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中的那几个“姜”

《诗经》中的那几个“姜”

吴营洲

《诗经》中究竟有多少个“姜”,此前真的没有想过。此时此刻蓦地想想想,却又感到有些茫然,即便掰着手指头数上几遍,似也没数出个所以然。无奈之余,只好重又翻开《诗经》——
《邶风》中的《绿兮》,古人认为是庄姜夫人因失位而伤己的。
《邶风》中的《燕燕》,《毛诗序》称:“《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这一说法,为多数解诗者所采信。
《邶风》中的《新台》,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
同是《邶风》的《新台》,同是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载: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生得太美,遂改变主意,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这齐女就是宣姜。
《鄘风》中的《君子偕老》,有论者称:这是首讽刺齐国公主、卫国夫人姜宣的诗。首句的“君子偕老”,本义是“用情专一”,可是,宣姜本是卫宣公的儿媳,却成了卫宣公的夫人,后来又与庶子私通,劣迹斑斑……
《鄘风》中的《鹑之奔奔》,《毛诗序》说:“刺卫宣姜也,卫人以为宣姜鹑鹊之不若也。”因为宣姜与公子顽之相伴相随,有失美德。
《鄘风》中的《桑中》,其中有个“孟姜”。其实,这个“孟姜”,与此诗中的“孟弋”“孟庸”一样,只是用来指代自己心中爱着的某个姑娘,很难落实为具体是谁。所谓的“孟姜”,就相当于在说那个“姜家大姑娘”。(此处的“孟弋”“孟庸”,相当于在说那个“弋家大姑娘”,那个“庸家大姑娘”。)
《卫风》中的《硕人》,有论者称:“这是首卫人赞美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并称:“此诗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盛况,着力刻划了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
《郑风》中的《有女同车》,有“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彼美孟姜,德音不忘”两句,其实此处的“孟姜”,与《桑中》的“孟姜”意思相同,也仅为“姜家长女”而已。
《齐风》中的《南山》《敝笱》《载驱》,都是讽刺文姜荒淫无耻的诗。文姜本已嫁给了鲁桓公,但她仍与她的同父异母兄长齐襄公保持着暧昧关系。
《大雅》中的《思齐》,有个“周姜”。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周太王)的妻子,王季的母亲,周文王的祖母。——这个周姜”,按说不能算作《诗经》中的“姜”。
于是我再度掰着手指头数,感觉《诗经》中的“姜”,似有四位:庄姜、夷姜、宣姜、文姜。
现经百度得知:
庄姜是齐国的公主,姜是齐国国君的姓,因为她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便人称庄姜。庄姜是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庄姜因为出身高贵,嫁得也是国君,所以她出嫁时很是风光。但由于婚后无子,便遭冷落,活得极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姒,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则对庄姜更为冷漠。美丽的庄姜在一个个漫漫长夜里,孤灯长伴,寒冷深宫,无人相陪。朱熹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还认为收在《邶风》中开篇的五首诗,都是庄姜所作(说法不一),但最无异议最了不起的是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名篇——《燕燕》。
夷姜,原本是卫庄公的妾室。卫庄公死后,夷姜与还未即位的卫宣公姬晋有私情,并生下三个儿子:伋、黔牟、顽。卫宣公元年(前718),公子晋被大夫石碏拥上王位,是为卫宣公,夷姜被立为夫人,其子公子伋被立为太子。公子晋后来成为卫宣公,截胡强娶了准儿媳妇宣姜。此后,夷姜自杀身亡!
宣姜,齐僖公之女,她本是要嫁给卫宣公的太子伋的,但卫宣公在迎娶时,见她年轻貌美,便筑一新台,并把她占为己有,且生下两个儿子:寿、朔。后,宣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朔成为太子,遂挑拨太子伋与宣公的关系,致使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齐国,而宣姜竟派人冒充盗贼在中途把伋杀掉了……长话短说吧,宣姜最后又被其兄齐襄公所迫,改嫁给了公子伋(也算是其未婚夫)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生有三子二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文姜,齐僖公之女,宣姜之妹,齐襄公的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之母。文姜与哥哥齐襄公两小无猜,形影不离,早已暗生情愫,在未出嫁时,就和哥哥齐襄公私通,发生了乱伦关系。当时,齐僖公欲将文姜嫁与郑国公子,不成,又将文姜远嫁给了鲁桓公。父命不可违,文姜只好默默割舍对哥哥的这段恋情,远嫁异乡。文姜的婚姻,可想而知,自然是不幸的、不舒心的。鲁桓公十八年(前694)春,文姜和鲁桓公到齐国省亲,待文姜见到齐襄公,种种往事自然就涌上心头,随之便旧情复燃,开始偷情。鲁桓公获悉此事后,怒责文姜,文姜便将鲁桓公的责骂告诉了齐襄公。随后不久,齐襄公宴请鲁桓公,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他抱上车,顺势将他的肋骨折断,致其呜呼。据称,文姜以才华著称于世,所以才被称之为“文”。
待我粗略地知道了这四个“姜”后,很想一一地做些点评,但枯坐良久,终是自感对她们的认识太过肤浅,实难落笔。但,有两个较为突出的感觉,似乎不可不说:
其一,这四个“姜”都很有才。倘若没“才”,她们在当时所处的那个环境,恐是不会留下名字的——尽管她们出身高贵,更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履痕。
其二,这四个“姜”的命运都很不幸。庄姜抑郁而终;夷姜自杀身亡;宣姜所嫁非人,且又违心再嫁;文姜更是所嫁非人,夫妻不睦,不然的话,已有两个孩子且已是人到中年的她,怎会不顾世俗,抛却声名,再与其异母兄重温旧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美人为何多被称作“姜”
诗经中宣姜、文姜、庄姜三位公主,三种命运,值得千万人思考
纵横全历史|惊艳了整个春秋的5大姜姓美女,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诗经中的齐国公主,庄姜令人赞叹,文姜令人不齿,宣姜令人叹息
《诗经》中这首美丽的诗歌背后,隐藏着一个最惨烈的故事
齐国“三姜”的那些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