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刺史例能诗

苏州刺史例能诗

苏州五中   张长霖

“苏州刺史例能诗”是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赠曾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如今已经成为苏州守令多风骚之士的概括。回顾历代任职苏州的州县长官,其中有许多光照中国文学史的响亮名字,佳土佳士相得益彰。我们不妨择其名声最著者来印证刘禹锡的这句诗。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担任过苏州刺史,并且后世即称之为“韦苏州”。韦应物生于唐玄宗后期,出身豪门,少年为天子近侍,少年时多纨绔恶习。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慕黄老之术,性情冲淡。他的诗风淡雅,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后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据说任苏州刺史时常在郡斋中焚香冥坐,以清静无为持政。韦应物最出名的诗不是写苏州的而是他任滁州刺史时写的《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千古名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重要成员。他的诗风豪放锋利,向有“诗豪”之称。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担任过苏州刺史。白居易的事迹自不用多介绍了,只说与苏州有关的。在苏州期间,白居易整治了经常闹水患的山塘河,开出的河泥筑成河堤,苏州人称之为“白公堤”。后来白公堤渐成繁华街市,就是现在有“神州第一街”美誉的千年文化古街山塘街。至今山塘街还有纪念白居易夫妇的白公桥(普济桥)和白姆桥。白居易经过江州司马一段磨砺,少了几许锐气,多了几分内敛。但是从他在苏州天平山留下的《白云泉》诗来看,心中仍然有着不平之气。诗句说“何必奔冲山下去,又添风波在人间”,牢骚还是很重的。后来白居易写的《江南好》词三首的第三首就是专门回忆苏州的,“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苏州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很温馨的。

宋代被世称“北宋人物第一”的范仲淹曾经在故乡苏州做过州官,兴府学,办义庄,造福乡里。范文正公在苏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不多说了。范文正公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当然是千古名文,他的诗词苍凉有幽燕老将风,不妨去读读他的《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何等雄浑苍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又是何等凝重。

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第一流的诗人、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反对明朝“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主张抒写真性情。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为了能够自由自在地游历山水,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苏州的地方官能诗善文的还有许多,先说这些最著名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姑苏城会一会古代诗人
苏州: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苏州虎丘的 匾联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苏州
白居易的人生智慧
从一副楹联看白居易的为官与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