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叔同与苏曼殊:两个诗僧画僧革命僧,为何生在同世却为陌路人

珠海和天津,两地相隔千里之遥。风俗文化各不相同,但孕育了两个经历相似的人物。一个是苏曼殊,一个是李叔同。

他们都擅长书画,都曾经在日本学习,都出家当了和尚,都是当时的名流。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会成为朋友。但根据历史记载,两人从未相见,是地地道道的陌路人。这是什么原因?且看这两人的经历有何不同。

李叔同,法号叫做弘一法师。在母亲去世之后,曾经留学于日本,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参加过革命,但是由于同样参加革命的伙伴很多死于非命,所以李叔同渐渐寒心。

虽然李叔同在表演上面造诣非凡,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绘画,他的画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升值空间。现在他的绘画真迹,至少也要百万一平尺。有极个别的,一幅画甚至可以拍卖到八位数的天价。

在1918年李叔同39岁的时候,他忽然感到世事无常。于是,来到了定慧寺,成为了一名和尚。

由于他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学习佛学很快,不久之后就略有小成,被浙江一带的僧人赞誉交加。他写的有关于佛教的书籍,大学者们对于这些书都是赞不绝口。

当时很多军阀都前来请李叔同做官,他们想要通过李叔同的名气招揽人才。如果李叔同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那么他就可以声色犬马,穷奢极欲,过着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生活。但是彼时的李叔同看透了红尘,对于这种生活心生厌恶之情,于是婉言拒绝。

在李叔同的后半生中,每日陪伴他的只有青灯古佛,粗茶淡饭。但是他却自得其乐。有时候,自己遇到了一些并不十分公正的事情。弘一法师也是一笑置之。1942年李叔同圆寂之后,至今声名不减半分。

苏曼殊,中日混血,出生在日本横滨,打小就在日本接受良好的教育。年轻时,热衷于革命一事。参加了很多进步的团体,但当时的日本和中国,都视革命如洪水猛兽。这些团体渐渐被镇压。

苏曼殊无可奈何,归国当了老师。根据他的学生讲,他很会讲课,栩栩如生,深入简出。复杂的问题一经他的讲解,就会变得简单明了。

苏曼殊和母亲

1903年,苏曼殊剃发,做了和尚。虽然身在空门,但是一颗心还向往着革命。他的朋友都是革命的志士,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进步文章。

在1913年的时候,苏曼殊撰文痛骂袁世凯。文章中把袁世凯的罪恶扒的一干二净,看了的仁人志士无不拍手称快。也鼓舞了很多年轻人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当中。

苏曼殊革命志气高涨,书画也是最顶尖的一流。很多艺术大师都是死后才成名的,而苏曼殊在民国就有大名。很多人为了求画,都不远千里的来到他居住的地方。而苏曼殊绘画讲究的是一切随缘,所以风格极为空灵。

综上所述,同为名僧的两人,之所以形如陌路,固然有居住地点过于遥远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两人性情并不相同。

李叔同是真大师,苏曼殊是花和尚。李叔同是宠辱不惊的禅师,苏曼殊是慷慨激昂的战士。李叔同青灯古佛,心如菩提树。而苏曼殊放浪形骸,不但喝酒,还和多名女人产生过绯闻。

李叔同的画,简简单单,没有过多的技巧,返璞归真。苏曼殊的画色彩艳丽,别具一格。面对革命,苏曼殊誓要革命到底,而李叔同面对失败的革命,选择了遁入空门,不再过问。

这两个人的性格、艺术等方面大相径庭。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长期相处的前提条件是两个人的性格要合,只有合才会有话题聊,玩到一起去。

如果两个性格不合的人强行的进行交往,绝对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一开始还能做到互不冒犯,时间一长,思想理念,生活习惯上必然会发生矛盾,产生误会,针尖对麦芒。在我国历史上这种事情不胜枚举。

两位都是高僧大德,他们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不妄加干涉,不指手画脚,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勉强相处,若是那样做只会给彼此平添折磨。笔者想,他们生在同世却选择做陌路人,也许正是他们睿智的一种体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颠僧苏曼殊
革命诗酒佛女人
民国奇僧:他很色,但很牛
尚留微命做诗僧
12岁出走,三次出家,三次破戒,他活到35岁,命忠于糖,亦终于糖
历史揭秘:削发为僧的两大绝代风流才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