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考古史上首现这宝贝.
苏州考古史上首现这宝贝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战国贵族墓葬内的陪葬品。 记者 姚永强摄

  中国江苏网讯:今年初,“苏州木渎春秋城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作为该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王陵考古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昨天下午,苏州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木渎春秋城址以北的华山发掘整理了一个战国贵族墓,共出土23件陶器、瓷器、铜器及玉器,其中一枚刻有印章的玉带勾在苏州考古史上还是首次现身。

  挖石埋棺

  2400年前江南生产力已相当发达

  下午2点,记者赶到考古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墓穴内的器物。据介绍,这座编号为D15-M7的7号墓,正南北朝向,竖穴,南北长约4米,东西宽为3米,穴深为2.4至2.6米,墓穴基岩深1.5米。经初步判断应为战国时期的墓。“从规模上来讲,这个墓穴仅次于小真山一号墓。”苏州考古所副所长丁金龙介绍说,早在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通过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便在华山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存在。

  为配合苏州木渎春秋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苏州考古研究所锁定目标,自去年下半年便与高新区教育文体局联合开展了对华山D15墓葬区的发掘项目。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在东西长60米,南北达30米的15号墩,共发现了9个墓,3个是战国时期的,其余6个为汉代墓。

  据介绍,9个墓共出土了各类器物100余件,而在7号墓共发现了23件陪葬品,其中有陶器、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原始青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阶段,到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普遍被使用。

  此次出土的两件青瓷,一为盖罐,一为提梁盉,保存较为完整。据介绍,盉作为一种酒器,用来调酒的浓度,不善饮酒者在盉中盛水,将酒的浓度冲淡来喝,而战国青瓷提梁盉是战国时期的经典之作“苏州偏于南方一隅,此次原始青瓷的出土,再一次证明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它的生产力及经济文化地位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丁金龙介绍说,7号墓是建在基岩上的,而基岩深达1.5米,说明当时开挖墓穴的工具已相当发达,墓穴中发掘的铜镜、铜鼎、铜耳杯等5件青铜器,更显示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冶炼工艺。

  龙首带勾

  墓主应是一位叫“趞”的贵族

  在7号墓的东西两侧分别为8号、9号墓,据介绍这三座墓穴的主人应来自战国时期的同一家族,而位居中间的这座7号墓应为这一家族的男主人,且应为当时的贵族。

  墓穴的东侧为棺,西侧为边厢,用来放陪葬品。在墓穴东侧的基岩上仅留下一片红色的漆皮,而在西边厢的陪葬品区,在地下埋藏了2400年的23件器物依然静静地躺着。“在陶罐的边上有一枚玉带勾,”顺着丁金龙的指向,记者发现了这枚长约七八厘米的玉带勾,在它的附近还散布着一些玉碎片。

  据介绍,带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勾系束腰的革带,古又称“犀比”,多为男性使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使用相当普遍。人们使用带勾,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勾甚为精美。“此前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过带勾,但是刻有印章的还是首次。”丁金龙介绍说,这枚玉带勾为龙首形,在带勾的钮上刻有一个“趞”字,应为墓主人的名字。据介绍,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勾曾拍出120万元人民币高价。“这位墓主人应是一位贵族,但等级并不高。 ”丁金龙介绍说,在战国时期贵族墓葬的陪葬品中,陶鼎、陶豆和陶壶往往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系列而出现,而作为最为尊贵的陪葬品,鼎的多少往往直接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此次考古发掘,在7号墓中共发现了陶鼎、陶豆和陶壶各2件。“虽然这座战国贵族墓的等级不高,但是贵族墓葬区是组成古城遗址重要的一部分。 ”

  丁金龙说,D15墓葬区的考古发掘工作下周将全部完成,接下来,为配合木渎春秋城址的考古工作,苏州的考古工作者们将继续围绕吴王陵的考古发掘展开调查。

  刻章玉龙首带勾

  带勾,古又称“犀比”,相当于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勾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战国中晚期普遍使用。不仅为日常所需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勾甚为精美。

  该玉制带勾龙首形,长约七八厘米。特别的是,该带勾上刻有一个“趞”字,应为墓主人的名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侯乙墓考古发掘
千年大墓挖出46名妙龄少女,浑身长满绿光晶体,专家看傻眼
临澧首次发掘宋玉城遗址
21世纪考古十大发现
中国考古简史(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时间顺序)
史前中国第一个文字被发现 比甲骨文早七八百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