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热讨论1

         发热是日常最常见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几乎找不到几个真正的纯中医发热门诊,也许是都没搞清到底怎么客观的入手治疗发热疾病。发热病,也有很多医生介绍自己的案例,但是能不能达到90%情况下精准的治疗,每次都有效,这个到底有几个医生有把握?或者说,每个人的案例,是不是碰巧,是不是侥幸,或者,有些是刚好到了退热期,然后自己好了。

      我们先看看发热的三阶段

①体温上升期

特点为产热>散热,患者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体温上升方式有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渐升(如伤寒)。

②高热持续期

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高热持续时间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③退热期

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虚脱,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

这三个阶段,是最客观的观察过程了,不管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人体发热的规律是相同的,只不过观察选取的时段或者侧重点不一样,但是这个三个是相通的。

   首先我们看第一阶段,发热过程中,产热大于散热,出现畏寒。这个就很像伤寒了。我们知道,《伤寒论》的传统解释是,外感风寒,所以出现恶寒,然后发热。也就是说,发病的原因是寒邪。但是我们再看这个发热第一阶段,人的恶寒的感觉,其实是发病过程中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病,就算有寒,也不会恶寒。这个我们从南极科考人员不感冒发烧可以看出来。南极是个很冷的地方,但是奇怪的是,这么冷的地方,哪些科考人员却不感冒发烧,说明,寒冷并不导致发热恶寒,导致发热恶寒的,是一类疾病,而这类疾病,其实还是从口鼻而入的细菌或者病毒,也就是说,其实伤寒的恶寒表现,本身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是果,不是因。我们不能说,发热怕冷,就说这个病是因为寒气引起的,这个导致后面很多问题解释不清。我觉得,按照第一个阶段的发热规律,其实,太阳病就是某类从口鼻或者消化道而入的疾病,导致了出现发热恶寒,并且病位在太阳经一类疾病。如果按照这推理,那么就是说,从口鼻呼吸道而入的细菌病毒,中医讲叫邪气,他们侵犯人体后,会出现几种发病规律,其中一种是表现为伤寒病的,表现为: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那还有其他的疾病呢,当然有,有一类邪气,叫中风,它从口鼻而入,会导致出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那还有其他的吗?当然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就是说阿,有一类病阿,从口鼻而入,伤了人,导致出现了脉浮,头项强痛,并且发热,渴,怕热的症状,这是温病。所以我们看,不是说寒冷会导致生病了,而是在寒冷的季节,某一类病菌从口鼻而入,导致出现了伤寒的一些症状。所以,怕冷,怕风,怕热,都是症状,不是原因。

     回过头来,我们看发热的第一阶段,产热大于散热,恶寒,说明这个过程符合哪类疾病?符合伤寒和中风的情况。温病是不怕冷只怕热。所以,从这里看,发热第一阶段,最典型的是伤寒病。

    那温病呢,温病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或者,温病并非是外源性细菌或者病毒所致,而是内源性的致热源,它一发病就是高热,汗出。

    那太阳病是什么呢,我们看,不管伤寒也好,中风也好,温病也好,都是太阳病,是太阳病,就有脉浮,头项强痛的症状吧,所以,太阳病,应该是类似于发病在太阳经病位的疾病总称。

     近几日离经叛道,中医的理论,确实很多坑,认真去思考,发现很多经不起推敲,大概,后世的人根本没理解张仲景写书的意思,可能古中医和后面的中医理论根本不是一回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意!中医的表证概念要厘清
温病
远怀说伤寒(5)——条文六
仲景方术诠释《伤寒论》条文 一,二,三,四,五
刘希彦讲伤寒二(正式开讲)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太阳病之温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