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成流程设计
一、化成的目的
化成是为了电池活化,形成稳定的SEI膜,即纯化过程,类似金属处理中的发兰或淬火。
过程产生气体反应式:
LiCoO2    充电         LixCoO2+XLi++Xe-
放电
Li++e-+yC    充电         LiCy
放电
其中Y=6,X≈0.5
X=0.5为满充,电压为4.2V
X>0.5为过充,过充导致太多锂离子嵌入碳原子,界面被挤松开不良,放电衰降快,过充过大导致电池起火,
过放为电压低于3.0V,电池易坏掉,因为无电荷,SEI易损坏。
二、化学阶段
1、注液后未活化,自然形成电压0.3V
2、活化时产生气体,形成SEI纯化膜,各阶段如下:
0.3V充电到3.4V        绝大部分气体逸出        SEI初步形成
3.4V充电到3.9V        全部气体逸出        SEI膜形成,不够稳
根据界面稳定程度重复充放电几次
再利用3.0V←4.2V,1C放电测容量
在充放电转换中,锂离子和SEI膜中锂相互置换而依存。
三、化成流程设计
1、卷绕工艺,界面不良,界面指阴阳+隔离+阳极界面。
① 0.02C(或0.05C)小电流充电→3.4V ;慢充为稳定形成SEI膜。
0.02C充电450分钟或0.05C充电270分钟。
② 0.1C大电池销快充→3.9V;放出全部气体,因前已形成SEI膜与锂离子有置换能力,可稍
加大电流;做Degassing(钢壳抽气封口) ,放出气体,再次封装,这时SEI膜不稳定。
0.1C充电至3.95V,电压控制。
③ 0.5C    充电         快充→4.2V        "可多做几次以便稳定SEI膜片,界面差,
但液态电解质电导率高"
更大电流
4.2V,0.5C 放电→3.0V
④  此后  3.0V,01C充电→4.2V                测试1C容量
4.2V,1.0C放电→3.0V
电流大小和SEI膜的关系        SEI膜越多,荷电能力强,电流越大
SEI膜越少,荷电能力弱,电流越小
其中化成和容量测试为不同工序,即①②为化成流程,③④为分容流程。
四、检查方法
检验自放电能力
1、常温一个月存储荷电能力
2、 45℃ 7天看OCV或压降值,并稳定SEI膜
3、85℃ 4hr ,4.2 V 满充,看存储性能
4、笔记本电脑电池用 60℃,300 Cycles,80% Cap 标准
容量,阻抗,电压,厚度等都检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锂离子电池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
锂电池化成工艺
【技术π】关于锂电池化成-老化工艺的分析与总结
【干货】锂离子电池产气成分及原理分析
从专利看CATL/国轩/万向一二三电池化成技术
SEI膜形成机理及化成工艺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