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况公祠花事
《苏州日报》2023年05月10日 A08版

  □王友良

  春天就是一场花事。

  先是迎春花,在天井的湖石间金黄地摇曳,惹得阳光一天天热情起来。接着,玉兰、紫叶李、海棠和樱花又沿着墙角,或倚着石壁,错落有致地点缀,宣告着况公祠花事的来临。

  但我觉得,况公祠的真正花事,是以满树楝花的恣意开放为标志的。

  况公祠里有两棵楝树,树高盈丈,一前一后长在延秋舫边。

  就在四月,在各种各样的花开始谢幕的当儿,一簇簇、一缕缕,密密麻麻的淡紫色的花,绽满枝头,于是,满院的紫色,满院的香气。

  草木故人,总值得在春天去拜访。

  而况公祠,更适宜在四月,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况公祠与四月有着无尽的情缘。

  进门,有块千疮百孔的石碑,漫漶的碑文在无声诉说,诉说二百多年前,也是四月天的往事。

  道光二年,江都知县陈文述和他担任太仓直隶州同知的弟弟两人凑了三百两银子,在苏州知府丰宁额腾伊支持下,开始在况锺所写的《辟疆馆记》所在地西美巷修建况公祠。由于工程规模大,经费不足,丰宁额腾伊,长洲知县王锡蒲、元和知县何士祁也纷纷捐款,并把修城的余款二百两移作此用,终于完工。甲申四月,陈文述儿子、江苏候补通判陈裴之为此作文,立碑记载工程始末,这就是眼前的《改建明苏州府知府况公祠碑》。

  我品读碑文,那工整俊丽的隶书,俨然翩翩舞动的四月花瓣,触目之下,总有莫名的感动:“将使后来守土之官,瞻依祠宇,观感奋心,心公之心,行公之行,无负于民,而无愧于公。”

  况公祠建成两年之后,又一个四月,即道光丙戌四月,苏州知府丰宁额腾伊为王锡蒲、何士祁等编辑况锺遗集作序,他引用诗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丰宁额腾伊读着况锺遗集,禁不住深深感叹:“益不能不服膺公之廉正朴诚,始终一致也。”

  历史遗存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传承则是历史遗存的灵魂。我在小院里行走,用心灵触摸往事,聆听历史的年华岁月,一次次地回想,一次次地百感交集,仿佛每一次的回眸,总有东西击中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思绪与碑文中“其惠爱吴民之心,虽易世以后,魂魄犹应恋此”的句子相共鸣,仿佛小小的庭院里,况锺的精神魂魄在弥漫,思想的火花在自由地碰撞。

  在碑中,我看到了纷落的流光,听到了历史的回响。

  那尊古铜色的况锺雕像,也是落成在四月天。

  推开故旧的门扉,飨堂静寂。

  与况锺目光对视,总感到有一团烛火,温暖人心。

  一脉源流先世泽。一年又一年,从清道光修建这座祠堂,数百年里,围绕况锺,这座小院总是灿烂繁花盛开:苏州知府桂超万、王梦龄,江苏巡抚梁章钜……循着况公足迹,他们“如接风烈”,深感况锺“砭俗规世,裨补政教,千百世下,景绎未艾”。历代从政者在况锺这里,追寻着品德信仰,建构着精神家园。新改建的祠堂,从况锺的壮阔生平,到三任三留的德恩润泽,再到历代先贤的德言誉赞,况公那份亘古不变的红线依然在延续、滋长,思想精神与小院里的一草一木生生不息。

  就在不经意间,正巧有楝树种子,跌落在这座充满思想沃土的院内,而后扎根发芽,长成大树。年复一年,俨然成为小院的守望者。每年的四月,就开始放飞,毫不犹豫地绽放,张扬春天里的最率性和最铺张。

  我一直认为,一棵花树与一个季节总有着感应,与它生存的环境相伴相依。不然,又怎么偏偏是楝树,花期也恰逢四月?是不是四月楝花飞,宣示着况公祠的诗意春天?寓意况锺的精神自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儒家文化中,智者比德于水,仁者比德于山,在况公祠,我切切实实感受到草木与故人的珠联璧合,真是物谐其性,天人合一。

  因为况公祠,我更愿意把四月作为一个追思的月份。西美巷建祠后,忽忽数百年,人们在一个又一个的四月天里,修祠作怀想,立碑为感念,编书以传诵,一举一动,正是对况锺的追思与颂扬。

  现在,修葺一新的况公祠里,每年都有一些活动,依然是在四月。

  今年四月,楝花一如故往灿烂,我看到况公祠里,正围绕况公祠花事举办书画小品展。作品不大,数量也不多,却一往情深。况锺的“为民之诚”,溢于楮墨,使人欲涕。

  有画作,一堵青砖白墙,墙里几枝楝花,带着江南的气息。楝花被雨水打湿了,叶脉毕现,在天光下形成一圈一圈的绿晕。

  有书法,抄录况锺的诗文,用旧纸写成,淡淡的老斑幽幽潜入岁月,书风里有几分晚明的疏淡,宣泄出况锺清味、淡味。

  也有书法恣肆,就像晚春的楝花,一等一的奔放,却又开合有度,气象万千。

  我在小院里行走,品读纪念况锺的书画作品,感受况公祠的花事。依地势而建的长廊里,沿斜坡蜿蜒,粉墙间,镶嵌着的一块块书条石,镌刻着对况锺治理苏州功绩的赞誉,而今,一件件的小品,沿袭着后人对况锺“为民之诚”的颂扬……

  古人与今人,在这里心意相通,在这里一脉相承。

  楝花正盛。数万朵紫花争奇斗艳,让人目眩神迷。在楝树下,我抬头看天,一枝横亘,花色清丽。风过处,花枝带着或初绽或饱满的花朵轻轻摇动,偶有花瓣悠悠落在允心亭上,落在寸丹桥上。漏窗黛瓦间,一树深紫与匾额“允心”二字虚实相叠映,花与字,互相诠释。

  我想,每年四月,总会有场别开生面的花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纪事:先后三次,十三万苏州百姓联名上书挽留他在苏州当官
明史周新 李昌祺萧省身 陈士启 应履平 林硕 况钟硃胜 陈本深罗以礼 莫愚 赵泰 彭勖孙鼎 夏时 黄润玉 杨瓚王懋 叶锡赵亮 刘实 陈选 夏寅陈壮 张昺 宋端仪
【古风雅韵】陈立俊︱苏州古代名人知一二
【五月·花事】苦楝树
苦楝树
随笔《初夏的楝树》影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