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13章|宠辱若惊,少私寡欲
经典导读读原文·悟原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有些人对有玷辱性质的贵宠和废黜,都会惊恐不安。有人重视上司给自己的忧患,如同重视生命那样。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宠辱感到惊恐,失去宠辱感到惊恐,所以得到或失去宠信均使这些人惊恐不安,这就是宠辱若惊的内涵。什么又是重视上司给予的忧患就像重视生命一样呢?如果一个人怕以上所说的忧患,是因为有私的缘故;假若人过到了无私的境界,还有什么像宠辱若惊这样的忧患可言呢?重视以身作则无私教化民众的人们,才能寄托百姓的希望;具备了献身精神为民服务的人们,才能够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伤。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有些人之所以生活的痛苦,最主要的原因是把自我的名相看得太重了。反之,当一个人能无私无我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事物的时候,他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有些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华十分看重,甚至于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己的生命。他们以荣宠和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神佑子孙。总之,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实际上,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今竞争激烈,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生活得优越一些,为了使自己的目的尽快达成,就不择手段地博取领导的欢心。一旦得到了领导的恩宠,便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幸运感;但同时又害怕什么时候会失去这种恩宠,于是更加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地去待人做事,以求博得领导更多、更长久的恩宠。比如,领导在你的肩上轻轻拍了几下,这就是一种宠幸。而领导让你与他共进午餐,并说下次到你家里去坐坐,这就是更大的宠幸。

由于过于在意别人至自己的看法,或者说过于爱惜自己的地位声望,别人奉承你,你就高兴;别人批评你,你就生气,终日惶惶不能安寝,那么你必然随时随地悬着自己的得失心,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当为即为,甚至放手而为都不敢,导致患得患失、进退无据,这样生活就太辛苦了!

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心寡欲,对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以对待耻辱的心态去对待荣宠,我们便能远离耻辱;患祸会伤害我们的身心,像爱惜自己的身体那样去重视祸患,我们便能远离祸患。只要把信念装入我们的头脑,把智慧放进我们的心灵,淡泊自守,少私寡欲,我们就能从容面对一切荣辱、祸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川说老子 | 13 宠辱若惊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我将无我,宠辱不惊——《道德经》第13章
道德经新解:宠辱若惊
17、以天下为己任才宠辱若惊——聊《道德经》
道经 13、富贵宠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