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乃林:搭建平台,共创中华戏歌 | 中华戏歌创演计划·谈戏歌
杨乃林

近日,由《音乐周报》策划并主办的“中华戏歌创演计划”正式启动,旨在推动提升戏歌创作水平,推出时代精品,提升华语流行歌曲品位,促进戏曲在当代的全面复兴。该活动是首都群众文化品牌“音乐点亮城市”2023-2024年度的主题,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并给予全程指导。

“中华戏歌创演计划”由“谈戏歌”“学戏歌”“征戏歌”“唱戏歌”四大板块组成。其中“谈戏歌”以云论坛形式开展,来自创作、演出、学术、传播等领域的8位专家阐述了各自的实践探索和学术观点,既是一次难得的戏歌研究集萃,也为后续活动提供了多角度的学术支持。




文 | 纪晨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这是2001年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梨花颂》,由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梅葆玖演唱。该剧在旋律创作上多有创新,尤其是《梨花颂》,因其兼具梅派唱腔特色而又朗朗上口的旋律,经由梅先生的传神演绎,获得了巨大成功。作品不仅得到了戏曲界的广泛认可,在人民群众间也广为传唱,一时间成为各大晚会、艺术节乃至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经常上演的热门作品。

杨乃林曾在山西省京剧院工作7年,担任京胡演奏员,之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梨花颂》之后,杨乃林还创作了很多戏歌,包括于魁智、李胜素演唱的《天长地久的至爱》《盛世中华》,梅葆玖演唱的《万世流芳》等。杨乃林也逐渐成为了戏歌创作领域的代表人物。

在杨乃林的印象里,戏歌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等歌曲用戏曲素材以及戏曲的演唱方法来唱北京的文化符号,当时这类歌曲被称为京歌,曾红极一时,刘欢、屠洪刚等一批歌手都经常演唱这一类型的歌曲。后来不断有其他戏曲种类与歌曲融合,逐渐形成了戏歌这一门类。现在,只要是带有戏曲元素的歌曲都可称之为戏歌。
前门情思大碗茶 音乐: 李谷一 -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说唱脸谱 音乐: 谢津

杨乃林认为,戏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运用戏曲素材,按照歌曲结构创作的戏歌。如《说唱脸谱》,虽然采用了较为纯正的京剧唱腔,但呈现方式却进行了歌曲化的处理。第二类是按照板腔体结构呈现的歌曲化戏歌。歌曲主体基本由唱腔构成,但对唱腔进行了简化或发展,并在音乐及编配上进行了强化包装。这类型的戏歌常见于戏曲晚会上。第三类是主题性的原创戏歌。这类戏歌不是直接采用戏曲音乐素材,而是将素材高度提炼作为可供发展的若干动机,按照多声部思维进行创作,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如《梨花颂》就属于这一类的戏歌。

怎样区分戏与歌呢?杨乃林认为首先要了解腔和调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一字一至二音的视为调,一字多音的视为腔。如,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基本是一字一音,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甘洒热血写春秋”中的“秋”字就是一字多音。杨乃林表示,“如果在一个作品中,腔多,板式结构都非常清晰地源于戏曲,即便是新词或不是由戏曲演员来演唱,也是戏不是歌。歌,还是一字一音的情况比较多。”

“最近几年,京剧的戏歌比较少听到了,而运用其他戏曲剧种元素的戏歌反而比较多。”可能相比京剧,其他戏曲剧种的从业者更愿意拥抱求变,对于戏歌的接受度也更高。“戏歌对于戏曲的推广是有利的。”没有经历过现代京剧大发展时期的80后、90后,虽然对京剧陌生,但对戏歌却都很熟悉,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还是2000年后的《大宅门》《梨花颂》。“各个戏曲剧种都应该用好戏歌这个'窗口’,让观众能够通过戏歌,对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未来才有可能更多地去了解、接受、喜爱戏曲。”
大宅门 音乐: 赵季平

“相比戏曲,戏歌在演唱上更上口,也更易于传播、普及。一些戏曲团体、名家也希望通过戏歌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但却苦于缺乏质量上乘的好戏歌。”此次“中华戏歌创演计划”活动,杨乃林担任顾问,他也期待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励更多人进行戏歌创作,为词曲作者搭建一个与名家之间的桥梁,让愿意演唱戏歌的戏曲演员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演唱的戏歌。杨乃林也很期待国内各个剧院的演奏员们能够尝试戏歌创作,“戏歌在演唱发声、腔词结合方面,没有戏曲那么严格的要求,青年演员和乐队的演奏员们都可以试一试。国内戏曲学院中也有作曲专业,这些学生们也可以尝试。”杨乃林认为年轻不代表就写不出好作品,年轻人的思想开放、眼光开阔,不拘泥于传统,更能够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杨乃林深感:“戏曲是咱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年龄越大,好像越能从中体会到它的好。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写戏歌、唱戏歌,甚至人人都能唱出几首戏歌来,国内的戏曲氛围可能更加活跃,才能使我们的戏曲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谷一、阎宇、胡文阁、杨乃林揭秘经典戏歌背后的故事
李未昕:简说戏歌
这20首凝聚了千年文化的国粹歌曲,好听到炸!
当年,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跟京剧院领导大吵...
【散文】刘维斗 | 弘扬国粹梨花颂 跨界翻唱满堂彩 ——《梨花颂》属京剧还是京歌?
戏歌,音乐、戏曲、文学相结合的新形式(康有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