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病害

主要生理病


    葡萄生理病害是指因栽培和生理性原因形成的一些症状。近年来调查表明,由于新品种的不断增加和栽培技术的参差不齐,各种不同的生理病害在全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发生。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葡萄生理病害已成为当前葡萄生产上一项重要任务。
    (一)葡萄水罐子病  葡萄水罐子病也称转色病,东北称水红粒,是葡萄上常见的生理病害,尤其在玫瑰香等品种上水罐子病尤为严重。
    (1)病症 水罐子病主要表现在果粒上,一船在果粒着色后才表现症状。发病后有色品种明显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淡;而白色品种表现为果粒呈水泡状,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变软,果肉与果皮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发病后果柄与果粒处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病因主要是营养不足和生理失调。
    (2)发病规律 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和有效叶面积小时,该病害容易发生;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是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时,此病尤为严重。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和根外喷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及时除草,勤松土。②控制负载量。合理控制单株果实负载量,增加叶果比。③主副梢处理。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留二次果的情况下,二次果常与一次果争夺养分,由于养分不足常常导致水罐子病发生。因此,在发病植株上主梢多留叶片就更为重要。一般主梢应尽量多保留叶片,并适当多留副梢叶片,这对保证果穗生长的营养供给有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个果枝上留两个果穗时,其下部果穗转色病比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适当疏穗,一枝留一穗的办法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葡萄日烧病(日灼病)
    (1)病症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穗的肩部和果穗向阳面上,果实受害后,向阳面形成水浸状烫伤淡褐色斑,然后形成褐色干疤,微凹陷。受害处易遭受其他病菌(如炭疽病菌等)的侵染。是一种典型的外因引起的生理病害。
    (2)发生规律 葡萄果实日灼病的发生是由于果穗缺少荫蔽,在烈日暴晒下,果粒表面局部受高温失水,发生日灼伤害所致。品种间发生日灼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白玫瑰、保尔加尔、红大粒、瓶儿、藤稔等粒大、皮薄的品种日灼病较重。篱架栽培时日灼病明显重于棚架。
    (3)防治措施 对易发生日灼病的品种,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叶片以遮盖果穗;对易发生日灼的品种,尽早进行果穗套袋以避免日烧,但要注意果袋的透气性,对透气性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的一角,促进通气;对在生产上需疏除老叶的品种,要注意尽量保留遮蔽果穗的叶片。另外,在气候干旱、日照强烈的地方,应改篱架栽培为棚架栽培,预防日灼的发生。

    (三)葡萄缺氮症  氮素营养是植物蛋白质形成的基础,葡萄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当的氮素供应,以促进枝蔓生长,使树体生长旺盛,叶色浓绿。适量的氮素对开花、受精和坐果以及花芽分化都有良好的影响,但氮素过多会引起枝叶的徒长,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坐果,并延迟浆果成熟,使葡萄着色不良、品质下降、缺少芳香,还容易招致病虫害发生以及花芽分化不良。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也会由于枝蔓、芽眼成熟不够充实而发生冻害。因此,生产上合理施用氮肥是保证葡萄生长健壮、丰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1)葡萄缺氮症状 葡萄缺氮时首先导致新梢上部叶片变黄,新生叶片变薄变小,老叶黄绿带橙色或变成红紫色;新梢节间变短,花序纤细,花器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生长结束早。氮素严重不足时,新梢下部的叶片变黄,甚至提早落叶。
    (2)葡萄缺氮防治 ①叶面喷肥。叶面喷肥能迅速弥补氮素的不足,常用的肥料种类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及充分腐熟的尿液等,其中以尿素效果最好。用波尔多液和尿素混合喷布,能减轻尿素对叶片的伤害作用;叶面喷布尿素常用的浓度为0.2%-0.3%。②全年均衡施用氮肥。春季葡萄植株缺氮对花芽继续分化和开花坐果都有不良影响,因此生长前期应用速效氮肥予以追施,但在果实成熟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采收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能增强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树体养分的积累和花芽的分化有良好的作用,生产上应予重视。③叶面喷施能较快纠正氮素营养的不足,但决不能代替基肥和追肥,对缺氮的葡萄园尤其要重视基肥的施用。

    (四)葡萄缺磷症  磷是细胞中核苷酸、核蛋白与磷脂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细胞分裂关系密切,且也是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与光合、呼吸以及碳水化合物与氮化物的代谢糖分的运转都有重要的关系。磷在植物组织中容易移动,在代谢旺盛的幼嫩组织中含量特别多,缺磷对幼嫩组织的影响最大。磷对糖的合成和运转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试验证明,施磷能使浆果内糖、色素和芳香物质增加,含酸量减少。因此,鲜食葡萄和酿造葡萄栽培中一定要重视磷肥的施用。
    (1)葡萄缺磷症状 葡萄缺磷症状突出表现在叶片变小,叶色暗绿带紫,叶边发红焦枯,花序、果穗变小,果实含糖量降低,果实成熟推迟。
    (2)葡萄缺磷症防治 ①叶面喷施磷素肥料,种类有磷酸铵、过磷酸钙、磷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其中以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钾效果最好。喷布浓度以0.3%-0.5%为宜。一般幼果膨大期每7-10天喷施1次,共喷3-4次。②开花期以前每666.7平方米施磷肥20-40千克,以促进花序发育,促进坐果。③在果实着色、枝条成熟期,为促进果实着色、增加浆果含糖量和枝条成熟充实,每666.7平方米可施磷肥20-40千克,或在果实膨大后进行2-3次根外迫肥。④果实采收后,在施基肥时要重施磷肥,一般每株成龄树施过磷酸钙0.5-l千克,和其他有机肥一同深施于树盘内或施肥沟内即可。

    (五)葡萄缺钾症  钾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浆果成熟,提高果实内含糖量,降低含酸量,促进芳香物质和色素的形成。钾充足时,浆果的耐贮运性增加。据分析,葡萄果实中含氮0.1596、磷0.10%、钾0.19%,以钾的含量最高,因此葡萄常被称为典型的钾质果树,即使在含钾量丰富的土壤上,葡萄也常常发生缺钾现象。
    钾对花芽的分化、根系的发育,特别是根系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钾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和运转有关,对细胞壁加厚和提高细胞液浓度有良好的作用。因此,能促进枝蔓成熟,加强养分的贮藏和积累,提高抗病力和抗寒力。钾还与水分代谢有关,能维持细胞的膨压。因此,有助于抗旱性和抗寒性的增强。
    (1)葡萄缺钾症状 缺钾时引起碳水化合物和氮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植株抗病力降低。缺钾时葡萄不能有效的利用硝酸盐,影响光合作用,减少同化产物;果实小,着色不良,成熟前容易落果,降低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生长季节至果实成熟期间,缺钾时枝条中部的叶片表现为扭曲,以后叶缘和叶脉间失绿变干,并逐渐由边缘向中间枯焦,叶子变脆容易脱落。
    (2)缺钾症防治 ①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结构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含钾量。②7-8月进行根外喷施钾肥,每隔10天左右喷1次0.3%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氯化钾直至8月中旬,共喷3-4次。③根施草木灰或根外喷施3%草木灰浸出液对减轻缺钾症都有良好的效果。

    (六)葡萄缺硼症  硼属于微量元素,能促进葡萄花粉管的萌发和增长,促进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减少无籽小果,提高产量,促进芳香物质的形成,提高含糖量,改善浆果品质。同时,硼可促进新梢和花序的生长,使新梢成熟良好。
    (1)葡萄缺硼症状 葡萄缺硼症的主要表现是枝蔓节间变短,植株矮小,副梢生长弱;叶片明显变小、增厚、发脆、皱缩、向外弯曲,叶缘出现失绿黄斑,严重时叶缘焦灼;尤为明显的是开花时花冠不脱落或落花严重,花序干缩,结实不良;果穗上无种子的小粒果实增加,形成了明显的珍珠粒穗型。另外,缺硼植株的根系分布较浅,甚至造成死根。
    葡萄缺硼症状的发生与土壤结构、有机肥施用量有关。沙滩地葡萄园和通气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区缺硼现象较为严重。在过于干燥的年份和灌水少的园地,缺硼症病株也明显增加,特别是在花期前后土壤过于干旱时更易加重缺硼症的发生。
    (2)缺硼症的防治 ①叶面喷硼。花前、盛花期连续喷施2次0.1%-0.3%的硼砂(或硼酸)溶液,缺硼症状明显消退,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显著提高。②土壤施硼。一般在病株超过10%以上的葡萄园,在秋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病株每株追施硼砂50克,以补充硼的不足。

    (七)葡萄缺锌症  锌与植物生长素的合成有关,缺锌时植物生长素不能正常形成,植株生长异常,同时,叶绿素形成与锌关系密切,所以缺锌时容易引起叶绿素减少从而形成失绿病。
    锌在植物体内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幼叶和茎尖中),叶片含锌量测定可判断树体锌素的营养水平,一般葡萄叶柄含锌量低于15毫克/千克时即为不足,25-50毫克/千克时为适量。
    (1)缺锌症状 葡萄缺锌时枝、叶、果生长停止或萎缩枝条下部叶片常有斑纹或黄化;新梢顶部叶片狭小或枝条纤细,节间短,失绿,并形成大量的无籽小果。在栽培品种中;欧亚种葡萄对缺锌较为敏感,尤其是一些大粒型品种和无核品种如红地球、森田尼无核等对锌的缺乏更为敏感。
    (2)缺锌症的防治 ①改良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沙质土壤含锌盐少,而且容易流失;而碱性土壤锌盐易转化成不可利用状态,不利于葡萄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改良土壤结构、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料、调节各元素平衡协调,对改善锌的供应有良好的作用。②葡萄开花期或开花期以后每半月左右叶面喷1次0.1%-0.3%硫酸锌,不仅能促进浆果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含糖量,同时也可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八)葡萄缺铁症  铁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成物质,同时参与葡萄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葡萄对铁元素反应十分敏感,盐碱地葡萄园常常发生的黄化病就与缺铁密切有关。
    (1)葡萄缺铁症状 葡萄缺铁主要表现是幼叶失绿,病株上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叶面全面黄化,而这时老叶仍为绿色,这是缺铁症的特有表现。缺铁严重时叶面呈现象牙色,甚至变为褐色形成叶片坏死,而这时花序也变为浅黄色,花蕾脱落,坐果率严重下降。葡萄缺铁和土壤pH及通气状况密切有关。pH过高(盐碱土)时,土壤中铁元素常转化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铁(这时土壤分析并不表现缺铁,但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过分黏重、灌溉水偏碱性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因此,缺铁症的防治一要补充铁,二要注意改良土壤,促进土壤中铁转化为可利用状态。不同品种对缺铁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欧美杂交种品种如巨峰、京亚、藤捻等对铁的缺乏最为敏感,最易发生缺铁性黄化。
    (2)缺铁症的防治 ①重视葡萄园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②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溶液,生长前期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为了增强葡萄叶片对铁的吸收,喷施硫酸亚铁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和0.3%尿素液,对促进叶片对铁的吸收、利用和转绿有良好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全面的葡萄常见生理性病害汇总,建议收藏!
第六部分__葡萄缺素[1](PPT)
葡萄上五花八门的缺素症状 矫治方法(高清图谱)
葡萄生理性病害,该有的这里都有了(五)
葡萄缺素如何补救
葡萄对矿质元素需求规律,中微量元素不可少,农友看懂巧施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