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侠骨柔情“铸”平江——访平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

侠骨柔情“铸”平江

——访平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杂志2007年第9期 点击数:440 更新时间:2007-12-25 12:07:59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街区面积116.5公顷,是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街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处、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历史建筑16.7万平方米。街区至今保持了自唐宋以来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且为数众多,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是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

 

阮仪三教授照片

1997 年完成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2003年又重新修订街区保护规划并着手平江路的整治修建设计,2004年5月,街区内最重要的一条历史街道──平江路完成保护与整治工程。平江路全长1090米,占地约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涉及475户,其中居民448户、单位27户,政府投资1.5亿元。在2004年6月苏州召开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国际专家对平江路的保护方法和实施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A+C您是在什么背景下接手平江路的改造?

阮仪三:我们从1958年就开始保护苏州古城。58年的时候,在北京拆城墙的影响下,苏州也要开始拆城墙。这个消息刚好被同济的师生知道了,在得知之后,同济大学建筑系金经昌先生、陈从周先生、冯纪忠先生、董鉴泓先生还有当时的德国专家雷台尔教授一块赶到苏州,跟苏州市长说不要拆城墙,强调了苏州城墙重要的历史价值,并提出了不拆城墙如何解决交通和城市发展的方案,但城墙还是拆了,所以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苏州古城的保护。当时城墙还是完整的,但之后就只剩下西南角的盘门瓮城和拆剩的几处遗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我在苏州有机会碰到当时的老市长,他此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对我抱拳说“我犯了大错误了”,每谈及此事,都颇有唏嘘懊伤之感。

 陪同联合国人员考察

我一直关注苏州,61年我的毕业题目就是《苏州市新老市中心规划》,毕业后在带领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中,我一直做苏州的项目。从80年代以后,我们就主动的做了苏州古城的保护规划。平江路地区,就是苏州的古城地区,在1986我们就做了苏州古城区的保护详细性规划,这是属于科研合作项目。我把苏州旧城区划为54个街区,然后对54个街坊逐块进行分析,提出了每个街坊为保护风貌,所必须控制的因素和指标,它包括用地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形式、主要保护对象等等,这种分法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这种分法?是依据苏州原来的河道,采用了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河流相依附的双棋盘式的,根据苏州的河道来定街区。这样划分在小的范围内就可以控制,就可以很明确的确定每个街坊的性质、确定它的内容、哪些需要保护,这样就有针对性。如果大块划分,面积一大以后,街巷划分的科学性就很难保证,运作难度就较大。我就根据原来的道路轴网来划分街巷,这54个街坊的划分完全是根据苏州的特点提出的,它区别于一般城市中的街坊或者居住小区的划分。 1997年苏州市的古城区的控制性规划也是我们做的,而且我们还得了建设部优秀规划一等奖,在完成苏州市古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我们就主动地开始研究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因为这是古城里最完整的历史地段,从规划到具体实施,中间的过程也是挺长的。同时,我也着力培养一批来自苏州的学生,他们毕业后都一届届的回到苏州,现在苏州市规划方面的主要技术骨干都是我的学生。古城保护一定要看到长远的未来,要有延续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懂行的技术领导干部。

 

 A+C:苏州平江路像是一副另类的“双面绣”,一面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一面是破旧、狭窄、拥挤、落后的状况。作为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工程的总设计师,您是怎样将保护与提升居民生活相结合?

阮仪三: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只把历史建筑当作文物来保护,应该保护他有用的合理的部分,同时更新它的一些不符合现在生活需要的部分。就比如,旧住宅缺乏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因此环境很差,因此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更新。我们要激活它的活力,怎么办?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就需要对房子进行认真的整修,因为这些房子都几百年了,年久失修,比较破败。整修的方法我们采取的是“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还不仅是整旧如旧,不仅是要回复到明清时的风貌,同时保证它的真实性,而不是假古董。第二,是要实现生活的现代化;第三,提高它的活力,这又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可以适当的开发资源,好东西大家都可以来看,这就发展起了旅游业,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还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提高居民的就业率,同时也可以增加部分的收入;第二点,除了旅游的积极意义,还有文化的积极意义,可以把里面的内容进行更新,把里面的好些空间空出来。在街区改造中,我们还重新挖出两条河,原来宋代的两条河,明代时还有,就是1958年以后填掉了。

 修旧如旧保留水乡韵味

对街区全面改造的话,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我跟他们说,不要急嘛,会有钱的,面包会有的,不要急着去动它。比如平遥,那是什么时候的古城?明代的,到现在都有三四百年了,就不要急着一两年去动它。你看看平遥现在怎么样了?一年收入就不得了,光一年旅游收入就一个多亿,而且带动工业园区等其他产业的兴起,这对城市所带来的增值是多方面的。周庄也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苏州经济发展了,回头同样会对街区改造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平江街区现在基础设施主要还是更新,全部埋在地下,都很现代化,平江路的基础设施花了将近一个亿。苏州现在旧城区也在逐步逐步的进行现代化,城市已经有了很大的完整的污水处理厂,平江路地区也有很完整的近80公里长的污水管,现在平江路里的每户人家都有条件装上下水。现在平江路已经具备了现代化更新的条件,它前段时间主要是把主要的各管线进去,这要花很大的钱,而终端用户只要花几百元就可以了。

 

A+C:怎么定义平江路未来的功能?

阮仪三:平江路原先就是商业街,它的街区里面主要还是住宅。平江路现在主要是修复,修复以后交与市里的管理公司去负责营运。平江历史街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以居住为主的街区,在规划上就充分考虑了这种用地性质特点,在人口结构上控制50%的回迁率,即50%的邻里关系不变,80%的房屋不动或者少动,在住屋功能方面保持80%的功能仍然为居住功能,保持了小桥人家的生活场景,适当开发旅游及商业,并合理布置,不使商业活动破坏水乡宁静的生活。     同时,平江街区里面原有的一些功能,如工厂等全部迁出,空出空间,改成绿化会所等功能。

 

A+C:在平江路保护性改造中,您和政府在理念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的不同是在什么地方?

阮仪三:主要的不同我觉得是在对待旧城上,我觉得应该用旧城更新、旧城复兴这些理念,而不要用旧城改造这个词。他们根据国家的政策,是希望把这里的居民全部迁掉,这样就容易做,进程就容易控制;而我在绍兴做的规划就完全把原先的住户留下。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房子的主人多次变更,房子的产权主体不清晰,那么谁来修?但是不修又要烂了,最后只能让它慢慢烂掉。烂掉之后怎么办,当然只能拆掉,有房地产商来了就更好,原先旧房子拆掉就能住上新房子,生活改善了。因此你说老房子值钱,你那是从国家利益上,而从个人利益上就不合算。而这种情况又因为个人财产各自的成本有所不一样,在搬迁过程中产生一些建筑师所不能主导的现象产生。

 

 A+C: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碰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阮仪三:最大的困难在人们的理念上,我觉得政府就该拿出一笔钱来做保护。老城市是重要的资源,也是政府很重要的资源,就像煤矿一样,合理的开采就是财富,不合理开采就产生死亡。如苏州园林现在就成为世界遗产了,重要的是在于怎么用它。拿来卖钱?这种资源不是这一代用的,还可以下一代用,再下一代也要能用到,你现在用光了,资源就在你手上消失了。包括人住在里头就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你把人都迁走,就剩下空壳,再换上其他功能,那就是新酒而不是旧酒了。政府在理念上要看到它的重要价值,然后拿出一点钱,拿出一点精力,你说修条公路几十个亿,修个铁路几百个亿都拿得出钱,有些地方就是不肯拿出一点钱,哪怕10万块,因为他们觉得不应该拿,没有政策依据,这就要从源头上做起,有了保护的理念就觉得需要了,钱也肯花了。

 改造后的民宅室内

在欧洲的很多城市,古城保护就做得很好,比如巴黎,整个巴黎旧市区基本没动过,它以前浪漫,现在也浪漫。现在巴黎老店更值钱,那些新店人们还不去。中国从领导到地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缺乏正确的理念,这一点与欧洲有很大的区别。文艺复兴就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它重新挖掘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创造了新一代的艺术,那时出现了很多大师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斯特劳斯等。假如没有文艺复兴,哪来得这些大师,哪有今天繁华的现代文明,现在的艺术家如披头士绝不会去低估贝多芬、斯特劳斯,要尊重历史,丢掉急功近利的思想。

A+C:在修复平江河两侧驳岸时,有的石块参差不齐,在整修中,为了不打乱原有的石块秩序,施工人员对每一块石块编号,整修加固后按照编号重新安放。能为我们再举几个这样的保护细节?

阮仪三:举汪氏义庄牌楼修复为例吧。2004年春在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中,新发现一处牌坊遗址,存有石柱两根,南墙门一间,积土中还发现坤石四块,石门槛一条及部分木构件。这座牌坊作为改进平江路的北端景观,保护修复方案遵照古建筑和遗址保护的有关法规和准则,真实的保存历史遗留的所有构件,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所用的新材料与旧材料有明显的区别。修复方案没有采用废墟式原状保存或恢复式重建,原样保存了南边墙门房,墙上的朽木外观原样不动,石柱、坤石原样竖起,为保安全另立钢柱为承重构件,用木料恢复原来墙门牌楼大致形状和结构,北边墙门四周不再砌砖墙,栅门也不做全。顶上部分覆以玻璃以防雨淋,这样人们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牌楼内外形制,看清原来古代的遗物,又看到今天为了让人们明白这幢古建筑的特色而后加的东西,新旧完全不同,新的是为了反映旧的,旧的是原真的。这种方案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来表达现代人对古代遗存的尊重,也是一种新的延续苏州古城古代平江路的历史的古今交辉的风景建筑。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说没看懂,但是后来都看懂了。 A+C:苏州和绍兴两个城市的文化形成都得益于水,城市与水相依相生,苏州平江路改造与绍兴改造有什么异同的地方?阮仪三:它们的保护操作理念基本都是相同的,都是按原来的路线走,如果说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苏州是把所有的老百姓都迁掉;绍兴把老百姓大部分留着,很多人还住在那里,原样原修。老百姓都支持这种做法,当然修缮时很麻烦,但也有许多帮手,居民得到实惠。苏州把人全迁走,就会产生许多人为的矛盾,但在管理上就显得单纯一些。绍兴政府出钱修公共设施,把管线通到各家家里,但每户人家收费很便宜,而苏州就全部由政府操作付费。 A+C:旧城保护,不仅在于保护一栋房子还是一个牌坊,更在于保护城市的内在精神。像苏州这样的古城,历史上都经历过不仅一次的劫难,但重新建起的城市还是小桥流水人家,都会让人觉得,这还是苏州,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就是文化重生的功能。最后,请您对苏州和绍兴这两个水的城市讲几句您的建议或者期望。阮仪三:希望这些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领导,看到自己珍贵的资源,这些城市唯一的独有的这种水乡环境。绍兴水乡和苏州水乡还不一样,房屋的格局不一样,苏州城市的肌理和绍兴的不一样,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怎样继承和发展城市的现状,来建立我们新的城市。把这些历史的城市,历史的建筑,良好的传统,良好的特色,引入到新城建设中。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绍兴,但是是中国的绍兴,绍兴的绍兴,不要弄假洋鬼子,新的要有老地方的情趣,所以这个古城古街区就是对历史传承的最好的源泉。绍兴和苏州都有2500年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做出自己的特点。 阮仪三: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林永锦,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城卫士”阮仪三
平江路的乡愁
时隔787年,苏州又画了幅“《平江图》”,一棵树一口井都不放过
没有他,哪有今天的平遥国际影展?
阮仪三: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在城市规划上,很难找到像苏州这样的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