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绩溪的山景——《浮生六记》与苏州

《苏州日报》2022年04月09日 B01版

  王稼句

  乾隆五十二年(1787),沈复游幕徽州府绩溪县,《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说:“余年二十有五,应徽州绩溪克明府之招。”“明府”本是知县的别称,这位知县恰好姓克名明,据嘉庆《绩溪县志·职官·县职官表》记载,“五十一年,克明,汉军镶黄旗人,举人”。故仍应作姓“克”的“明府”来解,否则不通也。

  沈复在绩溪,前后不到两年,游山所至,他记了两处。

  一是石镜山,《浪游记快》说:“绩溪城处于万山之中,弹丸小邑,民情淳朴。近城有石镜山,由山弯中曲折一里许,悬崖急湍,湿翠欲滴,渐高,至山腰,有一方石亭,四面皆陡壁。亭左石削如屏,青色,光润可鉴人形。俗传能照前生,黄巢至此,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石镜山,又称石照山,乾隆《绩溪县志·山川》说:“石照山,在县东三里,阴崖翠崦,峭石壁立,方广二丈馀,莹洁如玉,光可鉴人毛发,下则石涧潺湲,又旁有白泉,从石罅中出,食之可以疗暑。今石照亭、普照院在焉。世传黄巢过此,照见猿形,纵火焚之,不晦。”北宋元丰八年(1084),苏辙贬绩溪令,作《初到绩溪眎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小诗呈诸同官》,其中咏石照两首云:“行尽清溪到碧峰,阴崖翠壁画杉松。故留石照邀行客,上彻青山最后重。”“雨开石照正新磨,鸟度猿攀野客过。忽见尘容应笑我,年来底事白须多。”明程通《石照山》云:“表里空通一片明,不磨不拭自天成。半岩坐立山川秀,万古光含日月精。春暖野花妆异态,夜寒山鬼泣真形。何年移贡归天府,纵有奸邪孰遁情。”清席存震《华阳十咏·石镜山》云:“片石晶莹不染埃,宝匳十丈自天开。女娲补罢情天漏,堕向人间作镜台。”“石镜清辉”是古华阳十景之一。

  二是祥云洞,《浪游记快》说:“离城十里有火云洞天,石纹盘结,凹凸巉岩,如黄鹤山樵笔意,而杂乱无章,洞石皆深绛色。旁有一庵甚幽静,盐商程虚谷曾招游,设宴于此。席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告以一枚可易青钱七百馀文,僧以近无易处,仍不受,乃攒凑青蚨六百文付之,始欣然作谢。他日余邀同人携榼再往,老僧嘱曰:'曩者小徒不知食何物而腹泻,今勿再与。’可知藜藿之腹不受肉味,良可叹也。余谓同人曰:'作和尚者必居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此“火云洞天”,当作“祥云洞天”,此乃传抄本之误。洞在祥云镇(今高迁乡九里坑),旧有石枋,额镌“祥云洞天”。乾隆《绩溪县志·山川》说:“祥云洞,距县西九里,上下二洞,盘曲相通,其上洞奥旷如厦,中可坐百人,其顶有牖,螺旋而上,山巅有庙。”明祝世禄《雨后游祥云洞呈汪履卿》云:“有客乘春春日午,步入洞天谁洞主。能红能白花半酣,如兕如虬石欲舞。虚壁长屯五色云,悬崖仄挂千年树,夜来霹雳动龙湫,为作前村一犁雨。”清周赟《绩溪十景·祥云洞天》云:“寻得祥云小洞天,云多曾不碍幽眠。烧丹辟谷只多事,出洞书生入洞仙。”“祥云洞天”是古华阳十景之一。那小沙弥吃了肉馒头而腹泻,沈复说了一段话,生活环境确乎会改变人的观念,如果小沙弥在繁华奢侈的苏州出家,那情形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沈复说:“未两载,余与同事不合,拂衣归里。余自绩溪之游,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因易儒为贾。”他的“易儒为贾”,或许正是在绩溪受了徽人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浮生若梦,你要做的不过是取悦自己
古徽州这几处兵家必争之地关隘,你可知道多少?
【名城】文房四宝,诗意之城……长三角这座城兼具山川之胜、海陆之丰
褒禅山华阳洞美景
沈复《浮生六记》记绩溪
绩溪历代人口变化分析(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