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凤翼的昆曲与园林
《姑苏晚报》2021年12月27日 B08版

  陈益

  求志园,是《红拂记》作者、戏曲家张凤翼的私家园林。在星罗棋布的苏州明清园林中,它毫不起眼,且早已湮没在岁月的烟尘里。当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为之所写的园记说:“吴城之东北隅,为友人张伯起园。园当其居之后,阁道以度。入门而香发,则杂荼蘼、玫瑰屏焉,名其径曰采芳,示吴旧也……”但王世贞偏重抒写园主的志趣,对求志园面貌的勾勒略显简单。好在故宫博物院藏有钱榖的《求志园图》,足以让我们一窥风采。

  画面上,有院落数重,苍松翠竹,岸柳成行,亭阁水榭散布其间。似乎是春末夏初的景色,院墙内外槐柏茂郁,修竹错列。堂屋正厅庭中以竹篱为架,藤花攀缘其上,色彩绚烂,形成天然隔墙,有两人悠闲地在花墙旁对话。厢房中,一人据书案而坐,若有所思。作品笔墨细秀娴雅,设色明快清净,呈现出一种温暖、恬适的园林之美。

  张凤翼(伯起)与梁辰鱼(伯龙)是同时代的曲家,皆曾师从魏良辅,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凤翼比梁辰鱼小七岁,晚十四年离世。张风翼与梁辰鱼十分亲近,有诸多诗歌唱和之作,在将昆山腔搬上舞台的革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世贞将两人相提并论:“张伯起《红拂记》,洁而俊,失在轻弱;梁伯龙《吴越春秋》,满而妥,间流冗长”(王世贞《曲藻》)。张凤翼擅长诗赋书画,创作了包括《红拂记》在内的数种传奇流行于世。明代以来,谱写红拂故事的戏曲作品有很多,但都不如张凤翼的作品。张凤翼给红拂身上的那一股侠气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之更加成熟与真实。不少专家认为,《红拂记》是张凤翼“年少时笔也,侠气辟易”,比《浣纱记》早问世二十年左右。而梁辰鱼所创作的《浣纱记》《红线女》等传奇,也有类似的任侠风格,所以一般认为梁辰鱼受到了张凤翼的影响。

  张凤翼从小就是一个充满了志向的人。然而命运多舛,从嘉靖二十五年(1546)他二十岁开始第一次参加乡试,直到三十八岁,他才与三弟同举乡试。以后屡试春官,又连连失利。四十多岁时,他的心里仍常常激情涌动:“张子少慕剑术,善骑射,尤好读《孙》《吴》诸家书。思得知我者,捭为封疆之臣,当效御侮之用。茕茕一经,年瑜强壮,臂力已不逮乎曩时,然壮心未已,每闻秋风夜号,如听边声,便欲起舞,豢蟋蟀角胜以自快……”令人遗憾的是,拥有远大志向,却难以遂愿,只能借斗蟋蟀消耗过剩的精力。

  万历八年(1580),五十四岁的张凤翼再次落第,他终于绝意仕进,选择了以卖文鬻书为生。在将奉养老母、抚养弱息作为生活主要内容的同时,他借助于诗句,多次哀叹自己的怀才不遇。痛苦的人生经历,壮志难酬的愿望,不仅转化为诗句,在戏曲作品中也一再体现。他的一个个传奇剧本,几乎都以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作为主角。

  除此之外,就是造园寄志。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古籍中记载的求志园,以怡旷轩、风木堂、尚友斋为中心,前有庭,后有园,渐次展开。修篁古木、冬梅花篱、白鹅紫鸳,形象地表现了园主对归隐生活的沉醉。王世贞《求志园记》中写到的采芳径、文鱼馆、香雪廊等,也都按图可索。掩卷沉思,这座“旦而旭、夕而月、风于春、雪于冬”的甲第名园,当年文人云集、清谈雅会,充溢着书卷气的盛景,似乎仍历历在目。

  “吾无所求伸于外,然吾求之千百祀之前而若吾俟,求之八荒之际而若吾应,求之千百祀之下而若吾为之符节者,此岂可与豪举迹赏者道哉?”

  王世贞的园记,后半部分引用了张凤翼的大段议论,以表达园主不俗的志趣。“吾他无所求,求之吾志而已”,就这么一句,已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张凤翼其实是一个颇具复杂性格的人。一方面志存高远,怀才不遇,一方面又移情园林,淡泊胸襟;一方面对程朱理学有极大的崇拜与尊崇,一方面却展开强烈的批判;一方面有着传统文人的保守和偏激,一方面则以雅俗共赏的传奇作品获取声场的喝彩。这里当然有境遇变迁的原因,但他的志趣——尚古的志趣、旷远的志趣、天然的志趣、前瞻的志趣……终究成为一种文人的符节,很值得玩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熟徐市走出的戏曲大家——徐复祚
明代文人 张凤翼 楷书七言诗 镜心
临川水边玉茗堂
显微镜下的大明园林
观展攻略丨读懂吴文化博物馆热展名画《求志园图卷》
儒家审美观对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艺术成因的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