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早恋了,父母怎么办?


禁止男女生共同进出食堂

禁止给异性拎包拿外套等行为

传说中史上最严的《男女交往校规》

这样做,真能阻止早恋吗?

孩子早恋了,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校园早恋问题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关心的话题,而因为早恋引发的悲剧也屡屡见诸报端,那么当前学校和家长都是如何对待早恋问题的,学生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早恋,怎样正确看待早恋问题防止悲剧的发生呢?


2月16日,大多数学校都已开学。而本应在学校上课的高三女生商某,却在家喝下了剧毒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天上午,商某就读的山东省广饶一中贴出告示,称商某与同班同学恋爱,勒令二人退学。商某的家人将其接回家中,却不承想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那份勒令商某及其同学退学的处分决定写着,商某及其同学“多次借课间、放学后的时间在教室单独相处并出现一些过激动作,其行为已经超出正常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极坏”。


而当时教室里的监控记录显示他们并未有校方口中的“过激动作”,只是在聊天。就因为这样让孩子退学,商某的家人表示无法接受。


高三女生商某的自杀,无疑让“早恋”这一话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也再次引起了争议。而在这一问题中,大部分的学校和父母无疑是站在了“同一阵营”中,学生要想顶住这“两座大山”的压力,也是“各显神通”,双方的“角力”从未停止。



学校:划“硬杠杠”,警告劝退,“操碎了心”



近日,山东枣庄市舜耕中学出台了一项“男女生交往十不准校规”,这份“校规”对男女同学的交往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男女同学不准以兄妹或其他亲密或不雅的词语相称”,“男女同学不准肩并肩到茶炉房接水或在校园内闲逛”,“男女同学之间不准介绍异性朋友”等。


这份“校规”还注明,凡是违反第一项“男女同学不准出现不雅的肢体接触行为”,或违反第二项“男女同学不准单独到黑暗或偏僻的地方谈话聊天”,将直接给予劝退处分。违反其他规定的,轻者记过,严重的将劝退。


而根据该学校教务处的解释,“上学期发生了很多高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并全部给予了劝退处理,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保证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制定此规则。”


@潍坊市某高中生:“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规定,只不过是老师口头说的,没有打印出来张贴。”“我们学校食堂是男女生分开的,各占一层楼,还有老师要求我们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一米,平时晚自习也有老师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巡逻’。”


除了学校里老师的“火眼金睛”,有的父母也似“摄像头”一般,全天无休地盯着孩子。



父母:跟踪,查手机通话详单,变身“福尔摩斯”


@德州市某高中的女生小王:“我的手机话费都是爸妈帮我交的,有时候一个月话费多了,他们就会问我怎么回事,干什么了,就跟审犯人似的。其实我什么都没干呀。”


@小王的母亲:“虽然女儿很乖,很听话,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她有时候回来也给我讲,说他们班哪个男孩喜欢哪个女孩了,我就担心她会不会也受到影响,谈恋爱,影响学习。”


“影响学习”,是受访父母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孩子在此时谈恋爱,必定会“影响学习”。“学生嘛,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能够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都得远离。”


@某高中生小杨:“我的妈妈为了防止我早恋,还曾经“跟踪”过她。那天晚上放学,我跟同学一起走路回家,我们班有个女孩就从后面跑过来跟我说,‘你妈来接你啦,刚才还问我你在哪呢。’我转身一看,那个躲在树后面的正是妈妈。我觉得丢死人了,但还得跟我同学说,‘我妈妈说要来接我的,我给忘了’。我能理解我妈,但她也有点过了。”


@小杨的妈妈:“我发现孩子那几天回家有点儿晚,比平常晚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我问她,她就说学校里有事耽误了,也不详细跟我说,我就只好偷偷跟着看看她放学了为什么还不回家。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孩子刚上高一,正是学习‘入门’的时候,不能有其他事情让她分心。”


不过让小杨妈妈放心的是,小杨并没有“谈恋爱”,只是跟要好的同学换了一条回家的路。



学生:“再厚的门也关不住两颗心”



@青岛市某高中的学生小辛:“我们班里有男女朋友的可不少,差不多一半左右吧。我自己也谈了一个男朋友,不过我也不是很喜欢他,就是班里都在谈,我也就谈了一个,平时可以一起出去玩。”


像小辛这样受他人影响而恋爱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校园情侣,他们的感情相较于小辛他们可能更加“激烈而坚定”。


就读于青岛某职业学校的小张和小刘就是一对校园情侣,他们平常靠发短信、打电话来维持这段“地下恋情”,但最近,他们的“恋情”却不得不被公开了。


小张打算参加明年的春季高考,要每天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而小刘此前并不打算参加高考,已经与学校签订了“实习合约”,马上就要去实习单位工作了。就在此时,小刘突然“反悔了”。“我要跟她一起上课,参加高考,我不实习了。”小刘对老师提出了要求。


“我们跟实习单位都说好了,这临时变卦,肯定不行的。”老师找来了小刘的父母,想要一起劝劝他。谁知小刘在办公室突然情绪激动了起来,拿起桌上的剪刀,“不让我跟她一起上课,我就自杀!”


小刘的母亲当场晕了过去。


后来,经过老师和父母的耐心劝说,小刘最终同意一边实习一边学习文化课知识。“我们知道这个年纪的学生比较容易冲动,所以也是尽可能地去安抚他们的情绪,采用温和的办法处理。”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学生认为,“他们看得越紧,我们就越要坚持在一起。”其实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惩罚的方式,有时会引发“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专家:培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早恋概念太广,简单意义上的是基于生理发育伴随而来的,对异性的好感,这个不能简单地被扼杀。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两性的自然吸引,其实是属于‘婚姻敏感期‘的延伸,这个阶段的早恋是大多数个体必经的过程。”


早恋也许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单纯靠压制、惩罚是不可行的。”


家长和校方担忧的、扼杀的,应该是早恋另一层面的内容,那就是伴随早恋行为,孩子很容易精力分散,偏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导致成绩下滑等影响。“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春期男女生,不顾一切后果偷尝禁果,甚至导致怀孕流产的行为,更是家长和校方乃至整个社会不能承受之痛。”


另外也有学生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在学校谈恋爱,是怕孩子“受到伤害”。“他们很容易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谈恋爱上,而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也不够成熟,容易给对方和自己造成伤害。”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和他们本身的激素分泌失衡有关,同时也和身心发育不协调,看待问题以偏概全等因素有关。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照顾青春期孩子的情绪,不能否定孩子这份情感的真实存在性。在获得孩子充分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如何接受这份情感的洗礼,鼓励孩子走出困境,当下努力培养自己能在恰当的婚恋阶段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首先要确定,在原则性问题上寸步不让,比如对自己身体的尊重和保护。其次,父母应多关注孩子思想和身体,心理变化动向。


“如果孩子已经在恋爱中,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对方吸引他的优秀品质是哪些,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品质的吸引。而随着世事变迁,个人喜好会有所变化同时近似的品质也会在其他个体身上闪现。这样既可避免因过分吸引而产生亲密行为,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失恋、单相思等变故带来的潜在威胁。”


另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从侧面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去逼迫孩子,可以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例如可以给学生们讲解《诗经》,带他们正确认识爱情的美好和意义,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去表达爱意,培养他们爱与被爱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宗伟:“堵”,只因为黔驴技穷
中学生“早恋”专家有妙招
孩子早恋,父母伤心
畅谈男女生交往
中学规定男女生间距不能小于50厘米 精确到厘米?(1)
给女生关于早恋的讲座(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