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安时期京剧改革运动的现代启示!(下)
userphoto

2022.05.25 北京

关注

浅谈延安时期京剧改革运动的现代启示(下)

   延安平剧研究院” 成立之际 , 毛泽东同志继《讲话》明确提出文艺 “为人民大众 ” 的根本宗旨后 , 又进一步提出 “推陈出新” 的文艺方针。1943年3月 , 中央文委还专 门开会讨论了戏剧运动的方针问题。会议确定了 “内容是抗战所需要的 , 形式是群众所了解的—提倡合于这个需求的戏剧,反对违背这个要求的戏剧 , 这是现在一切戏剧运动的出发点” 的方针 , 同时还组建了由周扬任主任的戏剧工作委员会。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延安京剧界总结了戏剧工作的成绩与不足,认真贯彻文艺新方针 , 面向群众,面向实际 ,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同时 ,就京剧改革面临的 “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 ,如何改造旧有剧目,创作编演新剧目,如何做到 “推陈出新” 等问题,展开了系列讨论 ,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加大了京剧改革的力度。

鲁艺平剧团演出剧本《戏考》

   根据中央文委的指示,延安各剧团及西北局各分区剧团,都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和总结,以纠正工作中某些脱离实际的偏向。工作集中为三个方面1. “ 改造旧剧内容”;2 . 注意改造和发展业余剧 团” ;3 . “ 加强团员教育 ,纠正不愿演新剧的思想” 。在此期 间,延安平剧研究院副院长柯仲平传达中央文委指示时强调说 : “ 改造旧平剧,创作新平剧。” 并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 向:“ 1、审查和修改已演的旧剧本;2 、创造直接、间接能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的新的历史剧本;3、用民间形式的戏剧来反映今天的现实。” 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规范,极大推动了京剧改革的实践探索,使延安时期 “旧剧开了新生面 ” 。

周恩来写给鲁艺平剧团成员任均的信(1940年4月22日)

    “延安平剧研究院” 经过对旧形式的继承、改造 ,轮流上演了《空城计》、《古城会》、《打鱼杀家》、《鸿鸾禧》、《四进士》、《群英会》、《甘露寺》、《一匹布》、《长坂坡》、《玉堂春》等数十个传统剧目,同时采用各种地方戏和民歌曲调,编演了反映边区防奸运动、河南难民生活、保卫边区、丰衣足食等现实题材的《刘二起家》、《参加自卫军》、《难民曲》、《上天堂》、《嵩山星火》等剧目。并组织 “平剧院宣传队” 下乡演出,深受老百姓欢迎,对文艺为民众服务和群众相结合等问题的认识有新的提高。他们在学习新的创作手法,运用新的手段编、导、演出各类剧目的同时,还设立 “平剧指导科” ,指导延安各机关、学校 “平剧研究会” 的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延安时期的京剧演出活动。这里,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怀念延安京剧界的革新前辈,是他们执著艰苦的努力创造,在京剧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任均延安时期的戏装照(王克明提供)

右起:鲁艺平剧团方华、陈怀平在练功

   1943年,延安平剧研究院演出了田汉创作的京剧《岳飞》,为鼓舞抗日斗志,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1944年元月,由杨绍营、齐燕铭等编导,中央党校三部演出的新编京剧《逼上梁山》 , 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誉 ,连夜亲笔写信以示祝贺:“ 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祝贺,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开端… … 希望你们多编多演 , 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 这部剧作不仅是在原戏剧故事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观点,在反映林冲人物命运的同时,还描写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更重要的是对舞台表演艺术进行了改革,增多群众场面,对剧中的群众角色改旧有的小花脸扮相为俊扮。剧中林冲、鲁智深的扮演者在形式表演的同时,强调对人物内心的表现,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中央党校俱乐部新编京剧《逼上梁山》

   1945年2月,延安平剧研究院创作、演出的京剧《三打祝家庄》喜获成功,创造了连演七十余场的盛况。毛泽东同志观看该剧后,在写给剧组编导及演员的贺信 中说:“ 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继《逼上梁山》之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 ” 《三打祝家庄》一剧是延安时期京剧革新先驱们,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指导下,认真贯彻文艺新方向,继创作演出新编京剧《逼上梁山》后,又一次重要的探索实践,其历史功绩和影响对整个戏曲改革运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延安平剧院创作、演出的京剧《三打祝家庄》

张协和为《三打祝家庄》制作道具彩色效果图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如何表现新的时代生活、新的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经历着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辛亥革命前夜,一些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提 出了“ 改革旧戏” 的改良主义口号,要 “全数扫除,尽情推翻” ,这种对戏曲遗产采取民族虚无主义全盘否定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推陈出新” 的文艺针 ,进一步阐明了解决传统戏曲与新时代矛盾的改革主张和方法,这是戏曲改革运动在理论认识上一次飞跃,也反映了京剧等古老剧种,如何紧跟代发展脉搏,加强 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只有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的规律前进,才能赋予古老戏曲艺术以新的青春活力。延安时期的京剧改革运动以其成功的创造,揭示出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艺术将随着时代发展而改革前进,也只有通过艰苦的改革探索,京剧艺术才能完成 自身的求新变革,才能完成传统戏曲向戏曲现代化发展的质的飞跃。【来源:《中国京剧》2002年第4期,作者 龚战。 : , 于艾克 恩编纂的文艺动纪盛) , 转载略有删减,明。】

张云溪《三打祝家庄》选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一帆:名实之辨——对梅兰芳“‘移步’而不‘换形’”说的时代解读
抗战中的京剧,京剧中的抗战
天津解放后对旧剧、旧艺人的改造
京剧词语十二问
它是中国五大戏曲之一,与京剧比肩,却曾遭到别人诋毁
京剧三贤012.民初梅派新旧剧的取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