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沿|7家德国博物馆与故宫合作审查八国联军劫掠的中国文物,“为归还文物铺路”

全文约3600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文首发于跨境文物返还法律与政策动态公众号

据报道,一个由德国七家博物馆组成的联盟,正与中国学者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展开合作,以确定其馆藏的数千件中国文物中,有哪些是在义和团运动之后被抢劫和走私出中国的。

德方调查人员表示,这项关于文物来源的研究将使八国联军的成员国面临归还文物的问题,为归还被掠夺的中国文物铺平道路。

Workshop participants view possibly looted works at the Asian Art Museum in Berlin in March.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hundreds of porcelains, bronzes and picture scrolls held by German museums may be implicated. © Jens Kastner

一、研究背景

一般认为,中国文物的规模化流失,可分为三个较为集中的阶段,分别为1860年至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20世纪80年代年代至今。第一个阶段的集中流失主要肇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本次德国博物馆审查的文物主要流失于第一阶段末期的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从皇宫禁苑、官署部衙,到五公府第、居民商宅,都遭受到联军的地毯式洗劫。有史料记载,经此浩劫,北京城“未然之橹楼,为联军击碎烧弃,已失数百年来巍奂之美观,旧迹留者,仅一二者”。“盖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时期,至少有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德国研究人员估计,这7家博物馆中可能藏有数百件与掠夺相关的瓷器、青铜器和卷轴。

Beijing's Forbidden City was one of the Chinese imperial palaces looted by soldiers, civilians and missionaries. © Getty Images

二、研究内容

近年来,德国开始归还殖民侵略时期从他国掠夺而来的物品。2018年,柏林方面归还了20世纪初德国人在现今纳米比亚地区犯下种族大屠杀罪行时盗取的头骨。如今,德国文物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转向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7家博物馆开始审查其馆藏的数千件中国文物是否于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掠夺和走私出国。德国博物馆组织此次文物来源研究,目的在于制定指导方针,作为其他德国和国际博物馆日后对义和团运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的可靠基础。这项研究将投入220,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67万元),并于11月结束,届时产生的执导方针将应用于后续项目。

据报道,七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各挑选了其所在博物馆中的20余件中国藏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研究了相关材料、图像、铭文和来自德国军事档案馆和中国皇家工坊的文件,后续调查可能涉及化学测试、X光检查和对相关人员后代的采访。在今年三月这七家德国博物馆举办的一场联合研讨会上,研究人员指出确定文物归属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一个世纪前的一些艺术品交易商可能故意声称文物来自皇室以获得更高的价格。上海大学于2019年加入了这项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也于2022年同该项目建立联系。

Mio Wakita, curator of the Asian art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of Applied Arts in Vienna, told workshop participants in Berlin in March about studies of her museum's 'Jesuit globe' that may have come from an imperial collection in Beijing. ©️ Jens Kastner

三、追索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20年英国向中国返还了68件文物,2021年美国向中国返还了12件文物,近十年间,1800余件海外流失文物归国。然而由于海外流失文物返还涉及各种复杂因素,如果我国通过司法途径主动追索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劫掠的文物仍面临着许多艰巨挑战。

(一)事实层面

德国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指出,确定文物归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文物交易商可能故意声称文物来自皇室以获取更高的价格外,研究人员还指出了其他困扰确定文物所有权的因素,其中包括德国士兵笔记中关于地理位置的混乱记载以及1920年中国军阀对皇宫和陵墓的掠夺。此外由于文物被八国联军劫掠距今已120余年,相关证据收集难度大,这也导致文物所有权的确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法律层面

在民事法律层面,德国善意取得制度是追索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文物的一大难题。《德国民法典》第932条是关于善意取得的一般性条款,而935条则是专门调整被盗物、遗失物以及其他以违背所有权者意愿的方式而丧失之物的所有权的规定,该法条的名称为“丧失的物无善意取得”。根据这些条款,原则上善意购买者可以从无权利人处取得物之所有权,但如物被盗窃、遗失或以其他违背所有权的方式而丧失的,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然而,如善意购买者通过公开拍卖购得有关物品,即便该物是被盗物或遗失物,该购买者也可基于善意取得获得该物的所有权。因此,如果德国博物馆通过拍卖取得了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劫掠的文物,并且在此过程中不存在知道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该物不属于让与人的情况,那么德国博物馆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取得制度对文物追索进行抗辩。

此外,取得时效也成为追索文物的障碍之一。取得时效是取得物权的原因之一,《德国民法典》第 937 条规定了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根据该条款,尽管依《德国民法典》第 935 条第 1 款,被盗物、遗失物或者以其他违背所有权的方式而丧失之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如果德国博物馆在取得此类物品及自主占有期间为善意且占有满 10 年,则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最后,消灭时效也会给文物追索带来困难。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97 条的规定,基于所有权或其他物权而发生的返还请求权,经过 30 年而完成消灭时效。该法典第 200 条进一步规定,不受普通时效限制的消灭时效期间自请求权发生时起算。

因此,如果德国博物馆确系八国联军侵华文物的善意占有者,并且占有时间超过了10 年,德国博物馆可以根据取得时效制度取得文物所有权。即使德国博物馆为恶意占有者,30 年的消灭时效也可以产生原物返还之诉无法获得法院支持的后果。职是之故,无论是取得时效制度或者诉讼时效制度,在实践上都将构成文物追索的重大法律障碍。

在行政法律层面,一些规定和要求也增加了追索文物的难度。首先,德国于1955年8月6日通过了《防止德国文化财产外移保护法》(Act to Prevent the Exodus of German Cultural Property),该法于1999年7月进行了修订。该法明确规定,德国所辖各州自行负责保管各州的文化财产清单。被列入文化财产清单的文化财产只有征得德国国家进出口委员会的同意,并获得负责德国文化、媒体事务的国务秘书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够出境。因此,如果八国联军侵华活动相关文物被其所在州列入了文化财产清单,即使博物馆查实了文物归属,想要归还这些文物,也需要经过严苛的审批程序,这无疑给文物追索增添了难度。

Act to Prevent the Exodus of German Cultural Property

此外,德国于2016年6月23日审议并通过了《文化财产保护法》(Act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依据该法第52条的规定,如果被掠夺文物不属于2007年4月26日后入境德国或无法确定入境时间的文物,但被证实于2016年8月6日之前入境德国,则应适用2007年制定的《文化财产返还法》。《文化财产返还法》是一部旨在实施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Convention on the Means of Prohibiting and Preventing the Illicit Import, Export and Transfer of Ownership of Cultural Property,下称《1970年公约》)而颁布的系统性规定文化财产返还的法律。这部法律既调整欧盟调整欧盟其他成员国与德国之间文化财产返还争议,也调整《1970年公约》其他缔约国与德国之间的文化财产返还争议。根据该法第6条的规定,对于《1970年公约》缔约国而言,请求返还的文化财产应符合《1970年公约》第1条规定的一类,且于2007年4月26日后入境德国(从2007年4月26日起《1970年公约》才对德国具有约束力,且按照德国的实践《1970年公约》没有溯及力)。此外根据该法第11条请求返还被非法转移文化财产的时效之规定,请求国应当在德国知晓被非法转移文化财产的1年内提出返还请求,但请求国主张追索的权利,以自文化财产被非法转移处境之日至30年为限。如被非法转移的文化财产是请求国国有财产或公立机构的收藏藏品,则请求国享有自文化财产被非法转移出境之日起至75年为限的追索时效。因此,无论是从该法的适用范围还是请求返还的时效来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因不符合2007年4月26日后入境德国以及文物非法转移出境时间不超过75年的要求,返还请求在法律上难以获得支持。

四、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司法途径追索义和团运动之后被劫掠的文物无论是在事实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面临着重重障碍。然而,德国博物馆主动与中国合作,主动开展文物归属调查,这无疑会减轻所有权归属的举证压力,为归还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劫掠的中国文物铺设了道路。除此之外,这一举措更加释放出一种积极的信号,即德国正在正视历史,通过国际社会合作来还原历史,并尝试返还文物来纠正过去的错误。这样的举措也将迫使八国联军的其他成员面临返还的相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举措不仅促进了国际社会对类似问题的关注和行动,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藏品来源研究员克里斯汀·霍沃尔德(Christine Howald)表示:“义和团运动背景下的艺术品掠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项目在澳大利亚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尽管澳大利亚本身不是八国联盟的一部分,但澳大利亚的博物馆里有许多那个时期的中国作品。”展望未来,这样的合作与努力将为保护文化财产、推动文物归还事业开辟新的道路。随着国际社会对历史正义的更多关注,预计类似的合作模式将为解决全球范围内的文物返还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END

作者简介:

张丹妍,中国政法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

文字|| 张丹妍

审稿|| 笪弘宇、陈锐达

审定|| 霍政欣、余萌、钟鸣

排版|| 张丹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国联军抢走的文物能归还?
大规模归还中国文物,德国已经行动!接下来就看英美日了
在八国联军中,仅有两国向中国归还国宝并致以歉意,这两国是谁?
八国联军中,仅有两国向中国归还国宝并致歉,这两国是谁?
八国联军抢的#文物 ,#德国 将全面清查 #历史
二战德军文物级别元帅 八国联军侵华 他在山东当排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