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阅读碎札 · 七

《红楼梦》阅读碎札·七

吴营洲

*
在《红楼梦》的其他脂本中,都称是“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惟独甲戌本此处是“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怀,思念也;悼,伤逝也。
这两个字点出“金”“玉”都不在身边,已是“生离死别”了。
甲戌本的此处是有深意的。
别的脂本将“怀”字改为“悲”字,以为这样一来感人的力度更大,其实改得不当。
因为改者不知作者在用一“怀”一“悼”来交待金玉的结局:一活一死。
其他的脂本不是出自曹雪芹的手笔吗?一时间还真的有点说不清。
*
“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书中要写什么?
书中若是只写几个很有见识的女子,这和“真事隐去”又有什么关联啊?
只有写到造成家族败落的忏悔者,才有必要隐去真事,隐去朝代,隐去时间,模糊地点。
《红楼梦》确实“隐”了一些东西。从一定程度上说,或从某种意义上说,“索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要不把书中人物史湘云“索”成曹雪芹的新妇,不把书中人物妙玉“索”成康熙废太子的女儿就成!
*
曹雪芹落笔撰写《红楼梦》的年代,是处在满清皇朝的极权专制淫威底下;他不能把郁积在自己胸怀里的真心话,率直地告诉读者;才不得不把“真事隐去”、托寄于“假语蠢言”来给以表述。
作者借冷子兴之口,说贾宝玉是:“……将来色鬼无疑了!”借王夫人之口,还说他“……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作者更用自己的这支笔,说他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这些话,全都是作者的“假语蠢言”。既然已经说他是“疯疯傻傻”的矣,那便是“疯言无忌”了。
当日行时的刻板“制艺”——八股文。只能束缚人们的思维!培育出一群唯唯诺诺的奴才。用它来“开科取士”,又怎能选得出真正有用人才?所以,书中用贾宝玉之口,咒骂出来,这些全都是“混账话”“混账事”“混账人”,以及“禄蠹”等等!这才是作者曹雪芹所要隐讳地显示给读者们的真实心声。
让贾宝玉口含“通灵玉”者;那意思是说:只有从他这个“疯疯傻傻”的贾宝玉口中,才会吐露出这么一篇任何别的“正常人”都不敢说出口来,借用“假语蠢言”掩盖着的“金玉良言”——真心实话!
这才是作者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
“顽皮不通庶务”说的是谁?
说的恐怕是曹頫。
曹頫继任江宁织造时,尚是个“黄口小儿”,年纪很小,一说是十四岁,一说是十七岁,即便是十七岁,相当于而今的中学生,也正是“顽皮不通庶务”的时节。
可是偏偏这样一个“黄口小儿”,继任了“江宁织造”这个既显赫又重要的职务。
*
雍正元年至六年,曹李两家成了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其惨遭抄家的经历,为曹雪芹以后写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頫和李鼎的两个忏悔糅合在一起,就成了刻在石头上的不能更改的真实史实而成了《石头记》。曹雪芹的闺情,成了《红楼梦》(即明义所见的《红楼梦》)。
由此,也就出现了两个神话并存的现象。
*
在《红楼梦》一书中,有两个神话,一个是“灵河还泪”,一个是“无才补天”;也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神瑛(“情的忏悔”者),一个是石兄(“败家的忏悔”者)。
其实,作者起初并不准备,也觉得没必要把这两个神话糅合在一起,变得天衣无缝。
但两个主角本是不能并存的,可作者偏偏让两个神话并存了下来。
到底贾宝玉是灵河岸上的神瑛侍者,还是无才补天的顽石石兄?恐怕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
作者虽然穷十年之功,把本来的两个主角糅合成了一个人,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出其中的轻重来。
作者曹雪芹所侧重的,自然是“还泪”的那个宝玉(那很感人)。
*
在《红楼梦》的第五回,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
结果演了十四支,多了两支。
多出来的这两支,一是“好事终”:“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这里写的是“罪魁祸首”。
一是“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里写的是“家破人亡”。
多出来的这两支曲子,当是曹雪芹后加上去的。这两支曲子,是在写贾府败落原因,及其结果的。
*
书中的宝玉,几乎和贾家的败落几乎没有直接的责任,是作者把另一个应是主角的石兄的败家行为,分别写在了许多人物的身上,从而使贾府由盛而衰这条主线,和“情的忏悔”的主线,并行不悖。
宝黛的爱情,宝玉和众多女儿的友谊,成了书中的主要的描写内容,而贾家的兴衰,则成了宝黛爱情的大背景。
贾政一房,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家庭伦理故事(明义所看到的《红楼梦》)贾赦或宁府几乎都是风月故事(《风月宝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抄家败落的责任,在贾敬和贾赦的身上,则明矣。
但作者总是有点“私心”(心有不甘),便设计了一个“甄宝玉”,写的是和女儿厮混的情的描写。
真宝玉,也就是真作者,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了作者谜底,——石兄,作者,“余”是什么关系。
这不是脂砚在故弄玄虚,实在是有个真宝玉。(蔡义江和杜春耕对此却迷惑不解,参见《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3辑,第233)
作者是作者,石兄是石兄,批者是批者,谁和谁都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
*
贾政做官为人方正,但又总是被人利用、伤害,可又说不出口。
曹雪芹对贾政这个形象,还是很维护的。
贾政基本上是个好父亲。
至于他做粮道时,受李十儿等人的钳制,显得窝囊无能,其实那是官场上的通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贾府,到底是在南京还是北京?
红学概论——第五章
《红楼梦》第一回里,贾宝玉的忏悔是真心话吗 | 大家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语
青青子衿| 《红楼梦》人物出场顺序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