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绘制新版图 | 音乐周报“乐迹”特刊



“专业音乐学院”一词一般特指不依附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类大学,拥有独立建制的公办高等音乐学院,高等教育体系完备,音乐学科覆盖全面,学院旨在培养专业出色、与国际接轨的音乐艺术高端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音乐界一直保持“九大音乐学院”的格局,这九所独立建制的专业音乐学院统领着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基本面貌。“九大”中,中央音乐学院是惟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等音乐院校,也是艺术院校中惟一入选“211工程”建设院校的国家重点大学。始建于1927年,拥有最长建院历史的上海音乐学院与以中国音乐理论、创作、表演与研究为主要特色的中国音乐学院,也被看作是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顶尖学府。以上三所高校也是中国“双一流”院校。此外,首都经济圈中的天津音乐学院、华南地区的星海音乐学院、西北地区的西安音乐学院、中南地区的武汉音乐学院、西南地区的四川音乐学院与东北地区的沈阳音乐学院共同构筑了九大音乐学院的完整版图。

上述九所专业音乐学院都拥有各自的附中(附小),办学层次覆盖“小中大”,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贯制艺术人才培养体制;而拥有音乐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音乐院校集中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这三所音乐类高校共同代表着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术研究水准。九大音乐学院建院均超50年,历史最为悠久的上海音乐学院已度过了建院95周年华诞,四川音乐学院与武汉音乐学院也有着八十余年的积淀。它们长期肩负着中国高等音乐人才的培养重任。

直到2016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九大”格局被大刀阔斧地改写。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同时批准成立浙江音乐学院与哈尔滨音乐学院,九大音乐学院正式升格为十一大音乐学院。新成立的两所专业音乐学院各有特色,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专业高等音乐教育的整体实力。除此之外,国际音乐名校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也开启了全球化办学的风潮,为国内的专业音乐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


长三角艺术新秀
——浙江音乐学院

2016年12月28日《音乐周报》教育版报道

地处杭州市的浙江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毗邻而建,环境秀美,风景宜人。在2020年底,上海音乐学院牵头成立的“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中,浙音作为长三角地区第二所专业音乐学院,大大助推了长三角艺术教育一体化进程,为长三角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注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浙江音乐学院的办学层次包括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阶段,音乐学科覆盖全面。系部建制方面,除了传统的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浙音还设立了流行音乐系、戏剧系与音乐工程系等新兴系部,拥有舞蹈学院与音乐教育学院,为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艺术教育与流行音乐市场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在表演教学领域,浙音成立了独树一帜的五大学院系统,包括乐队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歌剧学院、室内乐学院和合唱学院,校园音乐演出与表演大师班应接不暇,为浙音校园内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实践机会。五大学院联手五位舞台表演艺术家张艺、王甫建、孙秀苇、宁峰与严圣民,面向国内外招募具有专业水准的学员,打造高标准、职业化的乐队演奏、歌剧舞台、室内乐表演与合唱表演人才“蓄水池”,这已成为浙音办学的一大特色。

在音乐学术研究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音乐学院于2020年9月成立了中国首个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关注音乐教育学领域的高等音乐教育政策、课程、教学、评估体系与美育理论研究,与音乐教育学院的教学实践同步并行,相辅相成。浙音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目前已举办多次音乐教育学学术研讨会,并专设基金资助学术项目申请与研究,重视跨学科视野、方法论意识和人文关怀理念,成为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新重镇。


东北音乐新地标
——哈尔滨音乐学院


地处哈尔滨市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则另辟蹊径,打造独特的“俄罗斯特色”,在“音乐之都”哈尔滨城建立中国东北音乐新地标。哈音作为黑龙江省惟一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艺术类高校,与中国东北地区另一所老牌音乐院校——沈阳音乐学院遥相呼应,形成北方地区高等音乐学院的“双姝”格局。

20世纪之初,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哈尔滨一举成为东北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中心,拥有中国交响音乐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现哈尔滨交响乐团),大量俄侨音乐家也为哈尔滨早期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哈尔滨音乐学院背靠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雄厚师资,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是中国第四所拥有音乐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

2015年12月30日《音乐周报》教育版报道


哈音具备面对俄罗斯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音乐文化传统,办学上打造鲜明的对俄合作特色。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与哈音建立了紧密的姊妹学校关系,共同建立了“中俄音乐联盟”,在艺术、教育、科研、实践等方面均互学互鉴,成为了国内对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如今,哈音建成至今已选派了数十位优秀师生赴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留学进修,可谓与“俄罗斯学派”亲缘关系最为紧密的中国高等音乐学府,是大批东北地区音乐学子的神往之地。

2020年,哈尔滨音乐音乐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且在同年引进音乐学家杨燕迪担任院长,形成卓越办学团队;2022年,音乐期刊《北方音乐》彻底改版转型,以高规格学术季刊的面貌成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学刊,由杨燕迪担任主编,凸显俄罗斯与东北地区音乐研究特色;2023年6月,哈音联合中俄音乐院校与剧团,在漠河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北极夏至音乐节,在令人向往的北极圈内奏响交响之声。可以见得,哈音正在大步重振哈尔滨城“音乐之都”的美名,在师资、生源、学术研究与办学规格上都大步向前迈进。


全球化办学风潮代表——
天津茱莉亚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在浙音、哈音两所新兴院校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音乐名校也开始尝试在中国的全球化独立办学。2018年,世界一流音乐学府美国茱莉亚学院在天津开办的“直系”研究生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正式向国内外音乐学子招生。天津茱莉亚同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合奏艺术教学为主要办学方向,学院仅设有管弦乐表演、室内乐表演、钢琴艺术指导三个硕士专业,属于典型“小而精”的音乐研究生院。经过五年多的积累与酝酿,天津茱莉亚在国内音乐界已声名远扬:与曼哈顿林肯中心茱莉亚学院本部极为接近的校舍外观、国际一流水平的师资与硬件配备、无缝接轨美国茱莉亚的招生方案与课程培养方案、毕业时获得美国认证的音乐硕士学位……天津茱莉亚学院无愧为一所血统纯正的美国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也为首都经济圈的专业音乐教育增光添彩。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也迎来了新的专业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任创院院长。学院旨在传承港中大深厚的高等音乐教育基础与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学术体系,以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双语教学为特色,在传统音乐表演、作曲与音乐学理论的基础上开设综合性与创新性学科,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这也与“深音”所在的深圳城市精神彼此应和——年轻活力、文化创造。

全球化办学使得高等音乐教育真正消弭了国界。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直接在中国本土招生教学,港澳特区知名大学与内陆音乐学院深度合作办学,这既是中国音乐学子的幸运与机遇,也让国内专业音乐学院在未来更需直面艺术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所实力超群的艺术类院校!比211高校不落下风!
哈尔滨音乐学院今年正式对外招生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调研提纲
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认识
职成处-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品牌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