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风眠:一个时代,遗憾却又无与伦比的美

他生于1900年,是20世纪的同代人,

又是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的曲折命运的见证人。

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

但他的艺术,

却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

吸取民族民间的养料,

秉持东方艺术的理想,

从抒情诗意的一端,

到苍凉忧郁的另一端,

创造着一方清新隽远的新天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1964年7至8月,著名画家林风眠(1900-1991,第一排右四)、朱屺瞻(1892-1996,第一排右三)、王个簃(1897-1988,第一排左四)、唐云(1910-1993,第一排右左三)在景德镇绘瓷作画,互鉴互学,参观访问,体验生活一个多月时间,成为景德镇陶瓷史上一段佳话。图为他们当时在景德镇艺术瓷厂门前的合影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州人,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林风眠出身民间艺术家,18岁时赴上海,一年后前往法国第戎美术学院留学,之后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并游学德国柏林。1925年冬回国,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后又任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3月26日,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创立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西湖国立艺术院,聘任林风眠为首任院长兼教授,主持学院工作,林风眠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正是在他的主张下,西湖国立艺专从建校之始就开始了图案系,设立相关工艺美术课程。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办学八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代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大将。

他的艺术是孤独苦味的诗

/

林风眠 《小鸟》1958年 纸本水墨

林风眠的学生木心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他看到林先生的画,好几次从梦里哭着醒过来。林风眠的研究者郎绍君先生说,在那样一个时代,林先生的孤独,来自于他的不合时宜。林风眠一生命运多舛,他的一生经历了世纪的重大变迁: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文化大革命……这些民族的大事件,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但在颇为折腾的暮年,他依然一边啃着花生糖,一边给学生写信道:“ 我像斯芬克士,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一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

对于20世纪来说,林风眠的艺术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民族曲折命运的写照,这是他的艺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的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天地,一边是带有中国传统清新隽远的作品,如静物、仕女,像清丽的小诗。另一方面,是古刹秋暮,芦苇孤暮悲情的画面,所以他的绘画表现了很广阔的中华民族的感情。20世纪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同时促进两种不同的心灵境界,一边是清丽的小诗,一边是悲情的呼喊。也很少有人像他一样遭遇这么多苦难,却仍然以清醒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把所有感受到看到的嚼碎后又温润地吐出来,所以他的艺术中又透露着时代和个人的悲情,也有中华民族面对苦难背负理想的隽远的诗意。

林风眠《绣球花》 1959年 纸本彩墨

可以说,林风眠是一个孤行者。他26岁的时候,回到北京执掌北平艺专;28岁,建立了杭州国立艺术院,即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团结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塑造了建院初期辉煌的十年,提出了系列中国艺术教育初创期的艺术主张,塑造了当代艺术开创时期的高峰。但是1938年后,他就如孤行的白鹜一样,开始艰辛的人生,几乎都是孤独度过,就是以一个温厚的老人的形象领受这些苦难,笑对人生的变迁。我们感到他的内心有中国知识分子隐忍的胸怀和能力,也正是这种隐忍养育了他的艺术。在他的艺术中,我们看到了苦难但没有抱怨,感受到悲情但没有绝望,一直带着艺术沧桑的诗意,其中隽永的感情深深感动我们。

林风眠瓷画《得鱼》

林风眠瓷画《三鸟在林》


林风眠瓷画《仕女弹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巨匠•林风眠:苦难相随→为艺术战→走向纯粹(必看)
林风眠:我走的路,正是你们没走过的
林风眠传奇的一生:5岁母亲被卖,25岁妻儿去世
拍卖前瞻 林风眠:笑忘人世间
瓷画艺术欣赏
瓷画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