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院博导邱振中:我见到临《祭侄文稿》的几乎都不对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古今往来,学习行书的,大多都或多或少临习过该帖。然而,书法大家邱振中在一次访谈中称:我见到临《祭侄文稿》的几乎都没临对,他为什么这样说?

祭侄文稿(局部)

书法圈的很多人都知道,邱振中是西泠印社的社员,中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理事。日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这样的观点。他所说的“不对”,主要指练习者在书写过程中的笔法。

邱振中认为,书法中只有三种笔法——平动、提按、绞转!

邱振中说,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无意地透露出了他的笔锋在一些连接笔画时的运行的轨迹,跟现代人的书写彻底不一样。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这个轨迹去写,你怎么能学到《祭侄文稿》的精髓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几乎所有的人临的《祭侄文稿》都不对。

邱振中教授

邱振中认为,我们找到失传的东西,并不是说一定要你亦步亦趋地跟着那个去做,那样也没有什么意义。跟古人最主要的是学习其笔法和章法。对二者的运用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书法作品的成败与否,因此才有赵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千古名句,才有刘熙载“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效”的精辟之语。

在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邱振中总是谈吐风趣幽默,在他温和的言辞中,内蕴着判断的直率与立场的坚决。“相比于民国,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是进步的。”他更不避讳,应该取消书协、文联等机制。

很多人不看好林散之的草书,认为在其中看不到传统书法的美感。邱振中认为,林散之的草书有其独到的存在价值,特别是在用墨方面,他能将绘画中的墨法融入到书法中,涨墨处浓而不滞,枯笔处犹如烟云环绕,自然随性,出神入化。

进入当代,练习书法的比比皆是,上到白发老人,下到几岁幼童都在练习书法。那么,当代有书法大师吗?针对这一问题,邱振中表示:有,但不多,启功和沈鹏还够不上。

您认为邱教授的观点怎么样?喜欢他的书法作品吗?欢迎留言,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字笔法讲究多! --书法运笔常见的9个大忌
如何欣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也是丑书么?
这三点是“书法的生命线”,搞书法一定要知道!
书教•鉴赏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颜真卿《祭侄文稿》临习指南
杜思吾:《祭侄文稿》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