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姑苏人物: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范仲淹少年孤贫,勤奋好学。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慨然有志于

天下,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天圣间,任西溪盐税官,倡议修建捍海堰,御海潮,卫耕地,大批外逃百姓得以返回家乡安居乐业,人称“范公堤”。景祐元年(1034)任苏州知州,恰逢发水灾,大批农田被淹,他心急如焚,上书提出疏浚白茆江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又亲临现场,督修疏浚工程,终于解除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创办府学,延请名师讲学,一时盛况空前,各地纷纷仿效,因此有“苏学天下第一”之誉。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他改革边防,精练士卒,爱抚边民,西夏畏之如神,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西北局势转危为安。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明黜陟、择官长、均分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等10项主张,由宋仁宗诏令天下,实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后因保守派反对,未能实施,且被罢相。后出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皇祐四年(1052),电由青州(今山东益都、调往颖州(今安徽阜阳)途中,病死于徐州。其文章多阐述其政治主张,名篇如《岳阳楼记》;词多写塞上风光,雄浑轩昂。著有《范文正公集》、《丹阳编》、《易义》等。
    苏州城内范庄前原是范仲淹的祖宅,南宋咸淳十年(1274)在范义庄旁建范文正公祠,门前原有高大的“先忧后乐”牌楼。其祖茔在木渎天平山,墓旁有祭祀他的“忠烈庙”,清乾隆帝赐名“高义园”,1989年新建“先忧后乐”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解析:范中淹的《御街行》
北宋 范仲淹《二札帖》
范仲淹 《远行帖》
宋·范仲淹《天驥呈才賦》
宋代范仲淹行草《远行帖》
胡助跋范仲淹《道服赞》(点击放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