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兴安岭风尘记 第十二章(费道申)

提示 

欢迎您荐稿并赐稿!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大兴安岭风尘记

第十二章
逗留街头

七月二十六日,王志在周维生家吃过早饭,周维生说:“兄弟,今天我不上班了,领你到大杨树去一趟,那里我有个朋友,在铁路房产上班,看能不能找到活。”王志跟周维生去了大杨树,从火车站往南一条南北大街,在穿过那条东西大街不远处的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周维生朋友的家。他二十多岁,胖乎乎的,黑黑的圆脸,中等身材,这人热情的招呼他俩进了屋坐下,倒上了茶,周维生介绍道:“这是我的朋友,王清会。”又指着王志说:“这是我以前常向你提起的王师傅,在我们二连干了三个多月,没活了,想再找个地方干几个月再回关里家,你打听一下,哪地方需用瓦匠就让兄弟去,技术你放心,不论介绍到哪里,都不会给你丢面子!”王清会说:“周哥,你说哪里话,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一定尽力而为,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哥干上活”。

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话,王清会的爱人下班回来做了饭,周维生和王志在那里吃了饭,下午,他们返回了二连。

晚上,王志思虑万千,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难道我就这样干等着消息吗?不,我要自己走出去,闯出一条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人的生活就是斗争,如对困难不进行斗争,那不叫生活,只叫活着,那是没有意义的,为了生活,不能光依靠别人,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奋斗,要知难而上。于是,他翻身坐起,拉着了灯,拿出了笔记本,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无能的人才向人求情。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满怀豪情走向艰难的征途,对着困难我放声大笑,曲折的道路在笑声中动摇。高唱凯歌,迎来光明的路千条。写完,他放好日记本和笔,慢慢入睡。一觉醒来,无已大亮,王志穿好衣服,说道:“周哥,我今天去大杨树东物资处,我要找一个叫白国清的,看那里是不是有活。”周维生说:“那你也得吃过饭再走。”王志说:“不了,现在就去,赶到大杨树再吃饭。”说完,没等周维生起来,他就踏上了去大杨树的路。

在大杨树火车站,王志整整逗留了半个上午,又去街上,转来转去,举目无亲,身无分文,腰中有些粮票和布票,但他不敢去卖,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卖。不时的看到那些带红袖标的人,他们都是收容所和自流人员劝阻站的。他们如看到衣着不象本地人或口音不对的,就抓着盘问,然后送到收容所,让干上一个多月的活,就送上火车,送回关里。王志总是躲着他们,不敢和人打招呼说话,更不敢去卖粮票、布票。直到中午,他才忍着饥饿去大杨树东物资处找白国清。

从大杨树镇到大杨树东物资处八里地,王志忍着饥饿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才到,经过多方打听和询问,在一个棉帐篷里找到了白国清,这人,大高个,人姓白,脸也是白白的,王志向他说明了来意,白国清热情的说道:“兄弟,我们物资处今年没有基建工程,过几天我如打听到什么地方用瓦匠,一定想法通知你,你今天就住我这里吧。”王志说:“不,大哥,今天就不麻烦你了,我回二连去。”说罢,告别了白国清,又回到了大杨树。那哪里去呢?住旅社不行,没有介绍信,况且这里更是天天查旅社,抓盲流。怎么办?他依在车站南边的一棵电杆上,从那个旧提包里取出了日记本和笔,写下了四句话:生活二字是斗争,知难而退可怜虫,迎着风浪向前进,钢骨铁筋方炼成。呜—火车一声长呜,驶进了大杨树站,慢慢停了下来,王志一看,齐齐哈尔—加格达奇。王志想,得赶快上车,前几天听徐尚云说,春亭阁住着一个叫李西行的,是李阁张寨人,得找那个老乡住一晚上,于是王志快步登上了列车。

列车离开了大杨树只十二分钟就到了春亭阁小站,王志下了火车,一打听,春亭阁一队就在东边不远处,于是他往回返,大约走了半里多路,正好遇上了一群孩子放学回来,王志问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这北边是春亭阁一队吗?有个叫李西行的吗?”这孩子说:“是呀,你问的那人是我爸。跟我回家吧。”于是,王志和李西行的孩子一起往北走。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话,那孩子不时的捡些石子前面打着,不好,一个石子划破了前边那个男孩子的耳朵,鲜红的血往下滴。随后那孩子大骂不止,王志劝说也不顶事,不大会,到了村头,正巧那个孩子的爸爸和哥哥正在道旁打土坯,见自己的孩子耳朵破了,一问,不由分说,抓着李西行的孩子打了起来,王志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拉开,可那男孩的妈来了,说啥也不行,于是一家人涌向李西行家。这时,李西行的女儿和妈妈也出来了,那李大娘已年近六十,她们娘仨哪是他们的对手,那疯婆真的像只恶狼,横冲直撞,不好,她没来得及向上看,一头撞在了那个大铁块上,顿时鲜血直流。那大铁块是干什么的,原来是生产队用来催社员上工用的,是一个大犁铧头。

这下可好了,他们一家进了李西行的院子,那疯婆进了屋往地下一躺,赖上了。这时,李大娘娘仨一看,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王志说话了,冲着李大娘说:“大娘,不要怕,这事我都在跟前,你家我兄弟是无意用石片打破了她孩子的耳朵,她又是自己撞在了那个大铁块上碰破了头,他们原先本不应该大动干戈,事情闹到这份上也用不着怕,明天我到镇上,让镇里来几个人处理就行了,你们不用管她”。

王志本来说的是海话,那疯婆子当了真,她们也不知道王志是干啥的,于是,从地上爬起来,招呼她一家人就走了。

没走出多远,她丈夫和大儿子又回来向王志赔礼:“同志,我们不再闹了,明天你就不用再让镇上来人了,我们今后也不会再闹事了。”王志说:“不闹就算了,我也挺忙的,你们快回家吧”。

那一家人走了,李西行的一家人呆呆的看着王志,不知说啥好。

王志说:“大娘,我是从大杨树来的,老家是鱼城南的,和你们是老乡,今天特地到你家来认识认识”。

李大娘一听是家乡人,又为今天的风波费了心,百般热情,忙招呼王志进屋,问长问短,王志一一回答。

李大娘说:“你大哥,今天你大爷不在家,我们娘仨要不是你在这里,真不知如何是好,快坐下休息,我去做饭”。

王志在李西行家吃了晚饭,也是这一天唯一的一顿饭,吃饭后,又唠了些家常,王志就住在了李西行的家。

第二天,吃过早饭,王志告别了李大娘一家,又乘火车去了大杨树。

八月艳阳天,大兴安岭的中午,骄阳似火,坐落在群山环绕中的大杨树镇,像一个小盆地,街上连一棵指头粗的树都没有,时而驶过一辆大卡车,卷起街上尘土飞扬。

王志在街头、车站转悠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活,又有谁知道他是一个瓦匠?又有谁知道他是在找活干?

天快黑了,今天怎么办?最后王志大着胆子在候车室卖了几斤粮票,买了一盒一毛七的大刀烟。他吸了几支烟,可不顶饭,肚子饿的吱吱叫个不停。没法,王志上了去二连的路。

过了场部,离二连还有四里地,这在平常在柏油路上骑自行车也就是十多分钟,如步行最多用半个小时。可今天,王志实在走不动了,怎么办?好了,大道两旁不是树林子吗?找吃的!王志进了树林子,这季节,正是山榛子成熟的时候,实在太香甜了。山榛子吃完了,肚子也不饿了,他也有劲了,顺着大道,不一会到了二连周维生的家。

  

作者简介费道申,1944年,家住丰县首羡镇渠阁北西大庄,本文历经多年写成,反复修改多次,现在才打印成册,书中王志为作者化名。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主编秒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樟园】高二(6)班 卞周蕊 红胎记
“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系列全国评选表彰参选:王志贤
(6)李半升缘定杨树岗
民间故事:瓦匠回家,见妻子将饭菜放于桌下,他躲到床底逃过一劫
李意淳水彩(西行风景系列)
哭丧人讲故事:记得前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