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徐国强、范培松主编的《苏州作家研究》

——读徐国强、范培松主编的《苏州作家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年推出了由徐国强、范培松主编的《苏州作家研究》丛书,丛书所选的作家是目前活跃在文学界,以范小青为代表的一些苏州青年作家。这套丛书的出版在苏州文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这套丛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 独具特色的编写体例

从这套丛书的编写体例可以看出,两位主编耗尽心思,整套丛书的编写体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丛书在体例上选择了苏州九位作家为研究对象,每人一卷,分为:“苏童卷”、“范小青卷”、“叶弥卷”、“朱文颖卷”、“荆歌卷”、“王一梅卷”、“杨守松卷”、“金曾豪卷”、“车前子卷”,组成了一套《苏州作家研究》丛书,阵容齐整。更重要的是,过去一些作家研究,往往是单纯“传记式”或“文本式”的研究,但本套丛书的每一本“作家研究”,则把作者传记、作家自述、作品评论、经典研究和资料索引结合起来,从作家到作品,从作品到评论,互相印证,可以说做到了对一个作家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譬如“范小青卷”在编写体例上为“第一辑:从前以来”、“第二辑:过秤”、“第三辑:跟往昔干杯、第四辑:粒粒皆辛苦”从作家的生平、传记,到作品评论和经典作品研究,再到经典作品回顾及研讨,最后是作品篇目和研究资料索引,由点到面,既有作家传记,作家的自我描述,又有研究者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还有作家的代表作,以及作品篇幅和资料索引,全面深入。通过这样一种体例编排,摆脱了过去对作家单纯的传记式和文本式的研究思路,让读者能够更好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一位作家,深入体会作家创作背景、心路历程,以及创作的艰辛经历,更好地认识作品的文学史价值。

二、全面翔实的资料搜集

徐国强主编在《总序》中说:“本丛书的编者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成此书,尽量做到资料翔实、全面,它无疑将为广大研究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扇了解苏州作家与苏州文学的窗口。”“资料翔实”说起来仿佛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做起来实际上相当困难,没有坐冷板凳的学术勇气,没有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是很难做到的。当今学术界虽然十分盛产,但学术质量有时很难恭维,到处都是学术工厂,却没有学术精品。但本书的两位主编和各位负责每位作家的编辑却抱着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认真搜集和整理资料。

徐国强主编在《总序》中特别用了“搜集”而不是“收集”一词,“搜集”一次形象地说明了主编和各位编辑在编辑每本书时所耗费的心思,譬如笔者好些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朱文颖的短评,这篇短评曾经发表在《文艺报》上,我以为这篇文章不会被人注意到,但有一天,负责编辑“朱文颖卷”的宋桂友忽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要把我一篇关于朱文颖评论的文章,收入到这套丛书的“朱文颖卷”中,我当时很惊诧,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我曾经写过的这篇文章。宋桂友告诉我,他为了编辑朱文颖,翻阅了各种文学期刊、杂志和报纸,把能搜集来的资料几乎一网打尽,每一篇还要进行了仔细核对,有时为了一个注释就要和作者核对好长时间。范培松先生也告诉笔者,他为了这本书的一些文献校对工作,还特地和编辑一起"泡"图书馆,与作家进行沟通,以确保所有资料都准确无误,在当今日益功利的学术环境下,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真是值得敬佩。正因为如此,这套资料全面、内容丰富的《苏州作家研究》,日后必将成为研究当代苏州作家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我想,今后如果一位研究范小青或者苏童的研究者,没有读过这套《苏州作家研究》,那么他的研究,就颇令人怀疑了。

三、 繁荣辉煌的苏州文学

所以这套资料全面翔实的《苏州作家研究》,是苏州作家研究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必将带动苏州作家研究朝着一个更深的领域发展,这对推动苏州文学和文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徐国强主编在《总序》中也指出:“本丛书是对苏州近二十多年文学的一种检阅,我希望,它的出版能够引导苏州文学界藉此观照自身,在发扬既有精神传统的同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创造更加丰厚、厚实与辉煌的苏州文学的明天……”苏州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文学业绩,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明清时期的吴门文化、鸳鸯蝴蝶派都是在这个地方产生。而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文学又有了蓬勃的发展,范小青、苏童、叶弥、朱文颖和荆歌等人日渐形成了一个气势不小的“苏州作家群”,在中国文坛的影响日益加强,全国各种文学大奖,包括江苏省这几年紫金山文学奖,都有不少作家获得荣誉。

在这样的背景下,仔细研究这批作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两位主编对于每位作家的选择亦颇费心思,所选的作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可以说是当代苏州文学的代表人物,譬如苏童可以说是这批“苏州作家群”中最早成名的作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苏童便以《妻妾成群》等小说赢得了巨大声誉,成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虽然是一位久富盛名的“先锋作家”,但苏童作品的底色却有浓厚的苏州特色,他作品中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大多发生在苏州,与苏州紧密结合在一起,当然,苏童笔下的“苏州”,还是一个过去的、乡土化的苏州,充满江南乡镇特有的阴霾之气,苏童的智慧在于将苏州的乡土传统,与现代的先锋意识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气质。范小青是当代苏州作家的领军人物,她的作品更体现了浓厚的“苏州味”,可以说是纯正的“苏味小说”,其苏州叙事关注普通市民的生活,经常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勾勒出一幅具有江南市民趣味的图景,写实、朴素和详细的叙事,使得她的作品成为了江南社会的一种“地方志”。叶弥、朱文颖是范小青之后出现的两位年轻的苏州作家,她们更善于描写“现代苏州”,尤其是在朱文颖的笔下,苏州是一个亦古亦今的“现代都市”,甚至苏州的古迹、百年老店在她的文字中,也变成了一种消费需求;相比于朱文颖,叶弥小说更具有某种语言上的先锋意识,小说的叙述背景大多发生在苏州,有时也离开苏州,但其底色却仍然没有离开苏州,江南的特有气质仍然渗透在她的叙述中。荆歌和车前子的小说与前面几位稍微不同的是,他们身上具有一种江南才子的审美气质,他们的作品不仅吸收现代技巧,同时又有意识地模仿和吸收晚明江南文化的某些东西,文字随性而为,任意东西。

总而言之,这批作家的出现,显示了当代苏州文学的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编撰这套苏州作家研究的丛书,显示了两位主编的独特眼光和深远思考,我们相信,这套《苏州作家研究》丛书的出版,必将推动苏州文学更加繁荣、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影像:朱文颖
您有一封邀请函,请查收!
筚路蓝缕传薪火:范伯群
朱志荣:怀念范伯群先生
“南方的细小”有无数的方式
诗酒在粽香中摇曳-----诗酒江南诗丛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