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需记住一个穴,能总调五脏六腑!

在我们的侧腹部有一个小小的穴位,普通老百姓很少用它,但是此穴却真的很神奇,名医大家可不敢忽视它。能总调五脏六腑,各种脏腑问题,都可以找它解决这个穴位就是——章门穴。

能总调五脏六腑

最贵的穴位——章门穴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章门穴”,就能总调五脏六腑呢?

先来解释一下“章门穴”的含义吧:

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章门穴,别名长平,季肋,隶属于足厥阴肝经,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

“章”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指最贵重的材料,章门就是贵重材料的门,那什么是人体最贵重的材料呢?

就是人体的五脏,而“章门穴”就是连接人体五脏的门户。

章门穴还是脾脏的募穴;募就是募集、募捐的募,就是聚集起来的意思。

五脏之气于禀于脾,脾气在自家大门口集结的地方——脾募穴。

此,章门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五脏的脏会会是指五脏的“精气”都在此穴会聚

五脏有疾应当首选其募穴,因为募穴是所对应脏器的疾病反应点,检查募穴处是否有压痛、结节或肤色变化等,能反映该脏器是否发生疾病。


故而,凡和五脏(心、肝、脾、肺、肾)有关的疾病,已知的、未知的,都可以通过刺激章门来得到调治或者缓解。

主调: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章门——保健脾胃的养生大穴
五脏之气汇聚于章门,六腑之气汇聚于中脘,故而章门穴和中脘穴分别擅长调治脏病和腑病。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本穴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

主调神疲肢倦、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小儿疳积等。


章门穴出自《脉经》的“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胃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脾汤,针章门补之”。

一、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多按章门穴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就容易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1

这类人多是:

① 脾胃较为虚弱的儿童;
②长年不规律饮食,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的都市白领一族;
③不吃早饭的人群。

想要改善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脾胃功能是根本。

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可艾灸或按摩章门穴,能起到疏肝健脾的作用。

疏肝气、清肝火,则肝气平和不犯脾;脾胃好,则无胃口差、消化不良等问题。
气血充足了,又怎会面黄肌瘦呢?而且对于女性来讲还可以防治多种妇科问题。

操作手法

1、按摩:用拇指按压章门穴,先点按穴位一分钟左右,再分别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章门穴3-5分钟,左右穴位都一样。按揉该穴时会有局部胀痛的感觉。


2、还可以用灸法:艾灶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不管是大人小孩,吃不下、消化不好的,都可以多按一按章门穴。

二、敲打章门穴还可减肥


章门穴还有减肥的功效,敲打章门穴可以増加胆汁分泌;

胆汁分泌多了,人体消化能力就强了,它就可以把人体多余的脂肪消化掉,所以这个穴位尤其重要。

章门——疏肝利胆调肝病


搜索“章门穴”,竟然有三分之二多的信息搜出的是这个穴位在武侠、魔幻小说里的运用和它的出敌致胜,其描写也神乎其神,也有着:“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的歌诀,不禁使人觉得这个穴位实在有点邪门。

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只因章门穴自身所处的特殊位置——在第11肋游离端。

这个地方,有人体一个非常重要但是不耐冲力、脆弱、容易爆碎的脏器——肝脏

肝的大部分位置都还是处在胸腔的结实保护护围之中的,就除了在第10肋至第11肋之间的那么一小块地方,所谓“最软弱的地方就是最致命的地方”,高手出招,是也。


《伤寒论》中认为章门穴为疏泄肝胆、清利湿热的首选腧穴,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

作为肝经的大穴,章门穴对于肝脏上的疾病有特殊的功效。

主要用途

1、它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消除黄疸,强化肝功能。

2、临床上也常用它来调治肝炎。

研究发现,针刺慢性肝炎患者的章门穴可使肝血流量增多,显著改善肝微循环,对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3、对于肝气郁结的情况:

当你按揉章门穴时,可以舒肝健脾,把肝气郁结疏散掉,增强脾的功能,最终总调五脏。
章门配伍其他穴位效果更好

01

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

章门穴配足三里穴。

02

腹胀


章门穴配足三里、梁门,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03

呕吐


章门穴配足三里、太白,有健脾和胃止呕的作用。

04

胸胁痛


章门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05

疏肝理气开郁


章门穴配内关穴、期门穴。

06

肝脾不和


章门穴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调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

07

肝硬化腹水、肾炎

章门穴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

假如有时脏腑不知哪一个位置疼得不知所以,然后立马想起今天这篇文章里看到的可以统调五脏脏气的脏会穴——章门,但若想不起这个第11肋游离端的在哪里,给你说个巧法子: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医录:多气多血——足阳明(下)
人有“魄门”,位于臀间,五脏好坏都写在那里!
此穴很神奇,能总调五脏六腑,却少有人用!
肝不好,脾胃也差,按摩腹部一穴,肝脾都好,五脏和谐
肝最喜欢伸懒腰,脾最喜欢揉肚子,那心、肺、肾呢?
五脏最喜欢的养生动作,经常做五脏保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