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正传:扬州旧梦久已觉

曹雪芹正传

吴营洲

扬州旧梦久已觉

 
 
 
“扬州旧梦久已觉”这句话,出自敦诚的诗《寄怀曹雪芹(霑)》: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篱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这首诗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当时,敦诚正在山海关的喜峰口,协助他父亲瑚玐管理松亭关的税务,而曹雪芹早已迁居到了西山。彼此相隔遥远,不便相见,却又思念有加,敦诚便撰此诗来追怀自己当年与曹雪芹在北京时的种种往事。
 
 
在诗中,敦诚为什么会说曹雪芹是“扬州旧梦”而不说是“金陵旧梦”呢?
曹雪芹和扬州又是怎样的一种渊源关系呢?
其实一部《红楼梦》,有着两条主线,三大主题。所谓的两条主线:一是“宝黛的爱情”,一是“家族的败落”。所谓的三大主题:一是“绛珠还泪”,二是“无材补天”,三是“闺阁昭传”。两条主线并行不悖,三大主题相互胶结。而宝黛的爱情,是“述情”;家族的败落,是“辩冤”。“述情”部分,是作者的情深体验,也是曹雪芹写书的初衷。“辩冤”部分,是作者亲属所提供的事实,即所谓刻在石头上的文字。[1]
而这“两条主线”,均和扬州有着血肉胶着的关系。
 
 
先说“宝黛的爱情”。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是生在苏州,却算是个扬州姑娘。她的童年是在扬州度过的。她的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均是死在扬州的。
母亲的死,给黛玉的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凄苦而悲凉的阴影,同时也是她投靠贾府的缘由。
黛玉六岁时,离开扬州,登舟来到金陵。在金陵,虽有外祖母的悉心呵护,有宝玉的赤诚疼惜与真诚爱慕,也有温柔富贵的日常生活,但,毕竟有着寄人篱下的酸辛痛楚。“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恐不是一时的悲愤之语。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格外怀念母亲,格外怀念扬州,恐也格外思念仍在扬州供职的父亲。
黛玉的父亲,是钦点的扬州巡盐御史。第十二回里,黛玉因父亲身染重疾而返回扬州,心情自然急迫。“因近日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栖”的宝玉也心系扬州。得知黛玉的父亲病死后,宝玉蹙眉长叹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她不知哭得怎样呢。”
黛玉对扬州有着许多悲感记忆。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黛玉,是有“生活原型”的。她是曹雪芹生命中的初恋,是曹雪芹至死难忘的。曹雪芹之所以写《红楼梦》,其初衷,或其初衷之一,就是想追怀曾经的恋人……
再说“家族的败落”。
毋庸置疑,《红楼梦》中贾府的败落,就是历史上曹家败落的形象写照。
而扬州,不仅见证了曹家的辉煌,也为曹家的败落种下了祸根。
曹家与扬州结缘,始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被康熙指定兼任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隔年到扬州署理盐政。当时的盐漕,在国计民生中关系重大,而两淮的盐业收入在全国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康熙钦点曹寅,委此重任,不仅有宠信恩眷之意,也对他心存厚望……
曹寅署理两淮盐政的那几年,正是曹氏家族的鼎盛时期。然而,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度南巡,其中曹寅接驾四次。
因为“迎驾”和应付“内适需索”,曹寅造成了“巨额亏空”。诸如曹寅得知康熙要第五次南巡了,便暗地里动员盐商捐款,抢工期修建扬州塔湾行宫,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捐款二万两白银。
面对难以弥补的“巨额亏空”,曹寅焦虑不安,极力填补,但直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扬州病逝,也未能堵上这个窟窿……
然而,这个“巨额亏空”,倒成了曹家被抄的口实。
可见,曹寅在扬州署理盐政期间,是曹家“由盛到衰”的节点。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出了元妃省亲的一系列排场,实际上如甲戌本十六回回前总批所云:“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可见,曹雪芹回到北京后,“忆昔感今”,对“已觉”的“扬州旧梦”,怎能不掬“一把辛酸泪”呢?
 
 
《红楼梦》中,事涉扬州之处还有不少:
诸如第十九回中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为了给黛玉解闷,先问她“扬州遗迹故事”,还随口编撰了一个发生在“扬州衙门里”的新闻……这段有着浓郁的扬州民俗色彩的穿插,与其说是宝玉了解黛玉的心理,洞悉黛玉对扬州的深厚感情,倒不如说其中隐藏着曹雪芹秘而不宣的“扬州情结”。
诸如在第十七回的“见土仪颦卿思故里”中,黛玉见到宝钗送她的家乡之物,不禁触物伤情,泪痕满面。这段由扬州风物而引起的乡情,更可看作是曹雪芹“扬州情结”的诠释。
诸如第五十一回,薛宝琴编了一组怀古诗。其中的《广陵怀古》,是说穷极侈靡的隋炀帝当年游幸扬州的繁华欢乐,已成过眼云烟,隋堤风景成了风流皇帝耗尽国力、贻害百姓的见证,理当受到后人的讥贬。这能不令人联想到康熙、乾隆的一次次南巡吗?曹雪芹借这首怀古诗,不仅影射了现实,也抒发了家族盛衰的感慨,包含着对“扬州旧梦”的感伤。
诸如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开启了《红楼梦》悲剧的帷幕。扬州盐漕林如海的西宾、已被革职知府贾雨村到郊外游览时,信步到了“门巷倾垂,墙埂朽败”的“智通寺”,见庙门旁有副旧破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样一种凄冷、破败的背景与氛围,这样一种浓郁的沧桑之感,不仅对古董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作了烘托,也为《红楼梦》的悲剧展开作了渲染。曹雪芹把这段预示并贯串全书的情节安排在扬州,表明了自身重温“扬州旧梦”的难言隐痛,俨然在唱着一支欲哭无泪的挽歌……
 
 
曹雪芹在北京究竟有多少朋友,由于史料的匮乏,目前已不得而知了,但,敦敏、敦诚绝对是。曹雪芹在与这些朋友的交往中,自然会谈及自己的童年、少年,以及自己在苏州、金陵、扬州的种种际遇。尤其是对扬州的独特情感。
当然,曹雪芹谈及这些,绝对不是啊Q似的,显摆自己的先人曾阔过,恐怕也不是祥林嫂似的,见谁都讲“阿毛的悲惨故事”。他是在一遍遍叙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内心里一直在梳理,在反思,在追问……
他起初或许还不明白,那个孱弱娇美、与世无争的女孩子,为什么会有那样凄惨的命运;自己这样一个威威赫赫几近百载的大家族,为什么说垮就垮了……
渐渐地,他就想明白了,他从“扬州旧梦”中走出来了,他“觉”了……
他也渐渐意识到了,人生坎坷、世事多变……
他渐渐意识到了,那是一个不把人当人的社会,那是一个唯有统治者说了算的专权的社会……
这些问题,是曹雪芹逐渐想明白的,也是曹雪芹早已想明白了的,所以敦诚才说他:“扬州旧梦久已觉。”
 
 
敦诚不愧是曹雪芹的知音,“扬州旧梦久已觉”这句诗,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曹雪芹这个人的思想境界,也十分形象地概括了《红楼梦》这部书的创作缘由。
“扬州旧梦”,曾令曹雪芹梦萦魂牵。
有感于曹氏家族扬州旧梦的历程,曹雪芹很自然地以扬州的梦觉为起点,借《红楼梦》来倾吐他心中不能承受之重。
《红楼梦》开宗明义地宣称:“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而这“天恩祖德”,集中到一点,就是扬州。
在《红楼梦》的第五回中,词曲《红楼梦引子》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是啊,“扬州旧梦久已觉”。因为“觉”了,方有了千古奇书《红楼梦》。
 
 


[1]线天长、吴营洲:《〈石头记〉“记”何事——〈石头记〉旨在为曹家“辩冤”》,《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卷第3期。

相关链接:

曹雪芹正传:目录

曹雪芹正传:曹家有子衔玉生

曹雪芹正传:天上掉个林妹妹

曹雪芹正传:好防佳节元宵后

曹雪芹正传:一朝飘泊难寻觅

曹雪芹正传:凡鸟偏从末世来

曹雪芹正传:冤冤相报实非轻

曹雪芹正传:钗于奁内待时飞
曹雪芹正传:天上一轮才捧出

曹雪芹正传:行为偏僻性乖张

曹雪芹正传:堪破三春景不长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一

……

曹雪芹正传:高谈雄辩虱手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清代学者)
《红楼梦》第二迷案:脂砚斋是谁?
红楼背后的辛酸——曹雪芹(下)
曾到此地寻旧梦
林黛玉应该继承的财产去哪儿了
曹雪芹与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