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创前沿】​当博物馆遇上元宇宙——从静态走向“活态”

【文博文创】

当博物馆遇上元宇宙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影视节目的热播,文物、考古逐渐进入大众的眼帘,博物馆也成为网红打卡地。

同时,我国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也促使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多种方式——从考古盲盒、文创雪糕到数字藏品,从云展览到智慧展馆,满载“老古董”的博物馆在创新中保持年轻活力,不断释放能量。

尤其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跨界大爆发,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搬”进元宇宙已经成为文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博物馆试水「元宇宙」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与传统文化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与传承新方式。当传统文化拥抱了数字技术,博物馆的玩法也就变得越来越多,而元宇宙的到来打开文物世界的“新大门”。

荟萃历史的博物馆与面向未来的“元宇宙”碰撞,会诞生什么新可能?

5月18日,上海科技馆在“元宇宙”中举办了一场名为“博物馆进化的∞可能”的特别活动,一位主持、两位嘉宾及100名观众以数字人的身份进入元宇宙空间,感受展览的未来形态。

主持人在虚拟展厅里走动介绍展览,观众端坐在长椅上听嘉宾演讲,点击海报即可模拟鲸鱼碧海中游泳……他们可以坐在座位上,也可以走到展板前,甚至“面对面”交流,感受不一样的奇妙体验。

以濒危动物——鲸豚为主题的上海科技馆原创研发的科普展览“鲸奇世界”推出了“元宇宙版”,与线上鲸展相比,观众可以看到自己操作“数字人”在展厅里奔跑、跳跃,与展品互动、与导览员交流。

同日,全新升级开放的新疆博物馆推出了“中央王朝统辖治理新疆主题系列展览”——《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数字博物馆沉浸体验项目”也同步上线。


“数字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分为“新疆文物古迹一站游”“文物活化舞台剧”“全景科普服务观众”3个部分。观众可以在博物馆通过全景虚拟技术“身临其境”感受新疆不可移动文物的魅力。也可以观看实景剧场演出“穿越”古今,体验文物所处年代的生活场景。还可以通过数字化交互系统参与“陈列布展”,打造个人专属博物馆。

从展板海报、音频视频到沉浸式互动装置,博物馆的展览手段几经变迁。可以说,博物馆在探索元宇宙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头。业界人士认为,其实博物馆在元宇宙的构建方面很早就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包括一些博物馆纷纷上线了“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模式,搭建全沉浸交互式数字文博展厅,用虚拟数字人担任博物馆解说员等。

为配合疫情防控,目前全球文博场所暂时闭馆。不过,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服务。国际博物馆协会报告显示,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

显然,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与企业也加入了数字化转型队伍,运用3D技术将展馆文物搬进了“元宇宙”。营造出沉浸式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专家坦言,元宇宙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比我们想象更快的速度到来,或许五年后,我们就会拥有一座真正意义上有影响力的元宇宙博物馆。


博物馆走向「数字化」

创意之下,科技加持,文创从静态走向“活态”,也从实物走向了数字化。近期,数字藏品在文博领域正风生水起。

在国际博物馆日,国内外十大博物馆、图书馆旗舰店首次在天猫推出数字藏品。这些文物数字藏品一共20款,总量2.5万件。

据了解,此次共有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河南博物院、宫里的世界、国家大剧院、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之宝、卢浮宫博物馆等10家博物馆、图书馆在其天猫旗舰店进行数字藏品的发行,首个中央媒体文创品牌“人民文创”也参与其中。

所覆盖的文创数字藏品包括敦煌拾遗、资治通鉴、天龙八部-那伽、卢浮宫胜利女神等世界著名文物的二次文化创作。也有如世界经典名曲《春之圆舞曲》片段音乐数字藏品,记录并保存下这类“瞬间”的艺术。

每一件文物数字藏品均在蚂蚁链区块链上限量铸造,拥有永久存证和唯一编号,仅收藏者可以看到流转记录及收藏者编号。在淘宝搜索“数字藏品”,即可对收藏品进行随时查看。

数字藏品在文创领域的火爆已经不是个例,而是“群像”。

去年下半年,支付宝小程序“粉丝粒”(后改名为“鲸探”)陆续上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数字藏品,每次上架都是“秒空”的节奏。

河南博物院发布了文创数字藏品“妇好鸮尊”,售价19.9元,限量10000份,一秒内即宣告售罄。敦煌美术研究院推出“敦煌飞天”和“九色鹿”付款码皮肤时,也数秒就已经售罄。湖北省博物馆曾发行了1万份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同样上线即售罄。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根据太阳神鸟、大金面具等文物推出的6万份“数字文创”也在50秒内售罄……

没有实物,数字藏品为何这么受欢迎?

区块链技术为数字藏品的身份认证和确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在AR、VR等技术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全方位地欣赏文物,了解其承载的浩瀚历史与古老文化。还可以转赠,与同好展开交流分享,不仅使得文物收藏爱好者们的沟通学习更加便利,也为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发扬光大拓展了新路径。

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利用科技链接数字世界,让文物不再被时间、空间、修复等条件限制,把文物背后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也是博物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用更创新的方式与更多年轻人对话。


博物馆迎来新机遇

布局元宇宙的时代机遇,已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看见。曾经靠“朕知道了”纸胶带等实体文创产品焕发新生机的古老博物馆,如今也将目光瞄准了元宇宙。


与此同时,不少博物馆还纷纷上线了“元宇宙游览”模式。比如在去年9月,苏州寒山美术馆举办了《分身:我宇宙》艺术展,这被视为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元宇宙生态下的数字艺术探索展。


湖南省博物馆则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伴着悠扬的古琴乐曲,游客可以同宋朝文人雅士游山玩水、赏花饮酒。


此外,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一线博物馆也均纷纷开启了线上模式,与宝藏们与观众零距离接触。


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也开始争抢元宇宙场景的搭建。


2021年4月,法国卢浮宫就宣布完成了对其48万件藏品资源的“全面数字化”。这次数字化,被塔夫茨大学教授安德鲁·麦克莱伦称为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游客可用手机或电脑就能免费“观览”藏品,并且全程免费。


与此同时,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在去年趁着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以下简称《动森》)的热度,推出了约40万件虚拟展品。在游戏中,玩家们只需要在博物馆的官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然后在“分享”选项中点击代表《动森》的“叶子”按钮,就可以生成相应的虚拟展品二维码。之后便可通过App的方式,将馆内40万余件的藏品导入到游戏里。


而面对全世界都在争相进行的“博物 元宇宙”风潮,文化出海,或可借着“元宇宙”这股东风扬帆,同时,我国加快文化布局的速度,刻不容缓。


今年3月,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倡议指出,面对如浪潮般汹涌而来的“元宇宙”,博物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参与建构“元宇宙”中实现博物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为何入场元宇宙?倡议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教授段勇说,“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虽然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并有一定泡沫,但无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文创前沿-GZH.  来源深大张振鹏   图片来自网络)

湖北省博物馆数字藏品“越王宝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好了!故宫将在海淀北部新建博物院!
宅家里太无聊?不如云逛博物馆吧
在家就能逛遍各大博物馆!
云端到线下、创新到传承,博物馆“数字+”打通文化传播新通路
国内博物馆元宇宙NFT数字藏品大浏览
元宇宙初入文博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