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最美的桥上惬意地走过 (沈 学 印)

文学人生杂谈
拾点拾典

走在西塘古镇,确有绿意红情春色好的感觉。“九里湾头放棹行,绿柳红杏带啼莺”,即是它的真实写照,西塘石桥众多,也是我留恋的难舍之情。

 那日,我沿河堤踏着石板小路走进西塘。河岸上,一边是伸延的廊棚,一边是安祥的民居。不知何时才意识到,在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流中,我走过了好多桥。这才对眼前的一座座石桥引发兴趣。西塘的石桥,安然秀气,一副经千年而不惊,历万事而淡定的姿态。始建于清代的“卧龙桥”即是,从它南北两侧的桥联就能洞悉桥的沧桑。南侧一联书:“造千万人来往之桥,修数百年崎岖之路。”北侧一联是:“愿人常行好事,愿天常生好人。”可谓建桥者为民造桥,后人得益。

 “送子来凤桥”古时称晴雨桥,亦称情侣桥,寓意情侣步经此桥,婚后必生贵子。我上桥时刚下过小雨。湿漉漉的石板上,呈现异样的风景,似乎更能让我感受石桥几百年来的诉说和内含。尽管此前,有人告诉我,西塘最美的时刻是清晨和傍晚。清晨游人稀少,没有喧嚣,阳光从廊棚隙缝间洒下,人们散步于河边,看静谧中的枕水人家,门前清烟袅袅,一派宁静安逸。傍晚天色渐沉,两岸廊檐下红灯笼纷纷亮起,沿河一路逶迤延伸,似乎没有尽头。两岸阁楼挑出的串串红灯笼,阁楼上半开的小隔扇,就像水乡深处一个久远的梦在向游人敞开,让你觉得这是在西塘的怀抱吗?

 当我发现自己站在一座石桥上,只想在此做一短暂驻足,或寻找一下身边的风景时,对面的石桥上早已有人将你当成风景,定格在瞬间中。这触景生情的意境很容易让人想起卞之琳的那首诗:“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确实,诗情画意不是凭空设想,亦不是空穴来风。在我凭栏眺望时,潋滟水光中,果然有一女子倚在半开的窗棂旁,她衣着朴素,淡淡的花纹儿都依稀可见,那蓝印花布的衣裳很淡薄,微风一吹罗裙上的飘带都有轻轻欲飞的感觉。这样的风景,西塘到处都是。远处有几家店铺正开门纳客,刚打开的老式木门发着“吱吱扭扭”的声响,听来很新鲜,让人没反感。这时各家女主人总会拎着拖布,提着水桶,来到河边,洗洗涮涮,叮叮咚咚,来来回回,上上下下,把大拖布甩在青石板上,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声音听着好熟悉,既久违又亲切,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后来想起了,是《早春二月》,还是《芙蓉镇》”?一处青石板的台阶下,一老大妈踮着脚下来洗淘米箩,被她顺手扬起的水花洒在石阶上,那样活泼,而后又顽皮地流回河里,湿漉漉的石阶被洗刷的耀眼灵动。忽而老大妈会站起向小桥这边看着,安详地望着桥上的人流,我急忙向她招手示意,她或许知道我是外地人,专来看水乡的。她甜蜜地笑着,溢着一脸祥和之气。这时有船在她身边经过,她同样微笑着。我想,这老大妈也许一辈子未离开过水乡,以后也不会。就像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至今还生活在林区,从没离开过一步,就是舍不得大山里的绿树秀水!

 在“环秀桥”上,我小憩一会儿,便惦记上石桥两侧的桥联。于是,匆匆跑过去,才看清东侧一联是:“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一联是:“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形摇波底月。”意境绝妙,极尽雅致。这时正有乌篷船过来,摇橹声不紧不慢,摇橹船娘唱着小曲,绵软悠长。船影在水面上荡漾着,安然恬淡。至今想起心底还发着“咕噜噜咕噜噜”的击水声,让心灵的轻吟留在水乡……

 西塘,有人统计共有石桥104桥,且都古扑厚淳,造型各异,拱型桥如彩虹飞架,平卧桥如长笛横吹,它们散落在水港上,从此岸到彼岸,人行于桥上,都会生发出美丽的遐想!

 在西塘,无所谓哪座桥最美。清代诗人袁牧在《随园诗话》中说:“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人为轩轻。音律风趣,能动忍心目者,即为佳诗;无所谓第一,第二也。”虽是论诗,但用在西塘石桥上,同样合适。西塘永远是西塘,西塘的桥亦如此。如果西塘的桥既像这个桥又像那个桥,而唯独无己风格,那不太可悲了吗?

 在西塘,我始终认为,这里的每一座石桥,都是一幅画。我所走过的每一座石桥,都是最美丽的。起码,我家乡哪儿没有!

作者简介:沈 学 印 笔名晓哂、雪垠、慎重、继续弹等,网名逍遥剑客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塘:感受小桥流水恬淡时光
水韵江南——赏南浔、走西塘、品乌镇
[转载]【实拍】西塘:小桥流水恬淡时光 (组图 33P)
【散文界】立岳:遇见西塘
西塘景区印象之二:软性管理
烟雨江南 梦回水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