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
userphoto

2023.05.22 北京

关注
  成果简介
  一、基本观点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史为鉴”是中国学者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者书写的崇高追求。近代中国以来,美育、美术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一起成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探索,在曲折前行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于今而言,1912-1949 这一阶段美育与美术教育发展的第一个百年历史业已尘埃落定。只有记录,历史方能成为“历史”。在这一标志性节点上,美育、美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行程、阶段特征、变迁动力与典型经验,理应得到完整贯通的研究。《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对 1912-1949 年期间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展开研究,试图还原该时期美木教育的历史图巻、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并从中抽丝剥茧,阐发经验教训,总结历史规律,为当今美术教育提供镜鉴。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出新并观照现实,这与该时期美术教育家的旨趣相近。在研究中,既广泛吸纳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还系统整理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藏资料与数字资源,让许多尘封的故纸重新焕发出学术光芒。《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立足于为当下美术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和历史智慧,研究强调的是创新和现实关照。而强调创新和强烈的现实关照恰是该阶段灿若群星的美术教育家们的共同旨趣,可以说正是该时期既注重历史继承,又强调立意创新,故对其的梳理总结可为新时代美育的发展提供镜鉴。
  二、主要创新
  创新点之一是研究领域的创新。从目前的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状况来看,教育史研究领域专门研究 1912-1949 年时期美术教育的成果较少,而美术史研究范畴也少有将这一时期美术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由于教育史、美术史关于 1912-1949 年时期美术教育的相关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较为缺失,该书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方向上的研究空白。立足教育史,结合美术史的研究,将 1912-1949 年时期美术教育的理念、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和培养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概括。将 1912-1949 年时期作为特定的研究阶段来研究当时的美术教育在学界较为欠缺,一般的美术史研究都是将近现代作为历史划分的节点,而将1912-1949 年时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进行系统的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以一个较为完整、独立的阶段来研究美术教育在特定阶段的状态及转变,并根据时代背景分析转变的现象和深藏原因,研究范畴也更加明确。
  创新点之二是研究视角创新。该书对 1912-1949 时期的美术教育的研究不仅仅从教育发展转变的角度来研究,而是紧密结合了当时美术史的整体转变来对待,将西方绘画本土化、西方美术教育本土化和中国传统美术继承、突破与探索等议题综合到该书的研究中,全新的研究视角也必将呈现不同以往的研究结果。由于该书的研究范围是属于专业史的范畴,所以还原和梳理1912-1949 年时期整个美术史的发展情境,特别是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这样的大背景,将西方美术移植进中国、中西美术相融合这样的大事件与美术教育的发生、发展相结合,可以更深刻分析美术教育的转型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美术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制约、互动共生的因果关系。
  创新点之三是研究材料新。该书写作过程中 2013—2014 年作者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借助美国大学的博大数据文献资源,在其拥有的关于 1912-1949 年时期一千多万篇文献中几乎查阅了所有关于这一阶段中西画理、美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现象等方面的资料,回国后又走访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图书馆,并从中获取了大量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为该书研究奠定了原始、客观、翔实的前期文献材料基础。该书写作中咨阅的许多一手资料是过去相关研究中少有或没有涉及到的,比如 K.Fairbank and AlbertFeuerwerker共著,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英文版《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Republican China,1912—1949》,全书共两千多页,以客观视角呈现了关于 1912-1949 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全貌,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威斯康辛大学《Journal Databas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全文数据库拥有 1912—1949 年期间公开发表的一千多万篇各类文章、评论、新闻事件原文影印版,图文并茂翔实地再现了 1912-1949 年时期的美术思潮、美术留学、美术教育、美术活动全貌,为该书的撰写提供了大量原始有益参考。借助友人帮助,有幸查阅拜读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多所历经 1912-1949 年时期美术院校的原始图书馆藏,许多相关研究中悬而未决、难以校准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一释惑。
  三、社会反响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2017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近 46 万字,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以及“中央高校专项资金”支持与“2017 年全国百部重点学术出版物”项目资助,并荣获2018 年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该书出版后被美国Amazon在线书城、日本茑屋书店、大阪书店等机构引入,并被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家图书馆收藏。该书多篇前期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全文转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积极反响,相关研究成果受到社会读者及艺术理论学界普遍认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开题报告
庞茂琨:评价机制关乎艺术人才创新、创造能力
学校教育成果展获奖作品
5本艺术教育书,少儿美术老师的必修课|艺术图书馆:美术教师书单
重庆一小学亮相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CCTV中国青少年美术培训基地——陈绘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