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20章|​独异于人,珍重守道
经典导读读原文·悟原理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声与阿声,这相差多少?美与丑,这又相差多少?人所畏惧的人,我不能不害怕,宇宙是如此宽阔啊,从古到今,世风流转,好像没有尽头!然而,众人是那样的欢乐,就像参加丰盛的宴会,又像春日登台远眺那么舒畅。我独淡薄恬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的样子啊!就像婴儿还不会笑。疲倦困乏啊!就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有富余,我独若有所失。我真是愚人的心肠!世人是那么清醒,我独这么昏昧!世人是那么精明,我独这么糊涂!深沉安静啊!就像莎莎的大海一样。飘然飞逸啊!就像没有休止之时。众人都有一套有用的本事,我独顽钝无知,似乎是那样的鄙陋。我独与众不同,推崇从哺育的母亲那里吸取养料。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心目中没有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绝不刻意追求什么,因此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

美好与丑恶能有多大距离呢?仅在一念之差罢了。美和丑在常人看来是一对相对存在的概念,人们普遍偏爱美好的事物,而讨厌丑恶的事物。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当追求得到满足时就欣喜若狂,而一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时便闷闷不乐,烦恼和忧伤等坏情绪接踵而来。得道之人却不同,他们心目中没有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绝不刻意追求什么,因此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

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不但是一种最残酷的自我折磨,而且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带着忧愁和烦恼生活的人,其人生质量便大打折扣,更不会有什么人格魅力,试想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老子认为,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都是相对形成的,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换,随着环境的差异而更改。世俗的价值判断极为混淆,众人所戒忌的,也正是自己不必触犯的。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做到对嬉乐、美食、美景,淡然处之;对于欲望所得,毫不动心;对于别人会自我炫耀的事情昏沉迷糊;在别人斤斤计较的时候一声不响;在别人都有所作为时冥顽不化,这才可以说是注重生命的根本,也就是道的情操,也才能真正做到保持自我,不入俗流。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是美丽惹的“错”?
热闹耗神,清净养心
心烦的时候,想想这句话
《道德经》全息哲学简牍20
《道德经》第二十章——贵守大道
忘记烦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