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特长生:从新生事物到渐成历史 | 音乐周报“乐迹”特刊




我国艺考蓬勃发展的20年时间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名词:艺术特长生。艺术特长生招生,为艺术门类学有所长,但又不走艺术专业道路的学子提供了“破格”升学的机会,让这部分学子凭借艺术所长可以有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经过20年的政策变迁,如今,“艺术特长生”这一条“捷径”将成为历史。


高校:
艺术特长生将成历史


我国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的诞生,原是为满足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美育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近20年来,招生政策经历了稳定发展与规范调整期、刹车与严控期两个阶段,国家招生政策逐渐收紧。2024年,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将不再通过高考环节招收艺术特长生,改为从各校在校生中选拔。

高校艺术特长生的稳定发展与规范期为2005年至2014年。1987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艺术特长生,用降分的方式录取品学兼优,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旨在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此后,艺术特长生报名与招生快速发展,具有招收艺术特长生资格的高校,从1996年的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增加到2005年的53所。之后近20年,基本稳定在这个数量。

2014年之前,国家相关部门对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审批及测试相对比较宽松,未统一组织艺术特长测试的省(区、市)的生源,试点学校自行或联合组织测试;明确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但不低于学校同批次录取分数线)”的招生规定,但对“个别艺术水平特别突出”的、可采取特殊降分政策的考生,并没有确切界定。

2013年12月11日《音乐周报》教育版报道


刹车与严控期为2015年至2023年。由于各校艺术特长生招考测试的标准不一、办法不一,降分录取的条件不一样,极易产生招生不公平、“暗箱操作”等问题。对此,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和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国家对艺术特长生招生发出了“刹车信号”,此后,除了教育部批准同意的53所高校外,其它经各省(区、市)批准的高校逐渐退出艺术特长生招生的舞台。同时,针对屡次曝出的违规现象,教育部要求,从2014年起,各地各高校在开学前要对特殊类型录取的新生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发现问题的不予学籍注册。

2015年1月28日《音乐周报》关注版报道


2015年起,“艺术特长生招生”变为“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并加大了招生政策的规范力度。例如,规定招生项目要列出分项的计划,增加透明度;已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试点高校不再单独招收相应专业项目的艺术特长生;公示合格考生人数不得超过艺术团招生计划的2倍,改变了原来试点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格人数的状况;对于艺术测试成绩特别优秀,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即可录取的学生的数量进行控制,从原来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5%降到10%;强调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不得招收与艺术团无关的艺术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越来越严格,艺术特长生考试也越来越难。在所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中,对艺术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最高——具有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资格的53所高校都是985或211高校,这些高校要求艺术特长生的文化成绩须达到所报考学校提档线下20分以内,而这些高校的提档分数线都很高。由于要求提高、合格比例降低,实际报考艺术特长生的考生数量开始下降,试点高校能录取的艺术特长生数量也在下降。

2022年10月31日,教育部下发《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要求》强调,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2022年11月23日《音乐周报》教育版报道


中小学:
小升初特长生已取消,
中考特长生再压缩


高校艺术特长生的发展,促使中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应运而生。

中小学相关艺术特长生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以来,对促进全国各省市中小学生学习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项目,普及艺术教育,提高美育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少年宫艺术体系、艺术特色学校、高水平艺术团来说,艺术特长生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艺术人才。这些艺术团体或学校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以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为例,截至2021年4月,北京各区进行公示的金帆艺术团有126个,包括合唱团、舞蹈团、管弦乐团、民族管弦乐团、管乐团、行进管乐团、京剧团、话剧团等,团员多达万人。在2020年北京取消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制度之前,金帆艺术团下属团员大部分都为艺术特长生。

与高校艺术特长生围绕“高考指挥棒”不同,中小学艺术特长生虽然也与小升初、中考挂钩,但受到各地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地方特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地标准差异大、执行方式各不相同的情况。作为地方招生考试制度的有益补充,特长生招生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学校、学生艺术团等输送了优秀生源。但在近20年的发展中,“钻空子”的现象时有出现,偏离了特长生招生制度公平公正、选拔优秀人才的本意。伴随着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的“刹车”与严控,中小学艺术特长生招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014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小升初”严控特长生招生,要求2016年学校“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严格控制在5%以内。2018年2月23日,为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解决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推进多校划片招生,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2018年3月7日《音乐周报》教育版报道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中考仍然招收艺体特长生,符合条件的招生学校可以提出申报,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县(市)区教育局审批同意后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经教育部门批准。如2021年5月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高级中等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每一类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4%以内,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3%以内。北京一位负责中考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的老师表示,北京的“小升初”艺术特长生招生已取消,2024年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通过高考环节招生,现有的中考艺术特长生既无“来路”也将无“去路”。

艺术特长生的取消,一方面减少“功利性考生”的存在,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对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中小学)的存续与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学生艺术社团最终目的还是要惠及更多孩子,助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只要相关政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特长生取消对社团发展、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如今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美育进中考的政策,都为越来越多孩子学习艺术提供更多的机会。未来,随着艺术教育普及范围的扩大,艺术素质将成为大多数孩子必备的素质,而不仅是部分孩子的特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高水平艺术团各高校招生项目及报名条件|艺术特长生—中国教育在线
当学音乐不再是升学的捷径,我们还能图点啥?
2020年各高校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项目及降分政策
美术纳入中高考?教育部辟谣:从未发布过此消息
考级证书真的有用吗?
有些乐器大学根本不收!你还盼着清华给孩子直降6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