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至今600多年内,冀鲁豫省界历经几次巨大变化,为何会这样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自古以来统治者就是以山川的天然分界线的“山川形便”,和为了便于对地方区域进行有效统治的“犬牙交错”,对这两方面的综合考量后而进行设置的。抛去秦汉、唐宋离今天特别久远的朝代不谈,元朝以来,特别是明清时“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置,绝大部分省的界线到今天仍然在使用。

清朝和今天的河北省中南部轮廓对比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面临的情况均不相同,部分省界自明朝以来变化还是十分巨大的,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明朝的北直隶(京师)、清朝的直隶,今天的河北省的省界走向,除了中部变化不算太大之外,其北方和南方的变化尤为巨大。

今天大家都知道,河北省北方的省界变化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受民族影响得比较大,这一方面本文不谈。主要是看一下河北省最南端的省界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今天河北南部的省界是分别与河南、山东、山西相邻。

明朝

今天河北省的最南部,在明朝时是属于北直隶广平府和大名府。

广平府西与河南彰德府的武安、涉县、磁州、临漳,东与山东东昌府临清州的武城、临清州、邱县、馆陶县相邻。

大名府西与河南彰德府的临漳、安阳、汤阴,卫辉府的淇县、汲县、胙城,开封府的延津、封丘、兰阳、仪封为邻;东与山东兖州府曹州,东昌府濮州、观城、朝城、莘县、冠县、馆陶相望。

明朝北直隶南部图

清朝

清朝时与明朝变化不算太大,今天河北南部一带属于直隶广平府和大名府。

府辖县到清末则有了一些细微的改变。首先是原属于河南彰德府的磁州,因为“永磁争水”的原因被划到直隶广平府,这样一样就使原本没有州的直隶广平府拥有了一个州。此外直隶大名府的内黄县被划到河南彰德府,而直隶大名府的浚县、滑县则划到河南卫辉府,造成这一改变的原因是在雍正年间,为保证河南漕粮通过卫河北运至京,有卫河河道的浚县、滑县划给河南省,有利于统筹力量和资源对河道进行治理。

清朝的直隶

民国

和清朝比起来省界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省名从1928年开始直隶省改为了河北省,一直使用到今天,此外就是明清以来的府、州都被废除,只留县名,或者州名改县。

1947年的三省交界处

新中国成立之后

河北、河南、山东之间的省界变化巨大。

首先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年7月至1952年11月,于三省之间设立并撤销的平原省,使三省省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最显眼的是消除了自明、清以来河北伸向河南、山东两省之间的那只“大脚”,它是由大名府的各县组成的。这只大脚大部分县划入了河南省,仅有东明县划给了山东省。还有河南省的武安、涉县、临漳划入了河北。这样一来河北、河南两省的省界由原来的垂直的方向变为了水平的方向。

1950年的几省交界处,可以看到平原省

另外还有在1963年、1964年两年,由于治理海河、黄河水患,对三省省界的调整也是巨大的。首先是山东省的丘县、馆陶县因为治理海河划入了河北省。而为了治理黄河、金堤河,山东省撤销了寿张县,范县、濮县划入了河南省。

1965年三省省界的改变

而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间省界的变化则是来自于河南省武安、涉县划入河北带来的,除了这此变化之外,因为太行山形成的天然界限,其他方面则没有太大变化。

从上面情况来看,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正好位于平原,并且还位于黄河、海河等北方主要大河的交汇处或者上游,受河流以及政治、军事变化影响较大,因此行政区划调整频繁,省界变化较多,就远没有以山脉为界的河北、河南、山西省交界的一带省界来得稳固。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期河北、河南省界呈南北状,与今比扭转了90度,为什么?
河南一县:被河北、山东两省“三面包围”!村里人出村就是跨省
有多座城市曾经为河北省会,最没落的是这一座,现仅为县
河北与河南区划调整,1个县入豫12年,为何又给了山东省?
河北与河南的辖区调整,河北省的8个县,为何划归了河南省?
河北这个名字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