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正传:​芳园筑向帝城西

曹雪芹正传

吴营洲

芳园筑向帝城西

 
 
此时,曹雪芹已是傅恒的西宾了。
傅恒为富察傅恒。富察傅恒是富察皇后的亲弟弟。富察皇后是“当今圣上”乾隆的“元妃”。富察傅恒即乾隆的小舅子。
此时的傅恒,身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着正在兴建的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雍乾两朝一直不断扩建、完善。无论是景点景区的规划整理,还是园林建筑的修缮装饰,一概都彰显富丽堂皇。特别是在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已近百年,政权较为稳定,经济也相对繁荣,物质财富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财力比较雄厚,方才有了大兴土木,建园造林的资本。
圆明园不仅大量仿照江南园林的布局格调,汲取其精华特色,而且还首次把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搬入”园中,引进西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使之成为园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此期间,曹雪芹大概随着傅恒,走遍了圆明园的各个景点,或者协助傅恒设计并兴建了圆明园的各个景点。曹雪芹发现这座皇家园林,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确是“天上人间诸景备”,“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了。
当时,面对着这在兴建的圆明园,曹雪芹一定是很震惊很兴奋的。
曹雪芹想,如果在自己的书中,也有一方这样的天地,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有其间无忧无虑地生活,并充分地施展各自的性情与才华,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
也许,这便是“大观园”出现在曹雪芹笔下的最初契机。
我有时甚至这样想:曹雪芹心中的大观园,自然不是某处皇家园林,也未必是为了省亲,而是一方桃源仙境般的世界,是少男少女们的乐园,里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傅恒也兴建、扩建了自家的花园。傅恒兴建自家的花园,目的之一,自是为了迎接富察皇后的省亲,和贾府兴建大观园是一个性质。
在傅家花园的兴建过程中,曹雪芹可能升为了监理或设计之类的职务,甚至成为了总监理。不然,曹雪芹不会对大观园的兴建,写的那样细致入微。
 
 
有了大观园,不仅使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有了展示各自才华的空间,同时也使曹雪芹的想象或创作有了一个纵横驰骋的天地。
于是,有了《海棠诗》、《菊花诗》、《螃蟹诗》、《红梅诗》、《五美吟》、《怀古诗》、《柳絮词》、《姽婳词》……有了众女儿的欢声笑语……
在曹雪芹的大观园里,作为“诸艳之贯”[1]的贾宝玉,住在怡红院,丫头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小红、四儿、春燕等;林黛玉住潇湘馆,丫头有紫鹃、雪雁;薛宝钗住蘅芜院,丫头有莺儿;贾迎春住缀锦楼(位于紫菱洲),丫头有司棋;探春住秋爽斋,丫头有侍书;惜春住蓼风轩,丫头有入画;妙玉住栊翠庵;李纨住稻香村,带着儿子贾兰。此外,史湘云常到大观园作客,香菱一度住进大观园学诗。随后,李纹、李绮、薛宝琴、邢岫烟进入大观园;又有梨香院学戏的女孩子芳官、蕊官、藕官、葵官、豆官、艾官、茄官进入大观园。这个大观园儿女群,除宝玉和幼小的贾兰是男性外,其他的都是女性。
“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大观园这个以宝玉为中心的女儿世界,尽管他们之间有压迫,有等级,有不同的信仰和操守,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养,但都有着年轻人的纯情和聪慧,或多或少地保持着可贵的“童心”;就是染上了“禄蠹”之气的宝钗,想往高枝上爬的袭人,也仍然有着“清净洁白”的女性美,“行止见识”远在那些“须眉浊物”“国贼禄鬼”之上。他们彼此相当尊重,主奴之间和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与歧视,气氛和谐友好,行动也很少受“礼”的拘束,性情得到较为自由的舒张。他们在园中结社吟诗,才情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片净土上,真挚纯洁的爱情也得以滋生、发育。当整个社会以“纲常名教”为经纬编定了严格的道德行为规范时,大观园儿女却以“情”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以个性、才情的张扬作为人生的追求。与那个奸佞邪恶的现实社会相比,这是别一天地。[2]
这是贾宝玉甘心于沉湎、迷恋的世界。
 
 
由此便也可以看得出,曹雪芹萌生写书的念头,虽是在乾隆七年,但是书的内容及主旨,并不是当初就构思好了的,而是随着曹雪芹阅历的不断丰富,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一步步走向成熟了。
所谓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当是实情。
所谓的“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语),绝不是一句泛泛的说词。
所谓的“辛苦才人用意搜”(永忠语),更是道出了曹雪芹的甘苦。
在曹雪芹的书中,关于大观园的那些描写:“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的确只有皇家园林才可相匹。绝不是曹雪芹的凭空杜撰,而是确有所指,确有所据。
再者,书中特意点明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便是一个有力的暗示。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大观园就是圆明园,更不是说曹雪芹一定是比着圆明园(或其他的皇家园林)来描绘大观园的,只是,肯定在曹雪芹写书时期,清朝皇室的大兴土木,扩建园林,一定给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应该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一处具体的园林,而是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的集合体,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为主。但曹雪芹对大观园的描写,几乎无一处不真,任何一处主要景致,均可在北京城的相关处查找出来。
曹雪芹在他的笔下,详尽地描绘了这个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大最美的园林,并通过元春这个皇妃对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这样的话,恐不是信笔写出来的。
这不仅仅是贾元春对大观园发出的慨叹,也许是当时的曹雪芹,目睹了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之后,而发出的几声慨叹。
 
 
曹雪芹对才学,人品,性情,谈吐,以及对园林的见解,全都得到了傅恒的赏识。
当时的傅恒,虽然春风得意,但是毕竟年轻(此时傅恒才二十多岁),和曹雪芹相比,阅历不广,经验匮乏,所以他对曹雪芹的赏识和依仗,当是不言而喻的。
曹雪芹对园林的钟情或对园林的独到见解,本有着很深的渊源:
其一,曹雪芹七八岁之前,基本上是在苏州度过的,苏州的园林建筑、人文景观,深深地印在曹雪芹的脑海里了……
其二,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在出任苏州织造之前,曾经监修过与畅春园有关的西花园工程。曹雪芹虽然没有见他爷爷,但是,曹寅的诸多藏书中,自然会有这方面的内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家传。甚至一些施工图样,曹寅也会有所收藏。这些收藏,随着曹家的南归而回到了北京,此时曹雪芹定然会拿出来重新翻阅……
可以想象,当曹雪芹走进正在兴建的圆明园时,灰暗的心里便会很自然地闪现出了几许亮色。面对着宜人湖光水色、亭台楼阁,曹雪芹自然地会暂时地忘却了尘世的诸多烦恼……
此时,曹雪芹的心里,已在酝酿构思自己的书了。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刹那,曹雪芹便突然地意识到,若是将一直活跃在自己脑海里的那些清清纯纯的女孩子们,安置在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园林里,该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啊……
想到这里,曹雪芹的心情定然会十分激动……
这座圆明园,大大地开阔了曹雪芹的眼界……
曹雪芹感到了这是一方新的天地,一直活在曹雪芹的脑海里的众多女儿,似乎一下子便有了活动的空间。有了这个活动的空间,一定会生发出许多全新的故事……
于是曹雪芹便决定在自己的书里,增添上几近于女儿国的大观园……
 
 
此前曹雪芹的眼界,还没有走出老曹家,还仅仅局限在江宁的那个织造府,可而今,曹雪芹以西宾身份,到了傅家。而傅家,是个很大的家族,从其祖米思翰算起,几乎每一辈每一个人都是文武显贵,非公即侯,非常显赫。就傅恒而言,察哈尔总管李荣宝是他的父亲,都统傅清是他的哥哥,富良是他的弟弟,之后的明亮、明义、明琳等,则是他的侄子,他的姐姐富察氏,便是乾隆的富察皇后……
其中的这位明义[3],乾隆时曾任上驷院侍卫兼参领,现今知道的最早的题红诗,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如果曹雪芹不曾与傅家有过交往,并有很深的交往,傅家的子弟恐就不会成为最早的题红者……
曹雪芹和傅恒,究竟有没有亲戚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有人认为,傅恒是傅鼐的孙子[4]。倘若果真如此,鉴于傅鼐又是曹雪芹的祖姑父(曹雪芹父亲的姑父),那么,曹雪芹和傅恒就成表兄弟了。但是,此说与史无据。
此时,傅恒年仅二十几岁,真可谓春风得意,少年富贵。他所交接的人,当是些达官显要,天潢贵胄;他所出入的地方,当是些王府豪宅……
在这段时间,曹雪芹看到了许多,曹雪芹也听到了许多……
诸如他会听说,某王爷生活极度放纵,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妻妹关系暧昧,儿媳死后,为了丧礼上风光些,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捐了个五品官职;某某家出了一桩风流韵事,他与儿媳妇如何如何;某某王爷,身居长房之位,理应担负起振兴家业的重任,却只知安富尊荣,一味玩乐,不务正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子孙也不加以教育和管束,甚至为了几把旧扇子,竟然逼得苦主愤而自尽;某某因为怕影响个人的前程,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恩人的女儿落到人贩子的手里;某某王爷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某某王爷的侍妾,为了争宠,竟然对正房夫人下蛊;某某王爷家的一个老奴,喝醉酒后,竟敢大骂他的主子,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结果被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一嘴……
对詹光、卜世仁之类的清客、篾片,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官场上的诡谲险恶,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开阔了曹雪芹的眼界,也丰富了曹雪芹的人生……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曹雪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书应该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1]“贯”的本意是“串钱的绳索”,“亦泛指串其他东西的绳索”,又有“串连,连结”的意思。脂批称“宝玉系诸艳之贯”,是指宝玉乃是串连《红楼梦》所有美丽纯洁女儿的一条线索。
[2]此段文字,参阅了李广柏的《曹雪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月,第268页。
[3]明义姓富察,字我斋,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五年,卒年不详,是傅清的儿子,著有诗集《绿烟琐窗集》。其中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历来为红学家们所重视。
[4]参见二月河:《乾隆皇帝》,转引自《二月河笔下的曹雪芹与〈红楼梦〉》,网易社区。

 



相关链接:

曹雪芹正传:目录

曹雪芹正传:曹家有子衔玉生

曹雪芹正传:天上掉个林妹妹

曹雪芹正传:好防佳节元宵后

曹雪芹正传:一朝飘泊难寻觅

曹雪芹正传:凡鸟偏从末世来

曹雪芹正传:冤冤相报实非轻

曹雪芹正传:钗于奁内待时飞
曹雪芹正传:天上一轮才捧出

曹雪芹正传:行为偏僻性乖张

曹雪芹正传:堪破三春景不长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一

曹雪芹正传:扬州旧梦久已觉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二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三

曹雪芹正传:燕市哭歌悲遇合

曹雪芹正传:一生惭恨知是谁

曹雪芹正传:同心共命友谊真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四

曹雪芹正传:美中不足今方信

曹雪芹正传:十年辛苦不寻常 · 五
……

曹雪芹正传:高谈雄辩虱手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观园的“原型”在哪? ▌李钟秀
“闲聊”《红楼梦》之大观园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0 ,11
水西庄就是红楼大观园吗
红楼梦贵为名著,在清朝怎么成了禁书?看看曹雪芹用林黛玉暗示谁
真相!大观园是奉旨建造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