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重心与距离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套路训练初期,初学者最为关心的就是一个重心问题。而误区之一就是当做一个动作时重心是在左还是右。

其实太极拳讲求的是“陀螺稳定、随遇平衡”。脚下是有虚实变化,脚下的虚实变化和手上的变化呈X形交叉。就是左脚实、右脚虚,同时右手实、左手虚。同时虚实“互为其根,互相转化”。因为拳无定式,如同行云流水一样。从起式到收式都要连绵不断。所以“重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虚实变化也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同样形式的动作,动作的每一个瞬间,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虚实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就必须在实际对练中才去体会了。而且一旦重心偏于一边,头脑中的意识是要往相反的方向调整的。这就是“随遇平衡”。

我们在初级教学中讲“重心”是帮助初学者记忆。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不能老停留在“重心”是“左还是右”这样的初级问题上了。“稳定”的概念也经常被误解。首先,运动中的稳定靠的是螺旋,而不是支撑面积大小。陀螺只有一点支撑,可是受到外力却不容易到。它是利用螺旋化解掉外来力量。所以“不断的螺旋运动”才是稳定的基础。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最主要的特点。

其次,在实际当中“不倒地”并不能代表输赢。有一路拳叫做“地躺拳”专门练的就是倒地功夫。太极拳里“蹬一根”等动作在古法里也是倒地而用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不到地”做为训练目的。我们应该练的是一个“平衡感”。就是不论身体处在什么样的姿态,我们大脑里对方向,势态都保持清醒。这通过长期的太极拳套路训练是能够提高的。所以我提倡“平衡感”的概念,削弱“平衡”概念。

太极拳的螺旋运动对身体的要求首先就是“立身中正”。常见的毛病主要就是“扭”和“晃”。“架肘必怂肩,耸肩就立身不正”。立身不正带来的毛病除了“扭”和“晃”外,比如“脚跟拔起”“低头猫腰”就不用说了。

“占势”就包含了距离的概念。距离是平面的,而“势”是三维的概念。距离感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要讲。推手运动和其他竞技比赛比,确实很难看。但在“抢位占势”方面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训练方法。

其实招数不是不能讲,是不能以多为能。招数也不是那么讲的,摆一个造型,然后把敌人摆在造型里和你配合。你这样变化,我那样变化。敌人要不按套路打呢?武术打击效果完成于过势之中。讲招数的同时一定要讲“劲”。讲清“劲力”“劲路”“劲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传统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与虚实关系
折叠劲中有“乾坤”
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与虚实关系(二)
【原创】 如何从眼、身、步、手来辨析太极拳中虚实变化的规律?
陈氏太极拳要领——张志俊
【干货】练拳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