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爱的秘钥(下)

 真爱的秘钥(下)——真我相遇的旅程

 



 

关系中的两种角色:依赖与反依赖

 

如果说认识"人格的三个层面"是最基础的框架,那么通过自我觉察和探索反观"关系中的两大角色"则是通往自知之明的关键所在,亦是诸多学员反馈在《真爱密码》中得到的最重大的收获。

 

莎兰老师说,基于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验和童年早期与外界互动的模式,我们在成年之后都发展出来一种相对固化的人格角色或关系模式:我们会因为内在严重的匮乏和不安全感将注意力焦点完全放在关系中的对方身上而成为——依赖者。或者,天平就会摆向另一极端,成为总是有意无意在提防着被对方过度入侵或吞没,因而时时试图在关系中保持距离的反依赖者。

 



两种人格角色,很大程度上是成长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有的人可能两者兼具——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角色,只要它们仍然停留在我们的无意识层面,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控制和局限,进而极大程度上影响波及到关系的和谐与健康。而事实上,如果我们真正用心去体悟与观察,依赖者和反依赖者都有着某种最根深蒂固的、扭曲的恐惧——依赖者害怕被遗弃和背叛,而反依赖者最害怕被关系侵占和吞没。

 

 

真爱的秘钥,遇见真我

 

莎兰老师在中国的一次公开演讲上分享她自己在亲密关系上旅程与成长,她年轻时也曾与在座每一位的一样,将自己无意识地局限于这般关系模式的囹圄之中。匮乏的自我感会在关系的每一个面向上作祟,试图产生一种对真实状况的掌控感(而非去尊重真相),实则仍是一种保护层面和角色层面的人格策略,为的是尽可能不要被对方的举动触碰到内在最柔软的创伤与核心。

 

莎兰老师说:"我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依赖者,而仿佛是天造地设一般,我吸引到生命中的伴侣,他则亦在‘恰如其分’地扮演反依赖者的角色——仿佛就是为了配合我这个重度依赖者的所有作为。"

 



如今,从她的讲述中透出一种淡然和清醒:"虽然一开始我非常疑惑和气恼,但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引发了我的自省与觉察——‘为什么同样的剧情会重复地发生?这一切是要让我看到什么,学会什么?’——这样的问题推动着我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正是因为遭逢与每个人一样的关系功课和对于亲密关系的迷思,莎兰老师在上个世纪末期开始了关于关系和自我真相的探索之路,并进一步地帮助更多的男人和女人去拨开亲密关系中的种种迷雾。

 

当我遇见莎兰·汉考克的时候,她已然在亲密关系的治疗领域和助人工作上有了近数十年的经历。再次会面时,这位已经年近六旬的国际资深导师的脸上仍然绽放着一种赤子般"成熟的纯真"——我心中非常地笃定——这是一种经过试炼的纯真,一种在爱与考验中穿越过彩虹般历程的成熟与练达。

 

 

"进入真爱的旅程"事实上也是"进入真我的旅程"——这两条路其实是同一条。当我们有勇气打开厚厚的、充满压制与否认的保护层,又进一步地带着觉知与自爱穿越充满迷雾与创痛的创伤层后,便有可能抵达"人格之圆"最中心的内核——真我。

 

我们所寻找的真爱就在真我之中。最后,我们其实不过是重新找到了自己。而那份充满泪水与喜悦的爱之关系,亦将成为我们找寻真我永远的道场!

 

 

/陈玺圳

编辑/yannas雄艳

摘自《真爱密码》学习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爱密码,揭示亲密关系中的人生戏剧
推荐:《亲密关系》
刘嘉玲&梁朝伟:我们相爱的时间,是我一半的年纪
做本色,还是角色?
女性如何避开婚姻中的雷区?
洞悉人性——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