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印象中,孩子从出生起就与“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确的说,应该是纸张。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小纸片了,婴儿与书本之间的联系,不过是和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孩子对纸片的痴迷,我当时很是欣慰,也许冥冥之中这些小纸片就完成了孩子对爱书本的启蒙。进入早教班后,在老师的启蒙下开始识字,也陆续买了识字卡片,对孩子识字影响最深也最有效的便是巧虎系列了,感觉自从她把巧虎那一系列DVD看了多遍后,绘本和简单的读本已经可以独立阅读,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感觉孩子识字量几乎可以没有障碍的阅读大多数儿童读物,可见多媒体时代学习的高效便捷。

      我是书痴,我的儿童时代物质生活条件和现今没有可比性,但那时我过生日的时候跟父母要的生日礼物就是书籍,现在能记起来的儿童读物有《儿童文学》,《故事大王》,《智力》等。学生时代的我周末最喜欢在书店度过,如果不是需要吃午饭,我完全可以在书店呆上一整天不用出来,也渐渐养成了买书的习惯。我很少去图书馆借书,对我来说,一本好看的书,我更想拥有而不是借阅,一本书读完了,并不代表这本书使命的结束,时常翻阅,温故知新,一本好书的阅读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从绘本到简单儿童读物,到国内外儿童文学名著,再到我国的四大名著,孩子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涉猎越来越广泛,我也尽可能的满足她的阅读需求,孩子对读书的选择并不刻意。也许是这个年龄求知欲望的关系吧,连我买的圣经故事都读的津津有味。要知道,我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试着读过圣经,当时只觉得神秘枯燥,草草翻了几页就放弃了,这孩子比我小时候有钻劲儿。


      读书也不是死读书,所谓学以致用,我经常提醒她多注意摘抄书上的美言美句,好的句子一定要背下来,尤其是古文,那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语言之精髓全在于古文经典,古文之美不是我们现在的白话可以比拟的,一本古文观止便可领略古文精妙,不可不读。

          读书也要注意方法学,尤其一些经典著作,单纯的阅读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所以最好做到有感情的朗诵,进入角色去朗诵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精髓,感受语言带来的精神穿透力。比如郭沫若的雷电颂,大量运用了反复,排比,反问等句型,达到了最大限度地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语言气势恢宏,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这样的文章单单阅读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的母亲搞文艺,所以指导孩子大声朗诵把雷电颂用话剧的形式表达出来,比默读有很好的效果和体会,而且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真正掌握。至今孩子对雷电颂的一些段落可以信手拈来。其实她并没有刻意去背诵,一段话剧形式的表达已经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了。


       读书绝对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强迫孩子读书不如不读,只有主动读书才能得到读书的乐趣,不然肯定适得其反,家长逼的越紧,孩子厌恶情绪越重,小学时代学习压力相对要小,这个时期又是孩子求知欲最强的年龄,不必刻意圈定阅读范围,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健康向上的读物都可以拿来阅读。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和兴趣的关键。有一段时间孩子喜欢上了诗词,就给她选了徐志摩的作品集,她有兴趣自然就能手不释卷。带她去新疆旅游还不忘把徐志摩诗集放到背包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


       除了兴趣,家长要适当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多提示,多提问,看看孩子是否理解掌握还是走马观花。其实所有的泛读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总是走马观花居多,除非有一些语句触及你的灵魂深处或者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才会过目不忘。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大部分文章,尤其是古代经典著作,初次阅读很难有深刻的印象,家长适当引导会让他们记住自己理解困难的语句。比如西游记里开篇词:“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八句七言律诗颇有佛学韵味,这样的句式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度,但绝对是这篇名著的开篇主旨,我主张孩子先背诵下来,随着成长经历慢慢体会其中道理。再比如西游记第一回里有一句特别精炼的描写时光飞逝的句子,我曾经问过孩子有没有印象,孩子不知所以。其实这句话就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仅仅十个字就把石猴问世在山中的无忧的岁月一笔带过,这就是古文的精妙。孩子往往对我国古文化用天干地支纪年不了解,因此也无法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当然记不住,所以需要家长解释引导。


       引导孩子读书,家长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家庭里,家长不读书,孩子会爱上读书。所谓书香门第,意思是读书的习惯需要传承。我是书痴,学生时代的我已经在陆陆续续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经济独立后的我更是对自己喜欢的图书不知疲倦的收藏。家里的每个房间都堆满了各类图书,这样可以随时取阅。孩子也养成了随时能进入阅读状态的习惯。经常是看到她冲进卫生间的时候还带着一本书,虽然从医学角度讲,这样读书对健康不利,但我并没有刻意去纠正这个“坏习惯”。据说毛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能和毛主席的习惯保持一致,也是一种荣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家长会发言稿: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为什么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图)
讓閱讀成爲孩子的習慣
绘本作为儿童读物有哪些优势?
小学之前,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