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音步相同的问题
海珠儿 发布于2020-05-17 14:34  

——文/海珠儿

关律诗中的音步问题,我想谈谈下面七个问题。

一、什么叫音步

   音步就是指的诵读诗句时的节奏单位。这个节奏单位可以分为单音步、双音步、三音步与四音步四个类别。即:单音步是指具一个音节的词;双音步是指具有两个音节的词语;三音步是指具有三个音节的词语,四音步是指具有四个音节的词语或短语。

例1:

白日/依山/尽,(2-2-1即双、双、单音步)

黄河/入海/流。(2-2-1即双、双、单音步)

例2、

两个/黄鹂/鸣/翠柳,(2-2-1-2,即双、双、单、双音步)

一行/白鹭/上/青天。(2-2-1-2,即双、双、单、双音步)

例3、

巫山/截断/云同雨,(2-2-3,即双、双、三音步)

高峡/囚封/叹与忧。(2-2-3,即双、双、三音步)

例4、

报国/励志/岳鹏举,(2-2-3,即双、双、三音步)

变法/图强/王半山。(2-2-3,即双、双、三音步)

例5、

晴川历历/汉阳树,(即4—3音步)

芳草萋萋/鹦鹉洲。(即4—3音步)

二、音步的正确判断与划分    

我的认识是,音步的判断与划分应当兼顾三个方面:

    1、结构的完整性,即构词方式的完整性;(如例4的后三字,因属专有名词,组成三字尾,有其完整性。)

    2、语意的完整性,即要求汉字或者汉字词语表达意思完整性;(如例3的后三字,因是云雨、叹忧的拆分,中间一个连接词,同属三字尾一类,为保其意义上的完整,还是合为一拍为好。)

    3、音节组合的习俗性,即要符合长久以来形成的固定的音步组合形式:如五言三顿或二顿(2-2-1或者2-1-2句式,或2-3),七言四顿或三顿(2-2-2-1或者2-2-1-2句式,或2-2-3)。如上面的例1——4。

所以,音步应该按词的结构单位与意义单位,并结合音节组合的习俗性来划分,不能太死板,要灵活一些。

比如杜牧的《山行》可以划分音步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样的划分方法从分析欣赏律的角度来说,能比较好地体现古诗的格律,但却不适宜于朗诵时的处理。我们在朗诵时往往也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于是每句诗的音步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如果每在六七字还一顿,有意拉长声音,就弄巧成拙,有失诗的音乐之美了。

4、4—3音步的划分,是符合七言大多数情况的,实际也是2.2.1.2及2.2.2.1的**变换。但有时前四字字合读要顺,后三字尾更不好分割,便变换为4—3音步。

如上面例5: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就是(即4—3音步),特别是后边的鹦鹉洲,就是不好分割的三字尾。

我们再仔细观察《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句为三个独立的意象,西沉的残月,凄唉的乌啼,霜华满天,读时可以运用四三式停顿“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样读来,错落有致,把三个意象自然停顿。前两个意象为每两个字一个意象,最后一个意象为三个字,诗人在写诗时,本身就有意识将诗句做了相应的停顿。

因此,四三式朗读,契合诗人的节奏和意图,也有助于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同样,后面三句也可以运用相同的读法“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如上面的例6,月牙天/落/九霞/满,翡翠盘/开/三彩/妆。

月牙天/落/九霞/满,翡翠盘/开/三彩/妆。从意义的角度划分)三音节词在一句的开头,其意义单位就与音步单位有了矛盾,在上面情况出现时,就要以音步结构单位为准。这一联就可采用4—3音步来划分要顺:月牙天落/九霞满,翡翠盘开/三彩妆。

三、音步不能毫无原则地乱划一通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212划分)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四个词语从构词方式上说,是由偏正式组成的四个结构单位,从意义上说,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四个表意单位;所以,无论从结构与意义上说,是不可以拆分开来诵读的,应该是四个双音步,中间的鸣/上,是单音节词,即一个单位,单独为一个音步;结合音节组合的习俗性来划分,这首诗的音步应该是,2-2-1-2

    奇怪,我就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人发帖这样划分音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翠/柳,上青/天,如果这样划分,那就把翠柳、青天这两个结构单位与意义单位拆分了,反而加深了理解上的困难。想想,鸣翠,上青/,是表示什么义呢?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例2、长风/当线/系,弯月/作钩/埋。

    作钩/当线/,这两个词语从构词方式上说,是由介宾式组成的一个结构单位,从意义上说,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一个表意单位;所以,无论从结构与意义上说,也是不可以拆分开来诵读的;结合音节组合的习俗性来划分,应该是2-2-1,而有人却划分为2-1-2,长风/当/线系,弯月/作/钩埋。我认为是错误的。

例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联按词的结构单位与意义单位来划分,应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1-2-1的节拍;但这不符合音节组合的习俗,读起来没有音乐节奏感;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依从于音乐的节奏感来划分,即按音节组合的习俗来划分,则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2-1的节拍。

四、音步相同是指什么

    音步相同一般是指,律诗的中二联四句的音步结构都相同。(也称相重)

例1:

疫魔/初起/惊/新月,至政/连传/响/冻雷。

恐染/他方/封/世路,愁闻/此地/助/贤才。(中二联)摘自其他诗社微刊

例2、

手端/紫盏/浮/童昧,目视/蓝穹/恋/母祥。

跃马/吾忙/奔/外地,归田/你逝/上/天堂。(中二联)摘自其他诗社微刊

这两首诗的中二联的四句,皆属音步结构相同,而且后三字的语法结构也相同了(皆为动宾),同时还摞眼了,句式雷同,影响了结构美。

五、音步单位结构相同不等于语法单位结构相同,例:

例1、墙外/青蓝/天/愈净,(2212后三字主谓结构)路边/红紫/火/将燃。(2212后三字主谓结构)

例2、轻烟/缥缈/隔/汀芷,(2212后三字动宾结构)岚雾/空濛/隐/远山。(2212后三字动宾结构)

(中二联)摘自其他诗社微刊

    从上例可以看出,颔联的后三字是主谓结构的短语,而后三字却是动宾结构的短语。这样两联组合在一起,只会构成音步相同的诗病,不会构成摞眼的诗病,因为天、火是名词,而隔、隐是动词,虽然在同一位置,但词性不同。

    这两联,虽然不摞眼,但还是四平头、音步相同了。

    由此可见,音步单位结构相同是不等于语法单位结构相同的;但也有音步单位相同,语法单位结构也相同的(如七言中二联第5字摞眼例)

六、音步相同对诗有什么影响

    1、直接影响诗歌的音乐美;

    律诗的格律其中就包含着音韵学和美学,而律诗中的诵读节奏(音步)就是音韵学与美学的组成部分。音步相同了,在诵读时就会是同一步调,会严重影响诗歌的音乐美。

    2、间接影响诗歌的结构美;(形式美)见第四大问题中的举例。

七、怎样克服音步结构的相同(即相重或叫雷同)

    方法:主要注意中二联的后三字,如果颔联的上下句的最后一个音步诵读时是双音步,反之,颈联的上下句的最后一个音步就要马上转为单音步。(例略)

    音步相同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作为诗者,为了追求诗的音乐美、结构美,还是尽量规避一下为好。

    当然啦,你如果不信这些,完全可以我行我素,谁也不限制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诗:咕嘟咕嘟
诗词知识讲座(4)
汉语诗歌节奏的特点/陈本益
英语诗歌
从格律、押韵、体式,品味英文诗歌
英文诗歌赏析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