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苔麸
苔麸(Teff)功效超乎想像,是继藜麦之后,最让欧美国家追捧的谷类超级食物。苔麸之所以会引起欧美国家的关注,最大原因是它 gluten-free (不含麸质),对敏感体质人士来说是一大好处。另外,苔麸升糖指数低,对于血糖控制有相当大的功效。


粟类作物(Millets)又称为黍稷类作物,是禾本科植物中籽粒较小的一类谷类作物(Cereals),主要包括谷 Setaria italica (L.) P. Beauv.、黍 Panicum miliaceum L.、御谷 Pennisetum glaucum (L.) R. Br.、穇 Eleusine coracana (L.) Gaertn.、苔麸Eragrostis tef (Zuccagni) Trotter、小黍Panicum sumatrense Roth、食用稗 Echinochloa frumentacea Link (Barnyardmillet)、圆果雀稗Paspalum scrobiculatum L.、福尼奥米三种Digitaria exilis (Kippist) Stapf,Digitaria iburua Stapf,Digitaria cruciata var. esculenta Bor、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多枝臂形草 Brachiaria ramosa (L.) Stapf 等。每种粟类作物都具有不同的起源,起源地集中在欧亚大陆和非洲,而且起源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粟类作物当下被人们所知较少,但粟类作物能够适应干旱或是特殊的环境条件,而且具有的某些营养成分也是主要作物难以比拟的,所以在国际上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粟类作物的主要种类包括:
1.黍(Proso millet / Hogmillet)Panicum miliaceum L.也称为稷,在国内很多地方俗称糜子。它驯化于现在的东亚至中亚的大片地区,而我国境内的考古遗迹中发现有大量的类似黍的籽实灰化样品,所以目前世界各国学界基本认同黍为我国起源的,并且依据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的测定,推测黍的驯化年代在8700-10000年间。它的栽培品种种类繁多,《本草纲目》记载,粘的称为黍,不粘的称为稷。《诗经·魏风》中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样的诗句,说明自先秦时代起,黍就在我国的粮食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人也成江山为社稷,可见这种作物对当时国家的命运的影响;唐诗宋词中也有不少提及黍的诗句,如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可见黍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鉴于黍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作为黍亚科植物的重要代表,也将粟类作物称为黍稷类作物。目前属主要种植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俄罗斯和乌克兰(即前苏联各地)、印度、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以及土耳其等地。黍在全球粟类作物产量中约占14%,为第三重要的粟类作物。

2.细柄黍(Little millet /Samai/ Sama)Panicum sumatrense Roth,英文意思为小米,主要种植在印度中部,种植的为细柄黍的一些特殊的品种,但是细柄黍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亚洲的高加索地区到东亚,向南分布到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该种作物的起源地在印度一带。该种的生长时间在80-90天,产量可达857 kg ha-1。

3.索诺拉黍(Sauwi)Panicum sonorum Beal,也被称为印第安黍,种植在墨西哥的索诺拉地区,为当地印第安土著Papago和Juma部落所种植,推测其起源在玉米之前就已经在当地有所种植了。

4.珍珠谷(Pearl millet)Pennisetum glaucum (L.) R. Br. 驯化于今天非洲中部地区,驯化年代在5500年前。珍珠谷是热带非洲、西亚以及印度等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珍珠谷的全球年产量占粟类作物的52%,为全球产量最高的粟类作物。

5.白福尼奥米(White fonio /Acha)Digitaria exilis (Kippist)Stapf,起源年代约有5000年,福尼奥米有着禾本科作物生长的最快纪录,在灾荒年代,播撒福尼奥米只需生长6-8周天左右就可成熟。另外福尼奥米作为谷类作物中营养最全面的一种,在非洲地区一直具有很好的市场。白福尼奥米是福尼奥米中种植最广泛的一种。福尼奥米的最早记录是1068年Al-Bakri记录Sijilmasa地方的时候提及说是“这种麦子只有很小的种粒”。

6.黑福尼奥米(Black fonio / Iburua)Digitaria iburua Stapf,黑福尼奥米起源于西非,起源时间不祥,黑福尼奥米和白福尼奥米多数都是共种的,所以二者的起源时间相差不多。该种主要种植在尼日利亚、多哥和贝宁等国,种植面积有限,该种在非洲本身的关注度不如白福尼奥米,所以所能够得到的资料比较少。

7.十字马唐Digitaria cruciata var.esculenta Bor,也称为莱山米(Raishan)。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Meghalaya的Khasi部落种植,同时也是这里起源的,记载的驯化起源时间在十九世纪末期。在国内有零散的地方有种植十字马唐的记录,例如:贵州盘县的“草子”,四川武隆县的“大乱草”,当地作为优良牧草种植。
白福尼奥米、黑福尼奥米合起来都称为福尼奥米(Fonio / Acha),但有时也将亚洲产的十字马唐加入其中。福尼奥米是非洲产的谷类作物中适口性最好的,同时也是最具营养性的。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是西非当地非常重要的作物了。

8.马唐(Hairy-crabgrass / Manna)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 在古罗马时期是欧洲重要的粮食作物。知道十九世纪的前半段仍然在欧洲南部处于逸生的状态,在上世纪仍记录在高加索地区和克什米尔地区有种植。但当今已经找不到关于该种的种植记录了,记录最多的该种为生长非常快速的杂草,而且非常难于控制。而且该种自古至今都是非常好的饲草,从它的得名可以看出“马食之如餹,故名马唐”。

9.谷子(Foxtail millet)Setaria italica (L.) P. Beauv. 驯化于中国中部的山西、陕西和河南一带,约在8700—7500年前驯化。最早的记录来自于河南的慈山等地。俗名有小米、黄米、粟等。谷子是狗尾草属的一年生草本,该属一共有140多种,广布于温带地区,除了常见的狗尾草之外,还有莠狗尾草,金色狗尾草等,亚热带地区还有体型稍大的棕叶狗尾草等。在中国北方的大片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谷子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米粥和小米饼还是很多地区的主食。该种在粟类作物中的年产量中占到18%。

10.莠狗尾草(Korali)Setaria pumila (Poir.) Roem. et Schult,该种只在印度的德干高原有种植记录,在印度当地有细柄黍、食用稗、圆果雀稗和弯穗臂形草等几种的种植记录,但莠狗尾草似乎是独立起源,由生长在这些粟类作物的田地中的杂草莠狗尾草不断选育驯化出来的,所以莠狗尾草的驯化时间要比这几类作物稍晚。而且莠狗尾草在印度的奥里萨邦作为细柄黍和旱稻的次级重要作物。

11.食用稗(Indian Barnyardmillet / Burgu millet / Sawa)Echinochloa frumentacea Link驯化于南亚地区或者非洲地区。国内植物志将该种收录为湖南稗子。主要在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种植。该种有可能起源于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 (L.) Link,目前多数作为田间杂草,早先记录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可以作为救荒的本草,而且该种在早先也被误定为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 (L.) Link。

12.紫穗稗(Japanesebarnyard millet)Echinochloa esculenta (L.)Link,许多文献中将该种记录为Echinochloa utilis J.Ohwi et Yabuno,该种可能起源于稗Echinochloa crusgali (L.)P. Beauv.,起源地在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地区。该种与食用稗的用途和食用相似,但是两个种在种子的颜色上区别很大。

13.圆果雀稗(Kodo millet)Paspalum scrobiculatum L. 驯化于印度,驯化起源时间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或者后新石器时代,该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臭名昭著的杂草。

14.多枝臂形草(Browntop millet / Peddasama)Brachiaria ramosa (L.)Stapf 驯化于印度,它与弯穗臂形草两个种是平行驯化的,一个在亚洲,一个在非洲。在印度该种有两种形态,除了栽培的,在 的田地里经常有杂草型的。

15.弯穗臂形草/几内亚粟(Guinia millet)Brachiaria deflexa (Schumach.) C.E.Hubb. ex Robyns只是在西非国家几内亚西北一个偏远山区FoutaDjallon高原的地方。

16.穇子(Finger millet)Eleusine coracana (L.) Gaertn. 驯化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等地,驯化在5000年前,早先传播到印度,继而通过丝绸之路等传播到中国。穇子在中国的最早记录是《救荒本草》,因为它适应干旱生长条件要比主要作物好,所以在国内各地都有它的记录。穇子有许多别名如小红米、鸡爪谷、鸡爪粟、鸭爪稗、龙爪粟等,都是因为它的穗呈爪状(Finger),而它的英文名也叫作指状粟。目前在全球主要种植在印度、非洲等地,包括喜马拉雅山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广泛的种植,国内目前有记录的种植地区有:西藏墨脱、浙江庆元、湖南城步、广西等。穇属一共有9-10种,包括令人十分头疼的杂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分布中心在今非洲东部地区,全属有6-7种只分布在该地区。穇子在埃塞俄比亚等地作为当地的主食,而且穇子对产妇等具有非常好的进补作用,还有用它来做酒等。

17.苔麸(Teff)Eragrostis tef (Zuccagni) Trotter 驯化于埃塞俄比亚,驯化年代在3000-6000年前,全世界只有埃塞俄比亚人以此为主食,他们非常喜欢用苔麸的面粉制成一种薄饼——英吉拉(Injera)。苔麸属于粟类作物中种粒最小的一种,种粒的直径不超过1mm。目前在肯尼亚北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有少部分种植,多作为饲草。
还有早熟禾亚科Pooideae中也有一个种被广泛种植,但多不是为人食用,而是作为鸟粮,所以在此也收录为粟类作物。

18.金丝雀虉草(Canary millet)Phalaris canariensis L.,该种的野生种类分布于地中海地区,驯化产地也被认为是在这一带,但是该种的驯化年代不祥。目前金丝雀虉草主要种植在美洲地区,包括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全球年产量在25万吨,加拿大的产量占全球的60%-70%。

同时该属还有另外一种卡罗莱纳虉草Phalaris caroliniana Walt. 该种是在玉米驯化之前,美洲史前遗迹中的重要粮食作物。

另外还有收录倒刺狗尾草Setaria verticillata (L.) P. Beauv.、幽狗尾草Setaria parviflora (Poir.) Kerguélen和大穗狗尾草Setaria macrostachya Humboldt, Bonpland& Kunth等种也为栽培的粟类作物。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和薏苡Coix lacryma-jobi L.的全球总产量不高,种粒却比较大,但有的组织将这两种也并入到粟类作物中。有的学者根据定义没有将它们放入粟类作物,但是两个又经常被统计进来,方便数字上的管理。但它们的界限比较模糊,多数都是将这两种单列,可能将它们并在一起是为了省事的做法。这两种也是属于黍亚科的,所以黍亚科有时也被称为粟亚科,多数的粟类作物都是出于此亚科。

粟类作物全球年产量在27705271吨,全球谷类作物产量在2587130958吨,所以粟类作物仅占谷类作物年产量的1%左右。粟类作物中产量最高的当属珍珠谷,年产量占全球粟类作物的52%,其次是谷子18%,再是黍14%,然后是穇子12%。以穇子为例,主要种植在印度和东非几个国家,在喜马拉雅山区种植的也很广泛。原来在灾荒年代我国种植面积还比较大,但随着主要作物的兴起,穇子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小了,目前全国比较有名气的种植地包括浙江丽水庆元,湖南城步,广西,以及到西藏的墨脱等地。另外的多枝臂形草、马唐、湖南稗子、圆果雀稗、莠狗尾草都是各地有名的杂草,除了在有些地方会用来当饲料,一般很少有利用它们的。几内亚粟、莱山米、苔麸、索诺拉黍等都只是在特定的地方驯化出来的,而且到目前也只是这些地方在食用。我国有种植记录或者正在种植的有谷子、黍、穇子和湖南稗子,另外还有莠狗尾草、幽狗尾草和十字马唐等。

小作物在目前的膳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关注,小作物在将来的饮食结构中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真的是狗尾巴草培育出来的吗?
小麦什么时候传播到古代中国并开始广泛传播?
研究证明全世界谷子均来自中国
谷子丨我国土生土长,首个拥有“天书”的杂粮作物来啦!
大开眼界!种子的“寻祖”之旅!
狗尾草到餐桌,经历了怎样一番光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