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药的师承与自修之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就是口传身授的过程,当今社会文明在进步,中医人数很多,人才很少,不是乏人而是乏术。

好的中医在隐失,实用的传统医学在逐步消失,中医药的传承与学习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中医药是需要在自然中学习与观察,要在长时间的历练和实践中获知的。

学习中医辩证太难,现在很多中医根本就不会开中药,心里对中医药没有足够的把握,中医院校里的学生甚至不知学的是什么中医,基本变成了地道的西医,只要是人才,我觉得只要能承担起中医之重任,师徒相传才是正宗中医的传承方式,针对怎样学好,谈点看法:

学中医之人一定要具备学中医的天赋

天赋来自本能,先天具来的素质、灵感与悟性。天生的爱好与兴趣是发于内心的,当在某一环境,某一时机的触碰,开启了心中的执爱与专注,心生执着,一下子就能入门。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父亲是当地很好的中医,而其儿子却不愿学医,根本学不进去,对中医药一点兴趣也没有,心不在那里怎么可能学好呢?

从古至今,中医能在一个家族一直保留下来的真不多,而有的人,其家族与中医药皆无关系,却因某些事,或某一机会,无意或有意地接触到中医药,突显才智、兴趣和感悟力,而成为了良医,所以好的中医选徒弟要先看其天赋,如没有这方面天赋很难成为中医人才,更难做承前启后的明医人。

无德难为医

一个人心不好不可能成为好医生的,心就是良心,为医不能专门以利为目的,不能有商人的投机心,不能以虚假之语来骗人,若是为医必要有为医之道德,心性光明,正直,诚信,为医有时在人生之旅途吃亏很多,有时不被人理解或有诽言,切记圣人之言:“他非,我不非”,心性正直光明不能变,永远这样为人,才会快乐,用法才会圆通,学医先学做好人,做人要做正直之人,要有平等之心,对病人一视同仁,但现实中老实人不多,医生的心要好,同样病人也要有良心。这是平等共存的基本道理。

学医之人,记性要好,理解力要强

对复杂病情迅速理清思路。不被病象所惑。心中沉稳,找出切入点。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习中医的智慧和灵感哪里来?

  • 源于先天。
  • 后天的长期历练,恭谦下行,不断实践感悟而得。
  • 净心的修行,或者是说心灵的修养。

当为人看病时,思想要高度专注,头脑要有清晰的思维。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时间的经历才有智慧的产生。只有“劳其筋骨,磨其志”才能有心智的开启,才有诸法的圆通。


人生是一个苦难过程,只有内心清静淡然才有灵性的升华,要有时间与切身经历体会,才能悟得一点道。用七十来感悟人生时间太长。

用现代的方式,二,三十岁就提前感悟了人生,天下有几人做的到?孔子都没法做,能超越圣人的是什么人,这只是一种愿望,只是理论的样子,只是想出来的样子,没有真正的理论功底,心就会躁动不安。

若求得人内心安宁与智慧,非一日之功,人生是现实的人生,从中医来说人三十趋于壮,经气血皆旺,故好志而立,有的事如没亲身经历是没有感悟的,只有经历过后才有感悟与提升。

要做好一件事,不是说着好听的,“梅花香至寒中来”,寒于彻骨独压群芳。雪中开放,微微清香,只有亲临其境方能有真实的感受,中医是从古老的传承中来,从多少次的苦练中来,从诸多医家的经验中来。

反复学习经典方能悟道

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典多为圣贤之作。其中有太多的智慧与奥妙,《黄帝内经》,《金匮》,《伤寒论》是中医必学的。

开始学经典不要先看注解,心不能太急。好象一下就要弄的明明白白,不可能的,先背熟一些,这些深奥的理论要在多少年后临床感触才会明白。更有甚者要发一生的时间才明白。学好经典对于以后的看病很有好处,特别是很难看的病,要潜下心来感悟一下经典的作用。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如何识病,如何辩证,如何在复杂的诸多病症中迅速理清思路,做出诊断与治疗方法。开始自学中医,遇到难题没地方问,常是把内经的某些话反复背诵,用心感悟,一分恭敬一分收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体验经典,在实践中一点一点验证,不能有虚妄的做法。

例如《黄帝内经》中有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解释这句话从文字上来理解是不行的,我认为要解释这话自己要先做,先实践,在自然中观察与感触。用务实之行来解答。

  • 要有较深的中医理论功底。
  • 要有临床经验。
  • 明白传统文化道理。
  • 对地理数术的理解。
  • 要有一定的修行,在高境界中感悟。

只有学好中医经典,才能做强中医。这是基本,也是基础。

学习中医要先认识与学好中药

学习中医之人要从最基本的认识草药开始。

草药是医学之母,也是植物学之母,也是气象学,地理学之母,如何认识草药?

  • 要多看

当你到一陌生的地方,或不同的环境不同气候,会发现各种不同的植物,你会发现同一植物在不同地方生长会生长出不同的样子,对不同植物不同样子不同地理生长的草药迅速留下印象,虽然很多不认识,当下次见到或能迅速勾起回忆。

到深山密林中去看,在深山密林里会见到各种原始的草药,要记下其生长的地理环境与切身感受,心身之感受来认识那里的草药。对大树古木更要观察,要对草药植物亲口品尝。学医之人对已知植物或未知植物有很多要自己亲口尝试,这样才会真实感受草药之真性。

书中之说,要自己去证实,草药入口在舌上停留一下,感觉一下。很多药性就会明白,有什么作用心里也有数。尝药先从小量开始,量要少,不能盲目。

  • 医离不开药,医和药,如形与神之合

如果为医者只是理论之医,对药的认识只是在书本上,治病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药的质量把握不大,存在诸多盲区,有良方无良药直接影响治病效果。

中医之人必须先认得目前在用的几百味中药。在条件许可对中药产地,地道与否,药材质量,每批进来的药要亲自察看,这样开方才能做到心中有点数,如果医生把握不好药这一关,开的方常不能起到好的作用,有的方用对了而病不起色,常常是在药的质量上出了问题。这种令人痛心又无可奈何的事常有。


现今医药分开的方法,表面上看医生不做医药生意。这种情况可能是让医生廉政,而对中医来说不行。中医不亲自识药,而往往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医生自己不能搞药,这样中医的能力会大大消退。中医也许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将军了。

例如川贝好坏质量如何识别,川贝的品种多样,现在大多种植的,少数地方有野生的,不同品种产地差别太大,民间有个偏方治疗咽喉有痰出不来,特别是老人,痰阻在喉咙里喘气都难。此时有好川贝粉用水送下,多数人痰就化了。

如果川贝质量不好。痰基本就化不动,这古代留下来的偏方在今天因药的不地道而失灵了,人工种的川贝个头会大点样子好看,野生的大小不一表面有时不怎么好看,但你拿来一点入口中吃药的质量好坏马上明白,要把这事说清实在不知道怎样写出来。

作为一个中医要深入了解中药,再举个例子,花椒闻起来腥入口很麻的好,胡椒辣的好,苍术闻起来腥,断面朱砂根点多密的好,白芷要香的,我们常说中医是天人合一理论。是要亲身融入与感受的。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不要与人对立。历代以来中医之书可谓之多如汗牛充栋,特别明医之作实为难得。

要好好学习。不要把中医来分什么派,什么伤寒,温病,补土,攻下,经方,时方,火神派论等,这些都是表面说法,中医只有一派一一一天人合一派。

中医如大海之水,不分彼此,不要说是长江水,黄河水,中医是百脉一宗,那些所谓之派之宗皆是枝节,不是根本,经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要有融合广大之博怀,只要与经典之义同,又何必关其出于何人,大自然中之感触所得,皆是平等之法,大道之法。庄子说;“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就是平等共存共生之大义,山川河流高低错落,树木花草,动静之物皆于自然,共存共生,各有不同,太阳月亮,自有升落,一切有序进行,生生灭灭如环无端。

现代医学有领导医学的优势

民间医药学要求现代人去承认他,还要求人家给点立足的地方,人家不给就自己找不到地方了吗?

中医的传承在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这个天天都在变新的时代,我们要明白这个现实,什么都不是尽美尽善的,总有其不足的地方。

从古以来中医有着自己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就是中医延续的方式,亲眼所见民间有些特长的人,多已经不在,今后传承也许只是故事,中医的前身是在民间。

民间医学与中医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不一定人材都要从医学院来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现代人要给民间中医药一点历史的尊重,中医药学的点滴在阳光下只要有个空间,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现代中医多攻于书上理论,脱离自然较多,在实际中变了味。有名无实的事情普遍存在,有一些中医院连感冒这样的病,也完全用西医的打针吊瓶或激素来治病,小病大治,仪器生化看病,没大病的,被说的吓出有了心理毛病的,比比皆是。

总结


总之,关于如何学好中医,我认为要先从经典开始,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药性汤头】起步,这些经典,对提升中医水平极有帮助,学习切记不要误入迷信之中,要老老实实方能真受。

学习经典更不能急于求成,难理解的先放一边,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某一经历后才会明白的,以上谈了一些对中医药的看法,一定有诸多错误和不足的地方,恭请老师同道予以批评改正。
期望诸位老师同道有缘人转发,为我们的中医药繁荣振兴,掀起全民热爱中医药的高潮,人人学中医,人人爱中医,使古老的中医药真正让人人受益,为全民大健康做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药标语119句
一个民间中医的学医之路(如何学习中医之三)
我来揭开中医药治病
为啥中医药如此昂贵(二十副熬药)需要一千多元?中药成本很高吗?
学中医不能只看《黄帝内经》
不少科班中医到了医院不会看病成了“二把刀”,是学校没有培养好,还是自己没学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