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喝酒就脸红可不是什么大酒量,这是身体在报警!

几乎每个人都参加过几场酒局,酒局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一喝酒就容易脸红,而有些人则面不改色。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一个误会,他们认为一喝酒就脸红的人酒精代谢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酒量。而不脸红的人酒精代谢差,代表酒量不行。其实事实与这种误会恰好相反:喝酒脸红不是代表大酒量,而是一种警告色!

一喝酒就脸红是什么原因?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一杯酒下肚子后被肠胃吸收。被吸收后进入血液,90%~95%的乙醇会在肝脏中被分解。

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把乙醇转化成乙醛。乙醛继续被肝脏中另一种物质乙醛脱氢酶分解成乙酸,乙酸最后会被人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去。乙醛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让毛细血管扩张,当大量的乙醛没有及时进行下一步分解时,会在人体中堆积,使人脸通红。

所以喝酒脸红是乙醛积累在体内,没有及时排出去的表现,甚至很可能是乙醛中毒。

为什么有人喝酒脸红,有人不脸红?

乙醇被肝脏分步分解时,都会有相对应的生物物质参与反应。酒量不好的多数人体内缺少生产乙醛脱氢酶的基因,所以产生不了或只能产生极少的乙醛脱氢酶,乙醛不能被及时分解。所以,酒量这事儿,还得看基因。

喝酒脸红有什么危害?

前面也说过,脸红是因为乙醛在体内积累,没有及时排出去,导致面部血管扩张。如果长期喝酒,乙醛没有被及时清理,在体内累积到一定量,就会开始慢慢毒害身体器官了。

乙醛已经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列为人类的一级致癌物,不仅如此,乙醛还易引起头痛、心悸、呕吐、宿醉,并提高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风险。因此,喝酒不仅仅伤肝,喝酒脸红的人,因为无法清除酒精代谢后的毒性乙醛,会比喝酒不脸红人得食道癌、口腔癌、心脏病、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高得多,需提高警戒。

大家都知道饮酒的危害,但是有些酒却不得不喝,于是在人群中间口口相传着很多解酒方式,比如,抠嗓子,吃药,吃油腻的东西以及喝浓茶或醋,然而非常令人失望,这四个方法都不可取,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抠嗓子

有些人酒喝得过多时,为了不醉酒或少遭罪,常常想通过抠嗓子把酒呕吐出来。其实,这种强迫性呕吐的醒酒方法非常危险。由于在剧烈呕吐时可导致腹内压的急剧升高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等)的逆流。若反复强迫自己呕吐,则很容易引起胃出血,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另外,剧烈的呕吐很容易损伤贲门括约肌,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人们在用手指、筷子等异物刺激嗓子的时候,还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和咽喉黏膜的损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若进行强制性的呕吐还可导致其血压的迅速升高,酿成严重后果。如果已经喝醉的人进行强制性的呕吐,还可能将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吃药

有人认为,若在喝酒前吃一两片阿司匹林或止痛片,或者喝一袋感冒冲剂,就不容易醉了。其实,这种解酒的方法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在饮酒前若服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解热镇痛药或感冒冲剂等感冒药,会使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并大量出汗,这样会促进酒精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使人的酒量暂时性地增大。但这也增强了药物的毒性,有可能导致胃出血。由于大多数药物和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人们若在吃药后马上饮酒,还会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可能出现酒精中毒、肝损伤、药物性肝炎等情况。

吃油腻

有人认为在饮酒前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可减少胃肠对酒精的吸收。其实这种解酒的方法既伤胃又伤肝。由于人们若在空腹时吃油腻的食物易出现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吃了油腻的食物,再大量地饮酒更会使这些症状加重。并且,长期这样做也容易使饮酒者患上脂肪肝。

喝浓茶或醋

茶有利尿的作用,醉酒后适量地饮些淡茶水,确实可以加速酒精的排泄,使人较快地解除醉酒状态。但是,在饮酒后若大量地饮浓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加剧对胃肠的刺激。这是因为酒精和浓茶中含有的咖啡因都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酒精和咖啡因还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心律不齐、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以上方法都不可用,那么有没有真正的解酒方法呢?其实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戒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能千杯不醉
死心吧!酒量是练不出来的,吃什么药也不好使的那种
酒前偷偷喝一勺,酒桌上能“一挑三”!越喝越清醒,再也不怕喝醉
专家称解酒药无一被证实有解酒疗效
如何从喝酒后的反应,看出酒量大小?运动可以加速酒精代谢么?
喝酒科学12问:脸红、脸白、脸青、出汗,谁最能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