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美育浸润教师 用情怀涵养师道|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王海英美育名师工作室(舞蹈)系列研讨活动
userphoto

2024.03.25 广东

关注

以美育浸润教师用情怀涵养师道

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王海英美育名师工作室

(舞蹈)系列研讨活动

 广州市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下艺术多元融合

教学评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合照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通过“三浸润”的主要目标,全面提升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充分贯彻文件精神,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广州市中小学核心素养导向下艺术多元融合教学评一体化发展——舞以传韵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于3月15日在广州市培正中学如期举行,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王海英美育名师工作室(舞蹈)成员受邀参加活动。该活动旨在落实《通知》中“以美育浸润教师”的行动,提升教师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涵养美育情怀,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教师职业的艺术美育功能。

专题讲座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王海英教授

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在《新课标背景下艺术课程实施的应然之思》的讲座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以美育工作文件为指导精神,坚持以学科思维为导向、以艺术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用艺术学科的本体特性、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来践行艺术教育,突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情感表达、创造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现现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向度转换来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以“文化理解”的素养培养为驱动,在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前提下,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相关的各项教学行为;将“以美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强调学生要在情感体验、多样的具身实践中获得审美感知,通过自由愉悦、非功利性的直观感受去探索新领域、畅游想象世界、感知万物生机、润泽心灵,确保学生在“浸润式”的审美体验中养成良好品格和成长能力。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 陈锦莹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陈锦莹分享《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音乐学业评价指导分析报告》。学业水平测验是落实艺术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抓手之一,从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内容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显示广州市各校已经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高度重视“新三科”课程,学生在创意实践和审美感知的素养培养上取得突出成就。此《报告》评估了广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近一年的学业质量,其提供的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学改进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的参考依据,以更具客观性和针对性的视角推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开展,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相关工作。

教学才艺展示

本次研讨活动,来自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的曾勇老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的刘平芳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的林子璇老师、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的林秋媛老师共同为大家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教学课例和才艺展示。四位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突出,依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较好地将新课标要求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四个核心素养贯穿至整个课堂之中,充分体现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他们在音乐和舞蹈的逻辑之间寻觅到一座符合音乐规律的肢体语言桥梁,借助音舞一体的形象思维巧妙地开展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在审美体验中获得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认知其丰厚的审美内涵。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 曾勇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刘平芳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林子璇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 

林秋媛

四个课例各具特色,依次展示了四位老师鲜明的教学风格,例如曾勇老师细腻、柔和的语言处理恰好契合了客家杯花舞柔美灵巧的风格特色;刘平芳老师“以情制胜”,课例的设计在情感这一条主线加以创造与升华,课堂结构连贯合理、内容清晰饱满;林子璇老师在彝族火把节仪式中找到适用于二年级的游戏元素,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设定趣味教学环节;林秋媛老师的情境导入引人入胜,语言表达精准有效,能即时让学生置身在蓝天白云、碧草如茵的大草原中,真切地叙述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四个课题充分呈现出教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美育的真谛。他们用心教书,用爱育人,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情感的熏陶中成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个人才艺展示环节,四位教师展现出了极其深厚的专业造诣和扎实的技能功底。他们身为美育教师始终坚守着对专业技能的锤炼与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持续不断的生发力。

分享与交流

      针对以上四位教师的教学展示,王海英教授将“教学评”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到相互交流与共同探讨的环节中,她即时提出四个问题:一是在堂课教学中,我们主要掌握了哪些核心知识点和关键内容?二是在堂课教学中,我们观察到了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元素和特征?三是如何把握四个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平衡?四是针对不同学生如何个性化地激发和开发他们的潜能?这四个问题直接关切到艺术教学必备的四个关键要素:教学重难点、专业元素、核心素养、潜能开发。王海英教授以问题代评价,以思考促总结,不仅引导教师们深入思考自身的教学实践,也激发了他们追求教学卓越的热情,悄然间滋养了他们的育人心境和教育心灵。

本次活动围绕教师才艺展示、课例呈现、分享交流、专题研讨、专题报告五个环节展开,以多维生动的教研形式向各位教师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美育浸润路径。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其审美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对美的认知,因此“以美育浸润教师”,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和美育水平是“以美育浸润学生”的重要前提。此次活动对工作室教师成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审美的熏陶和思维的启迪,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美育的融入和渗透会逐步成为这些教师的实践自觉,他们会用深厚的情怀坚守美育的真谛,用心去雕琢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让师道在真善美的滋养下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王海英美育名师工作室

          (舞蹈)成员观摩学习

工作室主持人王海英教授与广州市各区教研员合影

 广东省普通本科学校王海英美育名师工作室

  (舞蹈)成员合照

文稿:黄雨微

图片:张蔚昕

排版:杜恩妤

初审:黄冬赟

复审:王艺波

终审:王海英

E

N

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部署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学校如何做?(附专家指导和学校案例)
新年观察:2024基础教育的15个“国家级变革目标”丨头条
美育对于深度教学的重要价值
教师的审美修养
【课题研究】中小学美术学科中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
朱敬东 李梦儒 ‖ 艺术课标(2022年版):锚定以美育人、启智润心新航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