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痛哀悼深切缅怀“广东舞蹈一代宗师”梁伦先生

       2023年1月3日,我国著名舞蹈编导家、舞蹈教育家、舞蹈理论家、中国舞蹈终身成就奖、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歌舞剧院一级编导、离休干部梁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1岁。

| 梁伦 |

      舞蹈编导家、舞蹈教育家、舞蹈理论家。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之一。别名梁汉伦,原籍广东高要县,1921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历任华南文工团舞蹈队队长、华南歌舞团团长、广东省歌舞团团长、广东歌舞剧院顾问。曾创立“中华舞蹈研究会”,提倡民族化、大众化的新舞蹈。创办广东舞蹈学校兼任校长。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广东省舞蹈家协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主编,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图:梁伦先生----生活照

     梁伦先生的舞蹈之路从 20 世纪 40 年代上半叶开始。1942 年,他在广东曲江艺术学院跟随吴晓邦学习舞蹈,他的处女作——双人舞《渔光曲》首演于 1944 年,此后,他一生从事舞蹈工作,收官之作是以古岭南历史人物南越王赵佗为题材的历史舞剧,由广东歌舞剧院首演于 1989 年的《南越王》。在半个世纪中,他抱着极大的创作热忱,有文献记载的作品多达 52 部,其中舞剧作品占 13 部。

      在作品创作之外,梁伦先生的舞蹈实践还涉及舞蹈表演、舞蹈活动、舞团建设、舞蹈教育、组织舞蹈家活动机构(团体)、舞蹈理论创作等方面。建国后,他是首任华南歌舞团团长、首任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首任广东舞蹈学校校长。以作品创作推动舞团建设、组建发展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推动建立广东专业舞蹈教育、打造广东舞蹈理论出版平台,促进创作、表演、教学、研究、组织等舞蹈相关领域的建立与建设,推动广东舞蹈事业在较为健全的组织架构中发展成熟,筑造了今日的广东舞蹈发展格局。





      2011 年 12 月 3 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广东舞蹈一代宗师——梁伦舞蹈作品展”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开幕;12 月 27 日,向梁伦先生颁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广东舞蹈一代宗师”荣誉称号。梁伦先生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之早、艺术生涯持续之长、对广东舞蹈发展事业的涉及之广、对广东舞蹈发展框架构思之完善、对广东舞蹈的贡献之大,都无愧于“广东舞蹈一代宗师”这一称号。

图: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参观“广东舞蹈一代宗师梁伦舞蹈作品剧照展”,对梁伦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图:颁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图:颁授“广东舞蹈一代宗师”荣誉称号

图:2021年,广东省文联、省舞协祝贺梁伦先生百岁寿辰

梁伦先生简历

向上滑动阅览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梁伦先生积极投身于宣传抗战救亡的戏剧活动。在中学时代,已经出演过田汉的独幕话剧《南归》,随后,参加奔风剧社、广州洪流抗战剧团、复兴剧社等抗战演剧组织,在粤港多地巡演话剧、街头剧。

     1943 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助教。1944 年湘桂大撤退时,梁伦从广东到广西,后又经贵州到达昆明,亲尝颠沛流离之苦,目睹了生灵涂炭之惨状,决心以舞蹈为武器唤起民众奋力投入抗日行列。曾先后创作了舞蹈《渔光曲》《卢沟桥问答》《饥饿的人民》《希特勒尚在人间》,小舞剧《五里亭》,大型儿童舞剧《幸运鱼》等大量作品。

      1945年在昆明与陈蕴仪、游惠海、胡均、倪路等创立了中华舞蹈研究会积极开拓新舞蹈艺术,配合昆明日益高涨的爱国民主运动。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搜集、改编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撒尼跳鼓》等。1945 年参加了由昆明爱国进步人士组织演出的彝族同胞音乐舞蹈晚会,任舞蹈指导。晚会引起轰动,影响深远。1946 年 夏赴香港参加中原剧社,任舞蹈组长,同年底到中国歌舞剧艺社任舞蹈编导、教员兼演员,随该社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在此期间创作演出了舞蹈《印尼儿女》《缅甸情歌》《天快亮了》,舞剧《驼子回门》《花轿临门》,歌舞剧《马车夫之恋》等一批反映中国现实、南洋华人华侨生活的作品。他十分重视新舞蹈的普及,曾在香港、新加坡举办中国舞蹈训练班;曾担任新加坡中华艺术学院舞蹈教授,为侨胞培养了一批舞蹈人才,为团结南洋侨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文工团舞蹈部长、编导。1949 年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文代会,后回广东参加华南文工团,兼任华南文艺学院教员。

      1950年9月,第一届华南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广东省舞蹈工作者协会随之成立,任主席。

      1951年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随团赴苏联及东欧各国访问演出。

    1953 年后先后担任华南歌舞团团长、艺术指导。他创作的大型舞剧《乘风破浪解放海南》《牛郎织女》《燎原火炬》《珍珠》《南越王》等获全国或省的奖励;舞蹈《红花舞》《绣花舞》《阿细跳月》分别参加了第三、五、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歌舞《娶新娘》等被收入电影《南方之舞》,发行海外。曾在中央和海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出版了文集《舞梦录》。

      1959 年创办广东舞蹈学校,兼任校长,是全国最早开办的三所舞蹈学校之一。从此,广东舞蹈后备力量有了雄厚的培养基地,为广东各专业院团和群众舞蹈活动输送了大量的新生力量。同时任华南文工团团长。

     1960年11月,召开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广东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前身),任省舞协主席。他领导创办的广东《舞蹈研究》《舞蹈文摘》等刊物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1975 年起任广东省歌舞团团长。

      1979年10月,在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中当选中国舞协副主席。

      1996 年获为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

      2009年,获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梁伦先生的一生笔耕不辍,据统计,他曾发表过三百余篇评论、理论研究文章;此外,梁伦出版于 1990 年的《舞梦录》和出版于 2011 年的《我的艺术生涯》为关注广东舞蹈、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脉络等课题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梁伦先生部分作品剧照

图:作品《阿细跳月》

      在梁伦先生心中,舞蹈创作不应是编导和演员的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而是为人民而舞。正如梁伦一直坚信的:“舞蹈不是高到让老百姓看不懂才叫艺术,艺术源于生活,我们要坚持为人民创作。”

梁伦先生将其一生

奉献给了中国的舞蹈事业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逝世是舞蹈界的重大损失

对梁伦先生的逝世沉痛哀悼

梁伦先生千古!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发布:广东当代艺术八大家潮汕就占了一半,想想就让人激动兴奋
把舞蹈技巧跳成艺术的女人
今天,致敬我们心中永远的戴爱莲先生!
董振亚
沉痛缅怀中国舞蹈界一位国宝级大师、国标舞引路人贾作光先生
著名舞蹈家陈爱莲:不让我跳舞就是等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