他们一心追求学习上的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班主任的工作是每天同学生打交道,而人的塑造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特别是对一个问题学生更是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班主任没有帮助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认为在自己的任期内不出事就行,结果发展中存在好多显性和隐性的障碍。

四、案例分析

(一)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临沂八中班主任王立华的成长: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个人应该主动塑造自身的专业形象:

在专业道德上,完成从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到教师生命的提升者的转型;

在专业知识上,完成从知识体系的完善者到知识体系的拓宽者的转型;

在专业能力上,完成从教育研究的跟随者到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的转型;

在专业文化上,完成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生者的转型;

在专业智慧上,完成从教育智慧的守望者到教育智慧的生发者的转型。

2、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学校应该践行以下程式:

一是兴趣调查,建立班主任的人选资源库;

二是科学测评,确定班主任的人选资格;

三是上岗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准;

四是制定目标。明确班主任的发展方向;

五是形成机制,提供班主任的成长保障;

六是营造环境,确保班主任的健康发展;

七是及时肯定,提高班主任的成长速度。

3、王立华老师把个人专业发展立足于学生发展上。

他经过前测、可行性分析、帮辅策略的论证等,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等情况了如指掌,在帮、辅、引导学生时,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王立华是一个虚心的学习者,更是一个辩证的实践者。几年来,他有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实践。他的探索于今来说并非尽善尽美,但他勇敢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路子,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成长路径,为我们成功树立了一个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典型。

(二)一个后进生的进步足迹

案例展示:

小珊这个同学,身材矮小的显得有点呆板,课堂上不是玩手指就是咬笔头,她好像置身于教室外,整个课堂完全与她无关。作业基本上交的都是空本子,即使交了作业,老师也看不懂,一个新本子不几天就变得又脏足烂了,简直不堪入目。这个后进生如果不转化,对自己将是教育的“牺牲品”;对别人将成为“病原体”,对集体将会成为“害群之马”。

如何转变她呢?

杨春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1.寻找教育的理论依据

(1)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有进步的空间。

(2)后进生的心理:自制力差,做事既没耐心又没恒心;自卑不上进,很难体会学习的快乐;假自尊,难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3)“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

(4)后进生的教育,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对‘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2.探究病因

帮助小珊进步的第一步是找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小珊认为自已学习差,别人瞧不起自己.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会有什么快乐。小珊平日与人交往较胆小,与她特别好的同学也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她的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父母对孩子有点听之任之的那一种。

3.选择教育方法

(1)首先我对小珊给予最多的“关心”。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方法,这个普遍的规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并且这个关心是让她能清楚感受到的,就如大家所说的“偏爱后进生”。因为这种无私的爱是让小珊“乐学”的前提。

(2)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一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

(3)帮助指导学习方法。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后进生后进的很大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她的学习相连,学习成绩提高了,后进生很自然地会扬起自信的风帆。

4.教育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帮助鼓励,她进步可大了,再也不是后进生了,她作业认真了,上课常常举手。班里的事乐于去做。现在很容易看得到她的笑脸了。她对老师可好了,会不时想方设法地送点小礼物对老师表示谢意,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还拿了双优呢。

案例启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任课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反应,将有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杨老师运用了自己高超的工作艺术使“后进生”小珊转化为“优等生”。从她的工作案例可以看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的班主任,必须真诚地关怀、充分地理解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可以采用以实践为基础,以专题研究为主,以个案研究为辅的一种方式。既关注理论的认识,又关注对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集体行为;拥有一种研究的氛围。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个案和教育理论结合来,把理性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教育实际问题上,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提高到理论层面认识,这样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真正问题,找到今后工作的突破口,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五、经验借鉴

1.班主任要善于自学

可以订阅报刊杂志,经常积累。写读书笔记,写教师反思日记,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

2.班主任要善于调查研究

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家庭、性格和各方面的情况,这样管理班级才能心中有数。

3.班主任要善于总结反思

反思之后要认真总结一下前段时间的工作,看做的怎么样,哪些工作值得肯定,哪些工作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改进的。总结之后就是要学习,看看自己工作中哪些地方不足,就要去学习。

4.班主任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班主任要认真听课,要敢于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积极研讨教育问题,主动交流思想。在质疑、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在交流中更深层地感悟教育的真谛及终身学习的内涵。

5.利用写“教育札记”促进自我专业化发展

写“教育札记”不仅可以培养班主任的反思习惯,而且可以帮助班主任积累经验,提升为理论。如果学校在班主任自己写札记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教育札记”交流与分享活动,效果会更好,因为一位班主任的教育心得可以促进其他教师的进步。

6.利用“教育档案袋”促进自我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老师要重视“教育档案袋”的作用,要经常有目的地研究档案袋里存放的档案,在总结过去教育的成绩与失败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请教育专家、学校领导与优秀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建议与帮助。

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一系列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二、教育部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①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②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③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⑤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严格保密。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与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3、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5、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四、班主任工作误区

误区l:“抓两头,带中间”

所谓“两头”,一头是好学生,被树为典型榜样,他们的缺点被成绩掩盖着;另一头则是有问题的学生——差生,被批评的对象,常常被老师当成坏典型,被用来“杀一儆百”。这样,好学生容易形成狭隘、嫉妒心理,一有不顺心的事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举动,使得班主任要严厉批评,又觉得不忍;稍微点拨一下,学生自己又不收敛,产生的负面影响却很大。“差生”则往往对失败体验过多,外界评价太低,易导致怯懦、自卑、抑郁、对立等缺陷。而中间的学生潜伏的问题在外界条件成熟时,就暴露出来了。这样发展下去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误区2:个体心理等于思想品质

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性质和内容的区别。从人的总体素质发展看,最初是身体,然后是心理,最后才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真善美观念一道德观念。因此,个体心理是低层次的,思想品质则是高层次的。

(2)反映内容和范围的区别。个体心理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思想品质反映的是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方面的准则。

(3)表现方面的区别。个体心理表现形式为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兴趣、态度、能力、气质、性格等;思想品质则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及义务感等。

误区3:心理辅导就是德育

两者的区别:一是理论基础不同,但也有交叉。心理辅导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德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目标不同,德育重视按照社会利益的要求去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辅导关注、维持和增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心理机能和心理潜能的提高和发挥。

五、案例研究 柳柳的心灵独自

案例展示:

柳柳,高三学生。

高一刚开始的时侯,觉得各科知识都好难。第一次听讲,却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第一次考试不及格,同班的很多同学却能轻易地得到很高的分数,这使我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高二比高一好些,但学习还是原地踏步,永远都选不到自己定的目标。我很怕考试,考试时高度紧张,常犯低级错误。失眠、头痛、沮丧、易怒、易疲惫更是家常便饭。升入高三,压力空前。虽然分班考试时我进了重点班.但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班中,我又跌到了谷底,怎么学似乎都不见成效。那么想上北大,但一看到自己的成绩,真的很绝望。已经到了高三下学期了,如果还这样,高考怎么办呢?想都不敢想,前途一片黑暗。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懂,可一到自己身上就行不通了……”

如何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呢?

粱红书老师是这样教育的:

1、先认真地听完她的叙述,沉默了良久,没有做出评价。

2、分析柳柳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她性格内向,学习刻苦努力。对自己要求很高,责任心强,有理想。一旦迭不到自己的目标。她首先不是考虑目标是否合理,而是陷入自责,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不自信。于是下一次还会制订更高的目标以作弥补,那肯定还是达不到,于是再次深深自责,变得越来越自卑。在潜意识中,她总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因此,很难找到知心朋友,也就很难有安全感、认同感与归属感。严重的自卑与自我否定倾向都属于不良人格,而这些心理障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因此长时间地干扰了她的情绪。正是由于她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力式,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目标,因此,她一直处在一种紧张抑郁的、生理与心理全都极度不适的状态下,这对她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示范解说:我拉着柳柳的手走到房间的一面墙边,用双手抵住柳柳的双肩向墙的方向按压。柳柳不解地看着我。“你就是这样,把自己压在一个过于狭小的空间,所以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来。只有让自己的心处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它才会舒展。”看到她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你不是以自已是否舒适为标准,而是用道德标准限制自己的行为。可是你要知道,有张有弛,才是文武之道啊!弦绷得太紧是会断的。

4、不去触及她所说的那些不愉快的往昔回忆,而是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她现在的生活和爱好上。她说她爱写作。我问她,不快乐的时候是不是会写出来呢?她说以前是的,但高三时间太紧了,没有精力写什么东西愉悦自己。

5、把每天快乐的事写下来:给柳柳留了一项作业,每天记下两个“快乐”,可以是所见、所闻、所想,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总之.一切让她感到高兴的事物。她很郑重地答应了。一个月之后。她告诉我说她的情绪“好多了。”

案例启示:

学校越来越重视升学率,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这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面对着这狂风暴雨式的压力,内向型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面对着师长的殷切期望,内向型学生会感到忧虑——如果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该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个案,梁老师运用的方法有认知疗法,即让柳柳认识到一张一弛的道理,并给她留了心理作业,通过行为训练,逐渐改善她的心理状态;发现并肯定她的优点和长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类似的心理障碍个案,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内向型学生的心声

内向型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于学习,根本就没有闲情顾及朋友之间的情感沟通。长时期处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倾诉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为此,他们十分需要一位忠实的听众耐心地倾听,可以更快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等,也是对他们的尊重,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容易使他们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案例中,梁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使因内向而自我封闭的孩子也能打开心扉。

2.引导内向型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我们要帮助内向型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必须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人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长时间的压力、挫折或矛盾冲突下,出现的明显的情绪和行为异常。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

3.引导内向型学生提高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主要在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所谓自我接受,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有一种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所谓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感觉、认识和评价。引导学生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认识和挑战现实的目标,并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而且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引导他们设定自己的生活,要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形象,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4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的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学校,说要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实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是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它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六、经验借鉴

1.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教师平时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摆架子,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充分信任,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老师倾诉真情,再根据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2.排除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促使他上进。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开班会、队会、心理专栏、心理讲座、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消除已有的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4.协调家长

班主任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家长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德育论文荟萃
班主任工作技巧集
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期望效应”
宽容与公正 ——班主任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关爱、理解、尊重、严格
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