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阅读碎札 · 六

《红楼梦》阅读碎札·六

吴营洲

*
《红楼梦》写得太好了,太逼真了,所以才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疑惑:
这部《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吗?
他有过书中的那些经历吗?
他若没有那些经历,又如何能够写得出?
这就像一幅画,画得太好了,太逼真了,跟摄影作品似的,于是人们便一口咬定:
这幅画肯定有所本,肯定有原型有模特,肯定有实物有实景,不然的话怎么会画得这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样有立体感呢?
没有生活哪有艺术呢?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呀!
任谁都是不能背离规律的。
进而,人们便依据书中的人物,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原型。
这,就是索隐派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旧的索隐派中,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
事实证明,这些索隐派所得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了。
但是,旧的索隐派虽然被证明是错误的了,可索隐派的阴魂一直不散。
霍国玲等,称曹雪芹与其恋人合谋毒死了雍正,就属于新索隐派。
周汝昌的“脂砚即湘云”“宝玉即曹雪芹”,其实也是在索隐。
刘心武同样是在索隐。
时间将证明,所有的索隐派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把“艺术源于生活”这条规律理解的过于机械了。
*
贾赦是荣国府的“长房”,书里只是这么说,但没有按“长房”的模式去写:
一、贾赦不住荣府正房;
二、袭了官却不主荣府的事;
三、几乎从不参与荣府大的庆典。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
贾赦有二子,长子贾琏,但都叫他琏二爷。
贾琏的故事很多,但在他身上的矛盾也多,诸如两个鲍二家的,诸如多浑虫的死而复生。
*
凤姐的风月故事发生在荣府,实在是说不通。
荣府到处都有值夜的,贾瑞不可能晚上行动。
第六回,凤姐一笑,让贾蓉晚上来,其实,贾蓉晚上根本进不了凤姐的房间,所以这一情节没有下文。
凤姐的判词和风月没有关系(不像秦氏),但风月之事不少。
为什么会是这样?
惟一的解释,是作者把《红楼梦》初稿中贾琏、宁府夫人的故事移到了凤姐身上。
*
贾政一房,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家庭伦理故事(明义所看到的《红楼梦》)。
而贾赦或宁府,几乎都是风月故事(这或就是所谓的《风月宝鉴》)。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红楼梦》第五回的这句判词,充分说明了贾府被抄以及败落的责任,当由贾敬、贾赦承担。
*
第四十八回,薛蟠要出门做生意时,写道:“至十三日,薛蟠先去辞了他舅舅,然后过来辞了贾宅诸人。”
在这里,“他舅舅”是谁?
*
第五十八回,那位老太妃薨后,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接着写道:“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其中的“许”,是谁?
*
朱淡文认为,作者创作到什么内容,其书便有一个署名(共五个:《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此看法当是错误的。
朱淡文说《风月宝鉴》包含了今本贾瑞、秦氏、二尤、贾琏等风月故事,但又说宝黛纯真的爱情,也在“风月宝鉴”中。
朱淡文对此感到了有点不伦不类,所以声明《风月宝鉴》不是黄色小说。但又说,此书不深刻,可能有色情描写。
朱淡文陷入自相矛盾,所以她就不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其实,《风月宝鉴》只是一本肤浅的风月悔恨之书。此书认为,“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这些忏悔,有李鼎的,也有曹頫的。
而曹頫的忏悔,又与李鼎的忏悔有所区别。
后来,曹雪芹增加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大场面,彻底改写了《风月宝鉴》,从而使《红楼梦》成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创作素材的来源,非常复杂,作为后来人,任谁都难以说得清楚。最多也只能梳理个大概,供人参考。
*
读敦敏、敦诚的“燕市哭歌”“扬州旧梦”等诗句,有种感觉,似乎说的都是曹雪芹书里的内容,而不是曹雪芹在北京的生活内容。
*
《红楼梦》中的“无才补天”,其实揭示了我国文人的一个通病。
我国的一般文人,常常喟叹自己“怀才不遇”。
而在我看来,《红楼梦》中的这句“无才补天”,更多的,恐怕是曹頫的牢骚,而不仅仅是曹雪芹的。
*
人的思想或念头,是随着自己年龄及际遇的改变而改变的,曹雪芹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曹雪芹的人生之初,他自然也想博取一份功名,好光宗耀祖,但随着命运的蹭蹬,他对功名就不是很执着了。
如果曹雪芹一心只走仕途科举之路,他就不可能留恋那些“淫词浪曲”了。他该摒弃“闲书”,去读经史子集八股等以适应科考的需要。
但,凡是认识曹雪芹的人,都把他比作阮籍一类的人物,就说明曹雪芹的表现早把名利看得很淡了。
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曹雪芹交往的那些宗室子弟,不是也把名利看得很淡,而陶醉在游乐诗词上了?
*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描写,就是曹雪芹在北京进入大宅门做西宾时的心态。
冷子兴也述说了穷人站在大宅门墙外的遐想,其实这也是曹雪芹某一时刻的真实心态。
*
裕瑞的《枣窗闲笔》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信息,很具体,为什么就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相信呢?
一、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
二、书中都隐喻家中某人。
三、书中主角宝玉是曹雪芹叔辈中的某人,并不是曹雪芹本人的写照。
四、元、迎、探、惜,都是曹雪芹的姑辈。
五、书中的情节,是当年发生过的历史。脂批引其当年事甚确。
六、曹雪芹的长相、风度。
*
曹李两家都设有戏班,并经常演出,以备康熙南巡之用。
那么,《红楼梦》中写到的贾家的戏班及戏子之间所发生的许多喜怒哀乐,谁最熟悉?
当然是李鼎为最,曹頫次之。
曹雪芹从年龄上看,根本赶不上。
因此便可感知到,《红楼梦》中戏班戏子部分的素材,来自李鼎或曹頫。
而批语中的“余历梨园子弟广矣,各各皆然”,以及“凤姐点戏,脂砚执笔”等,许多有关戏班部分,就应该是李鼎的。
因为曹頫从未有直接插手戏班的纪录。
做了织造的继任者,年轻的曹頫更是无力支应戏班。
同时,江南织造也没有为皇家输送戏剧人才的任务,曹頫也不会关注戏班的事。
*
关于曹李两家的戏班子,其“功能”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康熙南巡”预备的;一种是为了笼络南方文人。
为养戏班子,曹李两家开销很大。
其银两从何而来,自然是挪用公帑,因此,自然会导致“亏空”。
因为“养戏班子”的钱内务府是不给报销的。
倘若这部分费用也算是挥霍浪费、中饱私囊了,曹李两家恐怕都会感到冤枉。
*
写“省亲”的那种礼仪、规制、规模、气氛……都是一边回忆着“康熙南巡”的盛况,一边写“元妃省亲”的场面……
一句话,写“元妃省亲”(大部分故事情节及细节)的场面,来源是“康熙南巡”的实况。
*
宝黛的爱情,宝玉和众多女儿的友谊,成了书中的主要的描写内容。
贾府的兴衰,成了宝黛爱情的大背景。
而“树倒猢孙散”这句话,于宝黛二人而言,恐也大致不差。
*
现在看来,应忏悔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曹頫,一个是李鼎。
曹頫的事迹,写在了书中的贾政一家。这个忏悔,只能是自责“庸碌无能,无才补天”,以致不断出事,最终是家族的败落。
而李鼎的忏悔,就复杂多了。
李煦晚年体衰多病,许多事早就交给长子李鼎去办理(通过康熙的奏折便可窥知),可李鼎这个公子,“性奢华,好串戏,延名师以教习梨园,演《长生殿》传奇,衣装费至数万,以致亏空若干万”。这也便成了“败家的根本”。
李鼎的忏悔,应更符合《石头记》的主要内容。
《风月宝鉴》是其忏悔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提供给了曹雪芹,便成了“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了。
曹頫和李鼎的两个忏悔揉合在一起,就成了刻在石头上的不能更改的真实史实,就成了《石头记》。
曹雪芹所经历的闺情、爱情,就成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
人们历来只赞扬曹雪芹,而不赞扬李鼎、曹頫,这是不公允的。
如果没有李鼎、曹頫,恐怕也就没有《红楼梦》了。
李鼎、曹頫不仅为曹雪芹提供了创作素材,也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
诸如让曹雪芹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等情节。
而在《红楼梦》中,有没有因他俩的提议加进去的情节呢,估计是有的。
李鼎“善串戏”,《红楼梦》中相关的情节很多;曹頫能诗擅画,品味不俗。
他俩对《红楼梦》的写作,不可能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李鼎、曹頫对《红楼梦》的创作及“完成”,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鼎、曹頫不仅仅是《红楼梦》素材的提供者,这两个人甚至是书中人物的生活原型。如贾政这个人可能就是由曹頫幻化而来的。
*
《红楼梦》中有一句,“悲金悼玉的《红楼梦》”,而不说是“悲金悼玉的《石头记》”,这不是偶然的。
其间的区别说明了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是怎样把《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衩》合在一起的?
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其中别名知多少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其更名之路何以说曲折而又玄妙?
终极解密——红楼梦
《红楼梦》大揭秘之十七
红楼梦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