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大改道,有5次之多,流经地涵盖了河北省中南部

历史上,黄河曾长期流经河北平原入海,对河北平原和海河水系的形成及变迁,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一、大禹治水之后的东、西二条河道

距今约四千多年前,传说大禹治水之后,黄河形成东、西二渠。西渠沿太行山东麓山前洼地北流,由河南省境向北穿过今漳河,经大陆(今任县、巨鹿一带),至天津附近入海。东渠则经濮阳、定陶,由古兖州东北流入海,即“陶于河”旧道。商代以前西渠是主流,商代以后东渠是主流。

《禹贡山川总会之图》中的黄河

二、周定王五年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这是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所经路线大致从滑县附近向东,至河南濮阳西转而北上,在山东冠县北折向东流到茌平以北折向北流,经德州、沧州在今河北黄骅县以北入渤海。

周定王五年之后的河道

三、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堵塞黄河瓠子决口。此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汉书·沟血志》),即经今馆陶北、临清南、清河东、景县南,至东光县西复归大河本流,这一股河当时称为屯氏河。

汉武帝时期的瓠子河

从馆陶北决的屯氏河

四、王莽新朝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旧治在今河北临漳县西,一说在今河南南乐一带),向东南进入漯川故道,流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离漯川北行,经今山东临邑、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东汉时的黄河下游河道,和新朝形成的河道基本相同

五、北宋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商胡埽,大致经今大名、馆陶、临西、枣强、衡水至青县,由天津附近入海,宋代称为北流,是黄河又一次大改道;至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在商胡埽以下的魏郡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口,成为一条支河分流,经今朝城、馆陶,入唐故大河北支,经乐陵、无棣入海,这股支流史称“东流”。至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98年),“东流”断流。到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光禄村决口,全河南徙,夺淮入海,使黄河下游长期流经或影响河北平原的历史发生重大改变。

北宋时期历次的黄河河道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河决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黄河改行现道,虽然北迁回归至渤海入海,但已离开了河北平原。

历代黄河行经海河流域主要路线示意图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黄河六次大改道
黄河的历史变迁(二),历史上六次黄河大改道,五次在河南
一部黄河改道史多少兴亡笑谈中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山东省为什么大多城市建设在丘陵上
观澜|黄河大改道,给山东带来怎样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