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 叶延滨阐析《中国百年新诗的现状与展望》
暂停
00:12/02:33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昨天(9月5日)下午,石鼓书院大讲坛在市广电演播大厅再次“发声”。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阐析《中国百年新诗的现状与展望》,为观众解读近代百年中国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叶延滨说,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血脉的传承。西方有荷马史诗,有耶稣和基督教来作为文化的传承,而中国就是诗歌,依靠诗歌传承我们的文化。因此,古典诗歌成为中国文化中灿烂、辉煌的一页。同时古代诗歌整齐、规矩、对称,也体现了古达社会秩序严谨,世俗理论缜密的社会形态。

【同期声】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 《诗刊》原主编 叶延滨

  我们中国人是这个地球上,最不一样的一群人。不一样在哪?我们是被诗歌养大的一个族群 教我们懂的这个世界的人,是跟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族群的人,他叫孔子,他不是神,我们只是把它当做先辈。

而到了近代,尤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后的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时期,是新诗发展重要的三个节点,中国新诗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但多样的诗歌潮流和文学思潮。增加了诗坛的杂芜和读者疏离的现象。因此,到了20世纪末,出现了以本土资源、传统诗歌为主,吸收一定外来表现手法,迎合青年与传统兼备的写作潮流,适合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传播,重新带动了诗歌融入当代,吸取传统精华,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格局。

【同期声】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 《诗刊》原主编 叶延滨

  中国诗人们努力向世界学习,最新的文学艺术理念,最新文学艺术思潮,同时吸收西方的文化营养来滋养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诗采撷】平泓 | 忆童年韶光(外二首)
【诗歌阅读】《意外》诗刊 2017总第五期隆重出刊!
绿岛书院,春波慢流
石鼓书院
【作家诗典•诗歌】山泉:叶问【外二首】◎诵读:时光无声
廉洁文化走进石鼓书院大讲坛,200余人共享“廉洁盛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