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前就能看出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的几率?这个值决定了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三阳”转“小三阳”。研究表明,“大三阳”转“小三阳”通常在肝炎暴发的3个月内发生。

什么叫做肝炎暴发?

现在医学上定义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突然升高至正常上限(ULN)的5倍以上

为什么肝炎暴发后反而有助于病情的转归呢?

这是因为肝炎暴发被认为是针对HBV的强烈内源性免疫反应的结果,随后HBV病毒载量和HBV抗原降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研究表明,在乙肝暴发患者中,18个月内自发的“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概率>60%。

在核苷类似物(口服抗病毒药)治疗期间,更高的治疗前ALT水平,尤其是>5倍正常值的ALT水平,也被发现与持续口服抗病毒药治疗期间更高的“大三阳”转“小三阳”概率相关。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的是,当肝炎发作患者的ALT水平高于5倍正常值时,患者是否会有更高的“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概率?另外,在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乙肝爆发对HBeAg转阴率的影响是否长期持续,这也是未知的。针对上述问题,最近一项研究发表,旨在探讨不同ALT水平对“大三阳”转“小三阳”概率的影响,以及在口服抗病毒药治疗期间每年HBeAg转阴的影响。

研究概况

该研究招募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排除既往有治疗史的HBeAg血清转化和逆转患者。分析治疗前年龄、性别、肝硬化、基因型、ALT、HBsAg、HBV DNA水平。计算了每年HBeAg转阴的概率。

结果显示,290例患者中,3年累计“大三阳”转“小三阳”概率为58.1%,有肝炎患者高于无肝炎患者(67.6%对39.6%,P<0.001)。第一年HBeAg转阴率与ALT升高呈正相关。肝炎暴发患者的HBeAg转阴系数在半年时为0.74,到第一年下降到0.33,此后下降到接近无肝炎暴发患者的水平。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治疗前ALT水平更高的患者“大三阳”转“小三阳”的概率更大。而治疗前ALT水平对HBeAg转阴率的影响不是持久的,主要在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第一年有效。

这提示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肝炎的发生。肝炎的发生并不绝对是不好的事件,它代表我们机体内免疫系统的活跃。另外,文章还提示,对于那些HBeAg阳性的患者,在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第一年后,添加免疫调节剂等策略可能有助于转小三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防治
乙肝指南有变!这些不吃药的患者从此也要吃药了
患慢乙肝的他停用抗病毒药了,结果如何?
乙肝大三阳抗病毒治疗后,转成乙肝小三阳,为什么可以考虑停药
药不能停!药不能停!停了要命!——让人进退两难的乙肝抗病毒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